时年三十五岁的白居易大概也没想到,《长恨歌》一出,便是千古传唱的佳作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感叹着其中的浪漫爱情,暗暗记诵,细细深扒,想一窥帝王情史,看个热闹或者甩个文艺但我们偏要跳出这种八卦心理,看向更深层次比如说,唐明皇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跌宕起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唐玄宗为何不恨安史之乱?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玄宗为何不恨安史之乱(由安史之乱说起)

唐玄宗为何不恨安史之乱

时年三十五岁的白居易大概也没想到,《长恨歌》一出,便是千古传唱的佳作。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感叹着其中的浪漫爱情,暗暗记诵,细细深扒,想一窥帝王情史,看个热闹或者甩个文艺。但我们偏要跳出这种八卦心理,看向更深层次。比如说,唐明皇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跌宕起伏?

(《长恨歌》,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青年时代勇斗大娘

鉴于女皇武则天的成功登顶案例,这段时期内,妇女同志们大受鼓舞,个个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大展风采,出人头地再次证明“女性能撑整片天”。才貌绝佳的上官婉儿,深得母亲真传的太平公主,受婆婆影响至深的韦皇后,以及智商不是很在线的安乐公主,等等,都想着怎么替换掉现任董事自己当家做老大,过把帝王瘾。但偏偏不巧,在她们施展技能的过程中,无意招惹到了女皇帝的孙子李隆基,黑马一出,决胜千里——不论是大娘堂姐还是小姑妈,都迫于压力有奈无奈收场了,这位正宗主角要正式拉开大幕了!接下来的精彩剧情,全靠这位“大娘杀手”。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前期励精图治大搞业绩

前半生与后半生呈抛物线形式展现的传奇人物,目前来看,非唐玄宗李隆基莫属。

干掉了婶子堂姐以及姑妈,踌躇满志的李隆基同志开始奋发图强。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勇干与慧眼识人能力,他的创始团成员个个靠谱,仅仅一个眼神就能传达默契——干就对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贤相接连登场,根本不容断层出现,一个个接力猛进,将大唐帝国打造的处处繁华,面面皆优,开元盛世毫不虚言!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繁华盛世,皇帝心里乐不可支,觉得是时候享受人生了。于是开元变天宝,梨园笙歌日日高奏,是享受胜利成果的时候了。

前后的反转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潜藏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表面的。在碧血黄沙的讲述中,我们更能体会到这种些微积累引起的质变。

后期机关算尽仍然失误

作为董事长的李隆基,几十年下来一直没玩脱自己的那套用人权谋,但在安禄山杨国忠这里,似乎并没有正常发挥。李林甫死后,废柴杨国忠登场。唐玄宗长久以来使用的相互牵制战术,最终败给了能力水平严重不均衡的二人身上——安禄山并没有那么理智,杨国忠也并没有多少才干。为了让安禄山坐实造反的罪名,杨国忠可谓极尽所能,直至让运作了几十年的帝王权术停摆,将帝国玩到虚脱。一场权力的失衡,即将给帝国大厦带来重创。

后期登场的人物,个个都是“埋雷”高手,唐玄宗未尝不知这些人的性格秉性,但其中更多的,还是对权力的制衡和掌控。听碧血黄沙讲述帝王权术中的精心谋划和始料未及。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是谁让安禄山忐忑不安

虽然身兼三镇节度使,享受着人生巅峰的快感,但安禄山内心世界可不够安逸——皇帝虽然老了,但李林甫难搞;李林甫死了,然而自己并不觉的轻松——老皇帝虽然日日沉醉于梨园新曲,但却精明强悍、专会拿捏,自己看似风光实则被钳制的死死的——幕后老大难,非皇帝莫属。为了能讨好老皇帝,安禄山已经把朝堂上下尽数得罪了个遍,再也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政治关系了——一朝天子被取代,自己将失去唯一靠山,结局可想而知。因此忐忑不安的心理作怪下,安禄山打算叛唐。刚好杨国忠步步紧逼,带来了催化作用——要么付诸行动,要么坐以待毙……

叛乱的发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各种因素的积压下,恐惧使然也好,心存侥幸也罢,从古到今,剑走偏锋的人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方式。安史之乱的起因,在碧血黄沙的讲述之下,更加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归根结底,谁才是导演?

晚年唐玄宗头脑之清晰丝毫不减退,虽然日日笙歌却也没忘帝王权术。通过各种精心谋划与考量,将东宫乃至边疆各节度使,都稳稳拿捏于股掌之间。之所以倚重安禄山,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简单享乐戏耍,毕竟再好看的胡旋舞也不及千里江山的万分之一。然而战乱来得措不及防,延续时间之久给帝国带来一场霜雪之灾。这一切究竟祸起哪端?是活在当下的皇帝玩脱了吗?后续补位的猪队友又该怎么评价?重用胡人的政策又有何弊端?

碧血黄沙,从安史之乱说起,看尽一个英才又长寿的皇帝的漫漫蜕变路。其中,安与危的相互埋伏与穿插,更令人赞叹历史之奇幻诡谲。昨天那位意想不到的小人物,或许就是日后某件大事的主导者。他或她,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影响一世,或许影响千年。啥都说不准,历史才更具诱惑。

(《从安史之乱到澶渊之盟》,从隋开聊,横跨隋、唐、五代十国、初宋4段,目等同1部音频价格收听3部音频内容,别在乎在更状态,入手收听,香~)

音频《从安史之乱到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