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文化访谈(喻峰受邀在五块石街道探讨)(1)

成都地名文化的丰富性,就在于还有许多遗迹在今天得以留存。在今天,从地名文化看成都的历史变迁,成为研究成都地方文化的方式之一。

10月28日,益学社智库成员、成都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喻峰再次受邀来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做研讨嘉宾。驻地社工组织小伙伴展示在地文化的前期调研成果时,提及与“五块石”有关的传说,都是北门九里堤一侧的“五块石”,却无意遗漏了城南夹在青羊宫和武侯祠之间的另一处鲜为人知的“五块石”。

据明天启三年《成都府治图》绘有相叠若塔状的“五块石”,正是早先老成都童谣所唱:“清早起来不新鲜,心想成都耍几天。一进东门天涯石,二出南门五块砖”中的“五块砖”。

石嘴山文化访谈(喻峰受邀在五块石街道探讨)(2)

在本次研讨会上,喻峰指出,从更早的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出成都有两个“五块石”。他举例说,何宇度《益部谈资》指出“石下有海眼”,明《入蜀记》则说“其下海眼,昔人启之,风雨暴至”。

最晚在1946年的《旅行杂志》中仍有南门五块石的记载,可惜如今却再觅踪影……

不仅如此,《成都城坊古迹考》中也记载:“五块石位于成都南门外之西,青羊宫之东南,武侯祠之西北。”

石嘴山文化访谈(喻峰受邀在五块石街道探讨)(3)

关于南门的五块石,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罗开玉、李兆成所编《三国圣地武侯祠漫游》一书中称:“五块石,是成都著名织锦工场遗址。五块石头是为支架和压稳织锦机械之用,故而得名。”查五块石所在之方位,确实是在汉代专织蜀锦的工场“锦官城”。

益学社智库,由一群热爱成都在地文化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发声,探讨成都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变迁,为成都历史“寻根”“找魂”。

在未来,行脚成都将及时发布益学社智库的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