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依靠影像来讲故事的电影来说,摄影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听过杜可风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说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张艺谋的《英雄》,刘伟强、麦兆辉的《无间道》,这些影片都出自于摄影师杜可风之手。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2)

澳大利亚人,中国香港摄影师。“杜可风”这个三个字的汉语名字,是他在英国的一名中文老师取的,据他自己在某次访谈中所说,代表着“君子如风”的意思,而比起“君子”,自己更看重更具变化的“风”,因为这代表着无限的方向与可能。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3)

“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是他最醒目的一条标签。十余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获得者,香港乃至亚洲第一摄影人的地位无可撼动。

“我直到34岁才开始拍电影,但是从前那些年月,今天回首起来毫不荒废。你历经世事,蹲过班房,这才是人生,是你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些,你就甭拍电影了,这跟你用什么镜头毫无关系。”

从1978年起,杜可风便开始接触摄影工作,后凭借科幻电影《老娘够骚》在摄影界声名鹊起。《阿飞正传》是杜可风和王家卫合作的第一部电影,男主演张国荣凭借在该片中的表现荣膺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而杜可风则获得了最佳摄影。

▼《阿飞正传》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4)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5)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6)

《阿飞正传》是杜可风首次将三十几公斤的摄影机一手扛在肩上,开始以闻名的手持摄影技法拍摄的作品。

片中最精彩的那个片段,张国荣顾影自怜的站在镜子前,房间内放着玛丽亚·博纳的音乐,他轻拍双手,开始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扭动腰肢,借着精妙的镜头设计与走位,将这支入魔般的自我放逐之舞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眼前,阿飞的魅力在镜头下一览无余。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7)

后来这一经典镜头成为了诸多电影理论家津津乐道的部分,杜可风因此而确立的摄影风格,被概括为复合长移的技巧,也被写进了各种摄影专业的书籍里。

《阿飞正传》是一部悲剧作品,放荡不羁的男主角最终走向了死亡。曾有人在访谈中问过过杜可风,阿飞这个角色是否与年轻时的他很相似。后者坦诚自己性格中的确有与阿飞相似的多情和随性,对于自己的欲望他毫不避讳。

杜可风说曾因为自己的欲望而犯过错,但这些体验也成了他创作的原力,让在他镜头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显得栩栩如生。

▼《阿飞正传》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8)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9)

“在我看来,光可以形成诗意的空间,摄影师所做的就是把想法用画面演绎出来。比如影片中用蓝光,可以让女演员的皮肤更显白。在酒吧里‘观光’,我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感觉。”

与王家卫二度合作的《重庆森林》被誉为最具杜可风质感的电影,片中,梁朝伟的家是直接取景自杜可风的蜗居, 杜可风用他极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诠释了《重庆森林》中的两段疏离无望的都市爱情故事。

▼《重庆森林》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0)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1)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2)

而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实景拍摄的《春光乍泄》,全片色调依据主人翁黎耀辉的心情在黑白和彩色间转换。

其中数个彩色镜头的捕捉,每一帧都像是一副定格的油画,那时两个主角正处于重修旧好的暧昧期,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和试探,就像画面中不时出现的冷暖色调般,恰到好处的调和了在一起,铸成了一座只有何宝荣和黎耀辉相伴的孤城。

▼《春光乍泄》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3)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4)

在片中的黑白部分,有一段张国荣缩在床上痛哭的画面,镜头对准了镜子里反射的镜像,与《阿飞正传》中的独舞片段异曲同工,将角色当下寂寞的情绪烘托的更加具体。

“我做过最艺术化的电影叫《英雄》”

“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时代周刊》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大导演张艺谋的转型之作”,《英雄》,这部在某种层面上可被誉为华语电影奠基之作的大片,虽曾在国内饱受争议,但其多维的色彩运用,诗意且磅礴的画面设计,确实为广大观众营造出了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古典武侠奇观。

▼《英雄》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5)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6)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7)

同是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与杜可风合作,其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可想而知。《英雄》一片,将中国传统武侠中的缥缈轻灵、潇洒大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时代周刊》认为片中的色彩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纽约时报》的评论称其为“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英雄》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8)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19)

也许很多观众都没想到,这些中国山水、御剑飞仙的极美画面,居然出自于一名蓝眼睛白皮肤的西方人之手。但事实上是,在香港及台湾扎根多年的杜可风,早已懂得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跟他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杜,而他自己也戏称自己是“一个得了皮肤病的中国人”。

“最爱的明星,男的是张国荣,女的是张曼玉。”

杜可风在工作之外少有明星朋友交往,除了张曼玉和张国荣,前者被他称为“爱了20年的女人”。

王家卫电影截图(王家卫电影金三角之一)(20)

杜可风说在拍摄张曼玉时就像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沟通,很舒服,就像在邀请一位你有好感的女性跳舞。而提到张国荣,杜可风说哥哥是在“为了爱拍电影,靠着爱活下去”,后者是一个永远会存在于他心里的人。

“比起表达,我更像是在寻找自己。”

杜可风是一位具有拓荒及玩乐精神西方人,他误打误撞,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根。而后又借着掌镜东方人的电影,在西方的的各大影展斩落奖项无数。

就像杜可风名字中的“风”一般,有时往左,有时往右;执掌镜头,既是在拍摄他人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同时也在在通过镜头找寻着某个独属于他的答案。中国影坛也许也该庆幸,遇上了杜可风这样一阵“风”,自由随性,却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