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成少又开课啦!从今天起,成少准备用三周时间,带你一起了解那些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句到底是啥意思~行话一起拽起来!

成少到基金公司实习之初,旁听了一场外部机构对股票型基金经理的调研。调研方列出了一份提纲,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基金经理的选股风格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看到健身大佬怎么夸(成少教你拽行话)(1)

“上”和“下”,分别指什么?

“上”可以理解为宏观,即经济的总体趋势;“下”可以理解成微观,即公司基本面等个体情况。当然,还可以有个“中”,可以理解为行业,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风格

采用“自上而下”策略来构建股票组合的基金经理,一般会先研究经济或市场的总体趋势,以选择最好的行业或者市场板块进行投资,然后再从选定的行业或者市场板块内寻找最佳的投资对象。

“自下而上”的风格与此相对,采用这种策略的基金最为关注的是具体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表现,而不是经济或市场的整体趋势。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一般不是很重视将资产均衡地配置在各种行业或者市场板块上,其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一般都是直接从公司开始,并结合行业和整体的经济走势。

所以严格来说,采用“自上而下”策略的,是真的“自上而下”;而采用“自下而上”策略的,只有“下”,几乎没有 “上”。

看到健身大佬怎么夸(成少教你拽行话)(2)

如何区分一个基金经理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风格?

区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投资策略的关键在于观察基金经理的侧重点和出发点——基金经理是在宏观经济和行业走势的判断上,还是在具体公司的管理和表现评价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无法近距离接触到基金经理,从他们的持仓出发进行主观判断确有一些难度,这里还有一些方法——

有时我们可以从一只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合同等法律文件中的投资策略部分看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字眼,例如,像这样:

看到健身大佬怎么夸(成少教你拽行话)(3)

然而,法律文件中的这种简要说明只是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个词同义反复地说了一遍,我们可能还是无法判断基金经理究竟偏好哪一种策略。

那么,这儿还有两个方法:方法一,就是去找一找介绍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相关媒体文章。比如《大成基金:专注投研 发掘股票长期价值》(见下图);方法二,找机会听基金经理的路演(基金经理的亲口讲述是更好的选择)。

看到健身大佬怎么夸(成少教你拽行话)(4)

两种风格,有优劣吗?

从有效管理的资金规模来看,“自上而下”的策略一般可以容纳较多的资金,一个行业或者市场板块往往可以容纳很大的资金而不影响到投资策略的执行效果。而对“自下而上”的策略来说,由于单只股票可以容纳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尤其是投资于中小盘股票的基金,如果基金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基金经理需要寻找更多的股票作为投资标的。但是市场上优秀的上市公司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基金经理不得不投资于非最优的投资机会,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投资业绩。而“自上而下”风格的基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总的来看,这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并无高下之分。基金管理是一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工作,不管是宏观经济、行业走势、具体公司的管理和发展,还是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所有这些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证券价格的信息,只要基金管理人在一个或某几个领域上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上建立了比较优势,就有较大的机会创造出超额收益。很多基金之所以选择将自己的风格固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中的某一种风格上,可能也反映了不同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在信息处理上的比较优势不同吧,“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可能更擅长于宏观层面的信息分析,而“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可能觉得自己在上市公司的研究上更可能超越他人。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集中力量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投资结果上可能也会优于四处出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