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化痰治心悸胸闷的事儿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和一个从前的同事通电话。

他跟我说,我对中医科普的执着,确实难得。但说实话,效果不大。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1)

原因是,中医太难懂。

在当下这个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时代,有几个人,能静下心,看你的文字,学你的道理呢?

这话,没错。

但是我觉得,中医作为国之瑰宝,哪怕再难再累,也要将它尽可能地发扬光大。

哪怕到最后,只是杯水车薪一般,不起作用,但至少,我尽到了中医人的责任。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2)

下面我说的,就是理应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懂得的一番道理。

关于什么呢?是半夏厚朴汤。

它是出自《金匮要略》的一张方子。组成很简单: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水煎服。

它能干啥呢?就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这是张仲景老先师,在将近2000年前,为我们留下的顺气方。可惜,当下的我们,对它了解不多。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3)

这个方子到底有什么能耐?下边,我给你说个医案故事。

曾经有一位患者,男性,43岁,有冠心病史。

什么毛病呢?最近这几天,他躺在床上,昼夜呻吟不止,哀叫连天。

问他到底是哪儿难受?他也说不清楚。总之,感觉到胸闷气急,眩晕欲呕,内心中惶恐不安,十分焦虑。

他不停地说,自己已经病危了,已经病入膏肓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一命呜呼了。

此外,这个人所在的屋子,必须开窗开门,家里的人,也不能高声喧哗。否则,窗门一闭,说话声音一旦嘈杂,他就觉得心悸憋闷、喉头似乎被堵住,呼吸特别困难。

有的时候,甚至会喘促、喉头痰声不绝,有窒息之感。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4)

怎么会弄成这样呢?

原来,此人最初曾因故暴怒。随后,他就日益觉得忧虑、失眠。再后来,他开始胸闷痰多,有了上述不适焦虑之感。

这光景,如何是好?家里人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带他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滑,舌苔白腻,目光呆滞中,透着疑虑,面部表情十分憔悴,满是苦楚。

了解到患者的情况以后,医家反复揣摩,书方一首。具体的,就是半夏厚朴汤,加上香附、郁金,枳实、远志。

所有这些,水煎服。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5)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5剂之后,感觉到喘促、痰憋之感有所减轻,焦虑惶恐感缓解了不少。

就这样,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35剂。

最终,患者诸症大大减轻,胸闷、痰憋、焦虑、窒息之感几乎消失。家人尝试将其卧室的门窗关上,他也没有太过难受。

后来,医家用六君子汤加上酸枣仁来善后。这就是医案的基本内容。我给你说完了。

现在,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十分简单清晰,就是痰气交阻。

憋闷也好、窒息也好、喉头痰声不绝也好,都是痰气交阻所致。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6)

什么是痰气交阻呢?

你看,这个人,最初发病是因为动怒。动怒以后,忧虑少寐。

这个细节,提示我们他肝郁。肝主情志啊。动怒忧虑,他难免肝郁。

肝,主疏泄。肝郁,则气滞。气滞,患者就会胸闷,窒息。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通。患者家里的门窗一关,或者人声嘈杂,他的窒息感就会更强烈。

气滞,还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一身津液疏布的失常。津液不得疏布,就会成为痰浊。痰浊聚于喉头,患者痰声不绝。

痰阻中焦,所以患者欲呕。清阳不升,所以患者头晕。气机郁滞,痰蒙心神,所以患者焦虑、恐惧,总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另外,就舌脉来看,患者苔白腻,为痰湿内积。脉沉滑,也主痰湿。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7)

你看看,肝郁气滞,气滞痰凝,痰气交阻,这就是患者发病的因由。

这个时候怎么办?疏肝解郁、顺气消痰。我们来看医家当时用的配伍:

半夏厚朴汤,加香附、郁金,枳实、远志。

这里面,香附和郁金,疏肝解郁。枳实和远志,能行气消痰。

关键,我们看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是什么组成?我前面说过,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这里面,半夏燥湿化痰,下气消痞。厚朴,行气除满,消胀。茯苓,健脾利湿。生姜,止呕温中化痰,制半夏之毒。苏叶,则可以行气,疏肝理肺醒脾。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8)

如此,全方就可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到这里,患者的问题就解决了。肝郁的,给你疏肝解郁。气滞的,给你理气行气。痰湿阻滞的,给你下气消痰。那你说,他的感觉是不是就舒服了?

你看,这就是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疾病的例子。

在这里,我想说,半夏厚朴汤是一张难得的好方。

它最初,是治疗梅核气的。痰气交阻于咽喉,就形成异物感,吞不下咳不出,这就是所谓的梅核气,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慢性咽炎。

但是,它最精华的地方,在于行气散结、降逆化痰。肝郁气滞,痰凝气阻,这样的情况,可以引起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梅核气。上面医案里的患者,属于焦虑症。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9)

半夏厚朴汤,为他顺气消痰,这就可以帮他化解。

另外,半夏厚朴汤凭借其功效,还可以治疗类似抑郁症、失眠、冠心病、哮喘等等。但是无论怎么用,患者的脉象,往往都是弦滑的,舌苔,往往都是腻的。发病的因由,往往和情绪刺激有关系。

总之,其用武之地,还是很广阔的。

但是,这张方子,我们当代的中国人,了解了多少呢?

其实,它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说,很好懂。我们把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就能见到其本质。

张仲景化痰古方(张仲景的千古名方)(10)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真地解读过,是否认真地学习过,是否曾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来感受过。

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做。不然,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那源于两千年前的,祖先的关爱,到我们这里,就变得毫无温度可言了。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