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2)

文||汴河农夫

一、前黄河时代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3)

豫东是三皇五帝活动中心地带。淮阳有太昊陵,商丘有燧人氏陵、帝喾陵;淮阳是伏羲、神农氏炎帝建都之地,商丘是颛顼、帝喾建都之地;另外还有西华的女娲城,柘城的朱襄氏,虞城的仓颉墓,宁陵的葛天氏和睢县的有巢氏等。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4)

豫东还是夏商都城之所在。据研究,夏建都老丘(今开封国都里村),是夏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商丘是殷商之源,商朝、商业、商文化发源于此,商汤初都为南亳,位于今商丘。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5)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6)

豫东诞生了中华圣人文化圈。这里是老子(鹿邑)、庄子(民权)、墨子(商丘)、惠施(商丘)和孔子(夏邑为祖籍地)等圣人的故里。西汉时,司马迁游梁宋,感慨此地“重厚多君子,有先王遗风”。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7)

豫东能诞生诸多圣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西周时期,这里是宋、杞、陈的封地,宋是商的后裔,杞是夏的后裔,陈是虞(舜受尧禅让建立了虞)的后裔,各分封诸侯国,文化水平较高。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见杞宋是孔子心中的文献所在地。此地位于大国诸侯争霸的战场所在,宋国举行了两次弭兵之会,杞国诞生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里的人看透了悲欢离合,灾难多,容易悟透人生,所以出现了大智若愚的老庄。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8)

这里诞生了司马迁、李白心中的英雄信陵君。“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的《侠客行》荡气回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信陵君窃符救赵,侯嬴自杀,千古流传。刘邦亦视信陵君为偶像,模仿信陵君,开创一代大汉王朝。豫东由于黄泛多乞丐、流浪者,但许多人身上有侠骨。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9)

西汉时,梁孝王于睢水边建梁园,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司马相如、枚乘和邹阳等均为梁园门客,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梁园文化。产生了“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的当时的流行语。千年后,李白、杜甫和高适是梁园文化的仰慕者,他们携手游梁园,李白写下名篇《梁园吟》,更是“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自此以后,梁园成了商丘和开封的代称。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开封位于大平原之上,水陆交通便利,尤其是魏惠王开凿鸿沟之后,将豫东诸多水系联系在一起,大梁城开始繁华。北宋时期,开封的发展得益于“水”,水上交通枢纽极为便利,开封城有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这四条运河环绕穿过开封城,被称为“四水贯汴”。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0)

战国,鸿沟水系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1)

北宋,开封水系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2)

汴京是一千年前的纽约,极度繁华。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北宋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清明上河图》诉说着开封城的繁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这个当时拥有150万人的大都市,堪称全球的中心。

二、后黄河时代

黄河是豫东文化的搅拌机,强心剂。自北宋以来豫东河患为最,百姓经常因为黄患而无家可归,同时黄患也让中华民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黄河的安宁与否,关系王朝的兴衰,关系天下苍生,黄患地往往是龙兴地。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3)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4)

清末康有为游开封龙亭,留下一副对联“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然,黄河翻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成也水败也水,黄河让东京繁华一去不复返。在豫东运河河道被淤塞,城池数次被黄河所毁,留下了开封、商丘城摞城,睢县凤凰三展翅(睢州城因黄河水三次迁徙),同时留下了许多湖泊,开封的包公湖、潘家湖和杨家湖,商丘的护城湖,淮阳龙湖,睢县北湖,柘城容湖和夏邑天龙湖等,诉说着与黄河水的缘分。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5)

自五代建都汴梁开始,豫东一直是中原的中心,直至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北宋时期,豫东不仅是中原的中心,更是世界的中心,此后千年开封一直都是河南的省会所在,是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就像开封鼓楼的“声震天中”匾额一样,开封是当时的天中。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6)

除了开封外,商丘、周口亦是中原重镇。明清豫东出现商丘八大家,睢州四大家,夏邑彭氏、李氏,永城丁氏,宁陵吕氏,柘城窦氏,项城袁氏、高氏等文化家族,延续中原文脉。直至清末,周家口因是水陆码头而成为中原的经济中心之一。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7)

豫东人相较于河南其它的地方的人而言,祖上曾经阔绰过。因为豫东一直是中原的中心,明清,开封周氏一门十二进士,商丘宋氏一门九进士、陈氏一门八进士,夏邑彭氏一门十一进士、李氏一门十进士,睢县袁氏一门九进士、王氏一门七进士等。亦有北宋宋祁、许安世和刘蒙叟等状元的后裔居住于此,但现实很残酷,尤其是近代以来军阀混战、黄河1938年决口和日本进中国等事件造成了豫东彻底衰落,豫东黄泛区成了被歧视的对象。

在豫东的土地上优胜劣汰的法则较为明显。豫东位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四战之地,历史上无数次群雄逐鹿之地,成王败寇,成者兴败者亡,极为残酷。另外黄河的泛滥等也加剧了豫东文化生态的恶化,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豫东人的性格,能伸能屈,能忍与彪悍双重性格完美结合。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剩下的都是强者,无论是基因还是性格,豫东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长寿带,估计跟这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8)

李白在《梁园吟》中说:“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经过千年的沧海桑田,汴水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那青青的麦田,汴水河边的农夫,不仅看尽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也看尽了人生的艰难险阻。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19)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古今悠悠,穷达靡间。无数王侯将相都化作一抔土,不管是贤愚,还是贵贱,新冢累累旧冢平,富贵至今何处是?

豫东人家族意识,地域观念浓厚。豫东地区有古风,远的不说,自明清以来,这里深受理学的影响。王廷相、吕坤、鲁邦彦、汤斌、田兰芳、窦克勤和张伯行等都是理学名家,汤斌和张伯行更是被捧进了孔庙,清代进孔庙的仅三人,此地就有两人。豫东受理学思想影响,此地人保守,重视家庭,重地域观念,亦重传宗接代,所以在豫东男多女少现象极为明显。

小结

为什么河南崛起靠商丘(豫东那些事儿开封)(20)

豫鲁苏皖结合部很相似,都是历史上的黄泛区,距山远,但豫东相较皖北、苏北有较多的王气、文气。自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后,豫东不再是中原的中心。今天的豫东,开封投入郑州的怀抱,商丘凭借高铁有复兴之势,周口也搭上了郑合高铁的列车。这个以黄泛区著称的地方,开始了崛起。

往期回顾

河南三大文学圣地

近代河南主要城市兴衰史

河南双城记——洛阳与开封的那些事儿

河南有三个教育中心,分布在豫东、豫西和豫北,千年不变

这座小县城出的学霸,一度位居河南第一,比肩开封、洛阳

开封市的世家大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