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题的类型

(一)从考查内容及方式上来看,可将案例分析题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两大类。

1.综合型:考查某一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2.单一型:考查某一个知识点的具体运用。

(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分为以下四种:

(1)叙述型;

(2)片断型;

(3)比较型;

(4)漫画型。

二、案例分析题的做题步骤

案例分析解题方法可以按照如下三步进行:

(一)审题。

(二)析题。

1.首先,确定案例考查类别。课堂教学类(以学生为主体,愉快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教师素养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家庭作业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法律法规类(禁止体罚、泄露隐私,关注义务)

2.其次,全面考虑问题,理清思路。

(三)答题。

1.组织答案。完整的案例分析题答案应该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分析。

若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要首先做出明确判断,再进行简要分析;反之,只需 概括分析即可。

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

每一条包括三方面内容,也被总结为“三句话”法。

第①句:列出科学的教育理论。

第②句:对教育理论作简单阐释。

第③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说理。

第三部分是总结。

2.专业语言。

3.卷面整洁。

模式:总分总;

核心:联系案例。

4.答案结构:

(1)表明观点(明确结论)

(2)提供理论依据,解释

(3)分析案例

(4)(措施/启示)

(5)总结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答题框架

答题框架(1)

评价

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or 不正确的。

2.根据______(理论),应该_____,而材料中的老师______,导致______,不符合______ 规律(要求)。

3.所以 启示1.教育机智、提高自己知识、能力 2.遵循理念、规律,原则

答题框架(2)

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合法的 or 不合法的。

2.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生有_____的权利。而案 例中的老师______,导致______,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是违法 行为。

3.所以是不合法的。

答题技巧(步骤):

总:这位老师的行为体现了/践行了/违背了.......... 分:

(1)理论 1 材料 关键词:材料中/案例中

(2)理论 2 材料

(3)理论 3 材料

.........

总:因此/所以/综上所述, 启示/怎么做

做教招案例题的技巧(案例分析解题技巧)(1)

案例分析学科精练

教育学部分

一、理论梳理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①“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③示范者角色(榜样)

④“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⑤“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三)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 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 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四)教师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2.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 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4.心理健康

(五)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六)师生关系

1.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的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老师方面: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 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⑤发扬教育民主;

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 学生的合法权利;

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

②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 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 建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第六章 教学

(七)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

(八)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九)备课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 备学生、备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第七章 德育

(十)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十一)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其他一些可用理论

(十二)终身教育

(十三)教育合力(家校联合的途径与方法)

(十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十五)后进生转变

二、真题回顾

(2018 许昌市禹州市综合分析题)

88.一天,王虎和同学发生了矛盾,班主任李老师批评了 王虎后并把他母亲喊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第二天,王虎又与别班的同学发生了打架 事件,李老师非常生气,把王虎请出教室。王虎说:“都怪你把我妈妈找来,她打我,我 就去打别人。”李老师在事后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王虎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异了,平 时由他的母亲管着他的学习,他的母亲脾气比较暴躁。 通过上述材料可知,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 )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尊重、信任学生

C.要了解、研究学生

D.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018 许昌市禹州市综合分析题)

88.ABC【解析】由述材料可知,讲述的是老师应当要树 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尊重信任、了解、研究学生。

(2017 郑州市郑东新区)

在讲解完“颗颗穗粒多饱满”这句话之后,斯霞老师要求小学 生用“饱满”这个词语造句。

有的学生说:“麦子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 到教室门口,转过身,胸脯略微挺了挺,头微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有神。她问学生:“这 是不是精神饱满?”学生齐声回答:“是。”斯霞老师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 样?”同学们也挺了挺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了。

请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8 分)

(2017 郑州市郑东新区)

1.【答案要点】 斯霞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斯霞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1)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 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案例中斯 霞老师在教授“饱满”一词时引导学生应该具备饱满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 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 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用“饱满”这个词造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他 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直接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斯霞老师要学生用“饱满”这个词造句,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体现了 启发性原则。 综上所述,斯霞老师完全践行了现代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2017 特岗案例分析)

3.在一节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李老师让前 后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班级学生的座位是按照他们的身材高矮编排的)讨论“三角形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李老师告知学生:“你们小组每个人不只为自己的学习负 责,还要为你们小组同伴的学习负责。”学生立即讨论起来,“晾衣架是三角形的”、“我家空调下面的支架也是三角形的”、“我的风筝是三角形的”……,当同学们讨论时,李老师适当的加入、引导,促使学生畅所欲言。

请运用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017 特岗案例分析)

3.【答案要点】 案例中李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1)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 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案例中李老师先提出了“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这一中心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讨论法。

(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堂或课外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 巧的教学方法。案例中李老师在学生们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提出三角形在日常 生活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体现了练习法。 综上所述,李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

(中学·2016 年上)

30.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 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 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右方示 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 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 —般种不好庄稼? 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并交流讨论结果。

问题:

(1)张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4 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 分)

(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 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 分)

(中学·2016 年上)

30.【答案要点】

(1)张老师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①实验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材料,进行独立操作,观 察事物和过程的变化情况,获得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材料中张老师在讲解植物吸水时,先安排同学们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萝卜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这体 现了实验法。 ②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 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材料中张老师用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通过老师的演示让 学生明白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演示法。

③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设置一系列问题,向学生一一提问,引导学 生回答,在问答中获得知识。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萝卜在什么情 况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原理,体现了谈话法。

④讨论法是指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 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材料中张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表 建议和看法,体现了讨论法。

(2)张老师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 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材料中,张老师让学生观察萝卜的变化,并通过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 感知让学生获得知识,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②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 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直接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谈话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 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最终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启发性数学原则。

③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 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然后通过谈话和讨论 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白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015 郑州市二七区)

83.近来,某家长发现正在上六年级的孩子小浩总是拐弯抹角、闪烁 其词地要零花钱,再三追问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相 互学习,共同提高,把班级分为 10 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 6 名学生,月评成绩倒数后三名的学生,要买 10 元钱以上的奖品给前三名的学生。小浩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每次 各科月评他总是后三名。所以,每次月评都少不了他买的奖品,以至于大家都叫他“买单 狂”。小浩还说,自己也想提高成绩,但是又得不到帮助,虽然自己暗自很努力,总未能 取得好成绩。他感觉很伤自尊,情绪一直非常低落,甚至不想在这个班级上课了。家长随 后给班主任打电话沟通,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 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请运用德育原则的有关知识,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分析评判。(8 分)

(2015 郑州市二七区)

83.【答案要点】

班主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的班主任每次都让月评中的后三名买东西,这种做 法是以批评惩罚为主,而非以表扬、激励为主,这样长期下去不会使学生取得进步,反而 会使学生更加自卑,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违背了疏导性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 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中的班主任是按 照同一个标准来评判全班学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没有给诸如小浩这样基础 薄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从而使“差生”更“差”,“优生”更“优”,这样不利于 全体学生发展,更不利于后进生的发展进步。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 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 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案例中的小浩感觉很伤自尊,情绪一直非常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而当其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时,班主任却说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这体现了 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尊重信任学生,没有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下去只 会导致像小浩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越来越低,并不能起 到促进“后进生”进步的作用。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决避免。

(2018 特岗案例分析)

3.四(3)班的小东,非常顽皮,不讲卫生,上课爱打瞌睡,学习成 绩也不好,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他也常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班主任黄老师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一次班会,黄老师发现小东在台上镇定自若,还很幽默,就及时表扬、鼓励了 他,在一次班级之最评比中,小东被评为“小品演得最好的人”。由于小东点子多,大家 选他做了班会策划组组长,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小东积极为班级做事,变得干净 整洁了,也爱学习了,以前小东不喜欢上黄老师的英语课,现在是英语课上发言最积极的 人,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 请运用德育原则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2018 特岗案例分析)

3.【答案要点】

案例中黄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 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中黄老师根据 小东点子多的特点,让他做班会策划组组长,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 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案例中黄老师利用小东幽默、表演较好的优点,克服了其不讲卫生、上课爱打瞌睡、学习 成绩不好的缺点,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3)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 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黄老师在面对“非常顽皮,不讲卫生,上课爱打 瞌睡,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小东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发现其幽默、点子多,选他当策 划组组长等来改变他的问题,体现了疏导性原则。

综上所述,案例中黄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

(2018 许昌市禹州市综合分析题)

班级里有一位同学经常穿奇装异服,就这一问题,班主 任王老师在课下找来这位同学谈话。老师向学生说道:“懂得打扮自己是好事,但是你还 不知道着装的学问啊。”同学说:“着装有什么学问?请老师赐教。”老师说:“服饰作为 一种文化,它和别的文化一样都是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但是,不管服饰 文化怎样发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任何年代和任何地方,着装都是一种基本 的礼仪,要区别场合和身份。怪异的着装会掩盖住你的青春活力,让人觉得矫揉造作。” 从这以后,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没有再过分装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81-82 小题。

81.上述材料中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践锻炼法 (2018 许昌市禹州市综合分析题)

81.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 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2017 新乡市直、平原示范区多选)

案例 1 有个班上,有一伙“小捣蛋”爱玩篮球,为 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抢别班的篮球玩,引起纠 纷,告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并没有直接严厉的训斥,而是向他们说 明事情的利弊,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在批评抢球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客观地肯定了他们的篮球水平,并很快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定了队规:(1)服从 命令听指挥;(2)坚持练习守纪律;(3)不抢外班的球;(4)不做有损球队名誉的事。 此后他们每天坚持训练,在活动中练出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81.在案例 1 中,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有( ) A.说服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表扬与批评

(2017 新乡市直、平原示范区多选)

81.ABD【解析】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说明事情的利弊, 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体现了说服法;“在批评抢球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客观 地肯定了他们的篮球水平”体现了表扬与批评;班主任“很快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球队, 选了队长,定了队规”“他们每天坚持训练,在活动中练出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体现了 锻炼法。

82.在案例 1 中,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有( ) A.因材施教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C.疏导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82.ABCD【解析】班主任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进行教 育,体现了疏导原则;班主任利用他们对篮球的喜爱,成立了一个球队,订了队规,体现 了因材施教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班主任老师通过组织球队,发扬了学 生打篮球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克服了他们迟到、旷课的不良习惯,体现了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2015 年上)

30.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 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 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有些以自我 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 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 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 哪些德育原则?(4 分)

运用哪些德育方法?(4 分)

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 分)

(中学·2015 年上)

30.【答案要点】

(1)德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 要求相结合原则。

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 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材 料中,小芳体育成绩好,教师应发扬她性格和体育方面的特长,克服她纪律方面的缺点。

②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 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针对小芳因破 坏纪律影响其他学生,给别人起外号等问题,但是体育好,老师要针对小芳的特点进行有 针对性的教育。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 自觉行动。材料中,小芳问题较多,老师要尊重信任小芳,相信她一定可以改好,然后对 小芳提出要求,帮助小芳早日克服缺点。

(2)德育方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

①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材料中,小芳有破坏纪律、喜欢接老师的话茬等问题,但是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所以 可以用榜样来影响她的行为。

②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 才干,培养优秀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材料中,小芳活泼好动,可以让她在活动 中去改变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