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

中国古典园林的背后,是一整套中国文化的系统,园林和山水画、诗词赋一样,功夫在诗外。在这套文化体系中,旧文人士夫们不分专业,诗书画艺是通的,诗的意境都可以在山水园林中找到。不能忘记,在过去我们是一个善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民族。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园林?其实就是为了懂得我们文化的美。只有了解了我们曾经存在的美,才能再创造出新的美。我们今天的人希望认识园林、了解园林,或许更应从《红楼梦》里去找,从《浮生六记》里去看,从文字的品味延续到空间的感受。比起专业的钻研,我们更应将文化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灵感,融入我们的血液。

系统叙述园林的经典书籍有不少,1979年出版的由刘敦桢先生(1897-1968)所著的《苏州古典园林》,大概是暨明代计成《园冶》之后最早的一本,其文字之详实,图片之精美,后世无可比拟。全书共分总论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本文的图、文全部选自《苏州古典园林》一书,其中文字部分选自总论中的「建筑」一章(专业部分的描述,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有部分删减);图片系由刘敦桢教授当年所摄,根据描述内容,随文补充附注其后。

咫尺江山入画图:黑白片里的苏州园林旧景

❸ 楼阁

楼、阁位置多设于园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间,一般作二层,上层高度为下层十分之七左右。楼阁如在园林中作为重要对景,位置应显明突出;如作为配景,则位于隐僻处居多。前者可以拙政园见山楼浮翠阁为例;后者见于沧浪亭看山楼留园 远翠阁西楼还我读书处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

▲ 拙政园见山楼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

▲ 沧浪亭看山楼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

▲ 留园远翠阁横剖面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

▲ 留园西楼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7)

▲ 留园西楼上层装修/西楼底层装修

楼的面阔多作三间或五间,偶有四间,三间半或一间带走廊的。进深可至六界,屋顶常作歇山或硬山式。园林中的楼,造型多富有变化,半槛、挂落随意设计。楼的向园一面,往往装长窗,外绕栏杆,但也有装地坪窗的。两侧多砌山墙或辟洞门、空窗、砖框花窗。楼梯可设于室内,或由室外假山上至二楼。前者如网师园集虚斋五峰书屋等,后者如拙政园见山楼留园明瑟楼冠云楼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8)

▲ 留园明瑟楼雪景

▲ 从留园明瑟楼望东北园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9)

▲ 留园冠云楼以假山作蹬道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0)

▲ 留园冠云楼砖框花窗

临池建楼,体量应与水面相称,如留园曲溪楼拙政园西部的倒影楼,一大一小,是较好例证。此外,为了使形体和池面调和,上层每.较下层略为收进,其间施以水平砖制挂落板。下层往往用白粉墙,上层为木构,或一部分用木构,使外观轻快活泼。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1)

▲ 留园曲溪楼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2)

▲ 拙政园倒影楼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3)

▲ 拙政园西部扇面亭与倒影楼周围景物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4)

▲ 由拙政园倒影楼望宜两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5)

▲ 由拙政园宜两亭望倒影楼

阁与楼相似,重檐四面开窗,造型较楼更为轻盈。平面常作方形或多边形。屋顶作歇山式或攒尖顶,构造与亭相仿。阁也可建于山上或水边,虽只一层,也用此名。拙政园浮翠阁留园远翠阁均为二层例子,狮子林修竹阁拙政园留听阁则为依山临水的一层建筑。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6)

▲ 狮子林修竹阁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7)

▲ 狮子林修竹阁后水涧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8)

▲ 拙政园留听阁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19)

▲ 拙政园留听阁半窗

❹ 榭、舫

榭与舫多属临水建筑。其形体为了与水面调和,从整个形体轮廓到门窗栏槛与鹅颈椅,每以水平线条为主。榭常为水阁,置于池畔,体态随环境而异。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常做成石梁柱结构,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屋顶多为歇山回顶式,如网师园濯缨水阁拙政园芙蓉榭耦园山水间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0)

▲ 网师园濯缨水阁北面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1)

▲ 拙政园芙蓉榭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2)

▲ 耦园山水间水阁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3)

▲ 耦园山水间水阁北面对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4)

▲ 耦园山水间水阁西面对景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多建于水边。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的一侧每设有平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舫的平面分前,中,后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则多为二楼,以便眺望,与苏州画舫相似。舫内楼梯均设于尾舱与中舱之间,下层入口处设有舱门。舫首正面开敞,前舱、中舱两侧筑矮墙,其上为连续长窗,尾舱常以粉墙与前舱、中舱作虚实对比。屋顶式样通常是前,后二部分采用歇山顶,中部用两披式。典型的例子为拙政园香洲怡园画舫斋,不但比例造型较好,而且装修也颇精美。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5)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6)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7)

▲ 拙政园香洲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8)

▲ 拙政园香洲小桥木栏杆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29)

▲ 拙政园香洲门窗框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0)

▲ 怡园画舫斋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1)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2)

▲ 怡园画舫斋内景

旱船不位于池侧的称船厅,平面作长方形,多在短边两面设长窗,长边两面装半窗,屋顶用卷棚歇山式,其中无楼层的如畅园的桐华书屋即是一例。有的船厅后舱楼上,以阁道与附近楼房相连属,但一般不常用,现存的仅南石子街某宅花园一处。

❺ 亭

亭为休憩凭眺之处,也是园林风景中的重要点缀。亭的位置可设于山上,林中、路旁、水际,式样和大小因地制宜。

亭有半亭独立亭的区别。前者多半与走廊联系,依墙而建,故称半亭,如拙政园东半亭(倚虹亭)西半亭(别有洞天)。

后者每建于池侧、山巅或花木丛中,因而它的位置形体须与环境相配合。如拙政园中部的雪香云蔚亭建于山上,因山形扁平,故采取长方形平面;该园西部的扇面亭位于池岸向外弯曲处,因而以凸面向外;狮子林扇子亭建于西南角地势略高处,为了便于凭栏眺望,亦采用凸面向外的形式。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3)

▲ 拙政园倚虹亭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4)

▲ 拙政园别有洞天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5)

▲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远眺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6)

▲ 狮子林扇子亭侧面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7)

▲ 狮子林扇子亭实测图

亭的平面有方、长方、六角、八角、圆形,梅花、海棠、扇形等类。方形亭如拙政园梧竹幽居亭怡园金粟亭等。长方形平面的如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绣绮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8)

▲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近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39)

▲ 怡园金粟亭外观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0)

▲ 拙政园绣绮亭外观

六角亭如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留园可亭怡园小沧浪亭等。八角亭如拙政园塔影亭西园湖心亭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1)

▲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2)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3)

▲ 留园可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4)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5)

▲怡园小沧浪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6)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7)

▲ 拙政园塔影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8)

▲ 西园湖心亭

圆形亭如拙政园笠亭留园舒啸亭则为六角平面园顶的例子。圭角平面的如留园至乐亭天平山四仙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49)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0)

▲拙政园笠亭外景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1)

▲ 留园舒啸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2)

▲ 留园舒啸亭远借西园寺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3)

▲ 留园至乐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4)

▲天平山四仙亭实测图

扇形平面的如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狮子林扇子亭。海棠形平面的有环秀山庄新迁建的海棠亭。此外,还有用两个方形平面组成一亭的,如天平山白云亭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5)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6)

天平山白云亭实测

亭的立面有单檐重檐之分,其中以单檐居多。亭顶式样多采用歇山式或攒尖顶;宝顶式样也颇多。亭的构造随平面立面而定。单檐方亭通常为四柱或十二柱,六角亭为六柱,八角亭为八柱;重檐方亭可多至十六柱,六角、八角亭的柱数为单檐加倍。方亭柱高,按亭面阔的十分之八,柱径按柱高的十分之一;六角亭柱高按面宽的十分之十五;八角亭柱高可占面宽的十分之十六。柱间多不设门窗,柱间下部设半墙或平栏,半墙高约五十厘米,上敷坐槛或鹅颈椅,用以坐憩,上部悬挂落。

❻ 廊

廊在园林中是联系建筑物的脉络,又常是风景的导游线。它的布置往往随形而弯,依势而曲,蜿蜒逶迤,富有变化,而且可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

廊按形式分有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四种;按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空廊、回廊、楼廊、爬山廊、水廊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7)

▲ 廊的平面实测图

廊不但环绕池沼山林,有时竟跨越山坡,或通过树丛,或翼然水上,将房屋山池等联系成统一的整体。

曲廊多迤逦曲折,仅一部分依墙而建,其他部分则转折向外,因而在廊与墙之间构成若干不同形状的小院,栽花布石,添加无数小景,这是当地园林常用的手法之一。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8)

▲ 留园曲廊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59)

▲ 留园中部用云墙、曲廊划分空间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0)

▲ 拙政园柳荫路曲空廊

复廊即两廊并为一体,中间隔一道墙,墙上可设漏窗,两面都可通行。这种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既可分隔景区,又可通过漏窗使一景区和另一景区,互相联系,增加景深,还能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此类复廊作为内外景色的过渡,尤觉自然,如怡园复廊沧浪亭复廊狮子林复廊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1)

▲ 怡园复廊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2)

▲ 狮子林复廊

楼廊又称边楼,有上下两层走廊,多用于楼厅附近,亦有从假山通过边楼而与楼厅相联系的做法,如拙政园 见山楼 侧楼廊耦园西园藏书楼东部边楼、南石子街某宅的边楼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3)

▲ 拙政园见山楼侧楼廊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4)

▲ 耦园西园藏书楼东部边楼

爬山廊建于地势起伏的山坡上,不仅可以把山坡上下的建筑联系起来,而且廊子的造型高低起伏,丰富了园景。如留园涵碧山房西面至闻木樨香轩一段,拙政园见山楼西面爬山廊等。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5)

▲ 留园涵碧山房西面至闻木樨香轩一段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6)

▲ 拙政园见山楼西面爬山廊

水廊跨凌于水面之上,能使水面上的空间半通半隔,增加水源深度和水面的辽阔,所谓“浮廊可渡”即象征廊与水的关系,拙政园 西部波形廊即水廊一例。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7)

徐志摩作品家乡的风景(小楼一夜听风雨)(68)

▲ 拙政园西部水廊

廊的造型以轻巧玲珑为上,忌太高与开间过大,一般净宽为1.2米至1.5米左右,柱距3米上下,柱径约15厘米,柱高2.5米左右。立面多为开敞式结构,亦有用漏明墙的,墙上设空窗或漏窗。廊柱之间有的在下部用水磨砖做成空格,或迳砌以矮墙,上部覆以砖板,可供坐憩。廊的梁架均较简单,常作三界回顶或二界。

沿墙走廊的屋顶皆采用单面坡式,厅堂周围回廊的屋顶则和厅堂为一整体,而在内部做轩。复廊屋顶皆用两坡顶式,以正中隔墙为分界,内部天花亦做成各种轩式。楼廊、水廊、爬山廊,波形廊等因位置不同,其构造方式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处理,但基本上不超出以上几种范围。

_END_

人物小传:

刘敦桢(1897年-1968年),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他是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在《建筑五宗师》一书中与吕彦直、童寯、梁思成、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刘敦桢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是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系主任;原中国营造学社文献组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