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为什么说35岁前没有提科级干部就没有未来”,“多少岁前提科级干部才算升的快”等问题,今天笔者我就在这里统一明确给新进体制内的人解答一下,在体制内、年龄就是个宝。我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小钟大学毕业就考进我所在单位,家里有关系有背景,人脑子也活,肯干能吃苦,他27岁提副科,目前30岁已经是正科实职了。同样小龙,也是有关系有背景,大学毕业后去深圳闯荡了几年,最后回来家乡来考公,考进我们单位那年30,一年实习期后他31了,只是个科员,同样30岁左右,一个是科长,一个是科员,这差距有多大,在体制内的都明白。哪怕小龙表现在优异,他也赶不上小钟的脚步。

体制中人的心里话(体制内年龄是个宝)(1)

一、仕途通畅的领导通常35岁前已经提科级,45岁前提处级

笔者还是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本人在省级事业单位,所在单位领导一把手林哥82年出生,满打满算今年也就37岁,今年刚提拔为正处级干部。照目前的发展,只要他不作死,厅级干部只是时间问题了,未来可期。他大学毕业就考进来本系统,13年提拔为副科长,一路顺风顺水的到今天的正处。不信的读者可以去百度翻哪些地方党政一把手,几乎所有人35岁之前都已经到科长级别了。

体制中人的心里话(体制内年龄是个宝)(2)

二、在体制内,到了一定年龄,即使你想干一番事业,条件也不允许

据同事八卦,当时提我所在单位一把手的时候,有两个适合人选,一个是目前的一把手林哥,另一个是一位53岁的处级干部董哥,组织选林哥的理由之一是“年轻人,干劲足”。可能有读者会反问“体制内的工作,那么轻松,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做”。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体制内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一把手而言,对上有层层目标任务考核,学习任务重,党建任务重,对下有内部工作,扶贫工作等等。身体不好,精力不足的人压根胜任不了。从这个层面上讲年轻就是优势。另外现在要求干部年轻化的理由之一就是年轻人脑子活,办法多,工作思路不僵化,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在体制内,越早升迁越好,这样未来才有更多可能。

体制中人的心里话(体制内年龄是个宝)(3)

三、体制内潜规则,年龄大了退居二线,为年轻人让道

依然还是笔者同事,61年出生的副处级别男同事,之前在同系统的其他单位任副处实职,后面来我们这里荣养了,只享受副处级待遇。原因就是他这个年龄,组织在提拔再他已经没有意义了,体制内的干部岗位都是核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给有潜力的年轻人机会,只能安排个虚职给他,只能退居二线。

最后,要说的有计划考公进入体制内、有仕途追求的人不必过多追求高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就考公是最好的(有需要进入体制内可以读在职研究生),越年轻机会越多,多去不同的岗位试炼为 以后打下基础。如果只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那份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