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京剧文丑中青年高端人才研习班”4月11日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此次研习班针对“京剧文丑行当生源短缺、人才匮乏”情况,旨在发现培养丑行艺术高端人才,打造丑行中青年人才梯队,做好京剧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

据承办方中国戏曲学院负责人介绍,本次文丑研习班的20名学员是从全国17个单位上报的32名选手中遴选出来的,报名评审专家及授课导师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国家京剧院京剧名家寇春华郑岩,北京京剧院京剧名家黄德华,上海京剧院京剧名家萧润年,上海昆剧院昆剧名家刘异龙,湖北省京剧院京剧名家朱世慧7位文丑艺术家。

粉丝宝们对上述“丑行”名家了解吗?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寇春华,男,现为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曾用名步连升。北京人。 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在校受业于高富远、王盛如、汪荣汉诸师,并得萧长华亲授,1959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任演员,后拜孙盛武为师。1960年,在艺术片《杨门女将》中饰王辉一角。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团赴日本、美国、港澳等地访问演出。在《春草闯堂》一剧中扮演胡知府,集中了文武丑各种表演技巧,演得极有特色。他嗓音清亮、口齿清晰,方巾、袍带、婆子各工均能。表演规矩、不贫不俗。【百度百科】

寇春华

郑岩,京剧丑角。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师承萧长华、萧盛萱先生。他在剧院担任文丑演员40余年,在京剧舞台上塑造过几十个丑角人物。他演传统戏不拘泥模仿前人,而能够结合剧情,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演新编剧目也能灵活运用传统功力深化角色。传统戏以《法门寺》(之贾桂)、《奇冤报》(之张别古)、《群英会》(之蒋干)等为代表剧目。在现代戏演出中,他曾因扮演《白毛女》之穆仁智广受赞扬。被誉为“全能的丑角演员”。郑岩先生退休前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副团长,曾多次赴港、台地区及欧洲国家公演,并担任主要角色。 【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

郑岩

黄德华,男,京剧丑角。北京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罗文奎先生。毕业后分配到梅兰芳京剧团。1962年拜孙盛武先生为师,主攻萧派方巾丑。1986年后向萧盛萱先生学戏,并向汪荣汉、张和元、郭元祥、艾世菊、冯玉增、茹绍岩等先生问艺。历任梅兰芳京剧团、北京实验京剧团、北京市京剧团、北京京剧院二团、一团、梅兰芳京剧团丑角演员,兼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曾随团出访缅甸、土耳其、希腊、突尼斯、韩国及香港、台湾等地。表演风格有萧派风范。【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2)

黄德华

萧润年,男,汉族,生于北京,京剧丑角。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之孙。自幼酷爱京剧艺术,深得家传。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1961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跟随丑角前辈系统学习丑角艺术,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认真刻苦的精神使他在艺术上打下扎实基础。1966年毕业后,同年进入上海京剧院。先后与童芷苓、李玉茹、赵燕侠、李慧芳等众多南北京剧名家的合作演出,表演当行出色,为人配戏,从不喧宾夺主,铺垫陪衬,严密得体。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丑角人物。 【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3)

萧润年

刘异龙,男,昆曲副丑。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曲演员班。工丑、副,师从传字辈华传浩刘异龙、王传淞、周传沧老师。其表演不仅出色继承了昆剧传统丰富的丑角艺术,而且在求新求通俗化方面作了成功的努力,赢得广大观众赞誉。 多年来,在昆剧舞台上演出了大量传统折子小戏,如《下山》、《活捉》、《芦林》、《评话》、《借靴》、《狗洞》等,并创排了许多新剧目,如《济公三戏花太岁》、《枯井案》、《贵人魔影》、《一捧雪》等。1993年参与春晚戏曲小品:《群丑争春》。 【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4)

刘异龙

钮骠,男,京剧丑角、研究工作者。北京人,满族。生于1933年,农历癸酉年。幼入四维剧校学京剧,195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工文丑,师从萧长华、高富远、萧盛萱、王传淞等。曾经担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离休后仍从事戏曲研究及教学工作。代表作有《群英会》、《审头刺汤》、《连升店》、《醉皂》等。【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5)

钮骠

朱世慧,男,生于1947年,安徽泾县人,丑角,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京剧院院长。他12岁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初学老生、后攻丑角。受教于丑角教师张哨庄和著名麒派老生陈鹤峰,1966年毕业,入湖北省京剧团,198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盛武为师,主演《徐九经升官记》誉满艺坛,时称一绝。还曾受到李四广、艾世菊、孙正阳等老师的指教和传授。1992年参演春晚戏曲歌舞《庙会风光》。1993年参演春晚戏曲小品:《群丑争春》。2012年在湖北省文联第九届文代会上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百度百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6)

朱世慧

大家对于京剧“丑行”有多少了解呢?

无丑不成戏,丑角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文丑亦称小花脸或三花睑,武丑又称开口跳。文丑分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7)

无丑不成戏

传说当年唐明皇演戏,因皇帝的身份,演戏有诸多不便,为此皇帝特意在脸上挂一块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脸上就留下了一块白,这就是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丑角所画脸谱中的白色“豆腐块儿”。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8)

丑老脸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在长期的戏曲发展历史上,丑角的化妆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行为的不同和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脸谱,如腰子型粉脸、圆形粉脸、枣核型粉脸、筝型粉脸、元宝型粉脸、丑老脸、丑破脸以及碎脸、揉脸和象形脸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脸部中央用白粉勾画—幅“豆腐块儿”型的白粉脸,因此观众一看见这块“豆腐块儿”就知道这个演员是丑角。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方巾丑的“豆腐块儿”粉睑脸谱的勾画方式和步骤:

一、化妆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勾画的脸谱干净、美观,在化妆前必须剃掉全部头发和胡须,尤其不能留鬓角和脑后面的头发,否则将使整个脸谱污浊,然后再洗掉脸上的油垢和汗迹。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9)

勾画脸谱

二、打粉底

用水白粉,即用水和甘油调好的齑粉,在脸上涂抹均匀,再用手把涂抹在脸上的齑粉揉开,做到没有一处遗漏,尤其是鼻窝、眼窝、嘴窝都要揉到,不能有空白点。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0)

打粉底

三、揉腮红

用红色的胭脂在印堂和左右两腮的地方涂抹出三个圆形的、直径在一寸至二寸左右的红晕,涂抹时要从圆心中间向四周揉开,由中间深向四周逐渐越来越浅,直到与脸底色自然衔接,不能有轮廓线。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1)

揉腮红

四、勾画白粉:

在勾画“豆腐块儿”的时候要首先画出轮廓线,然后填匀填满,所画的白粉“豆腐块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画得有大有小,但是再大,左右两边不能超过眼角,上面不能超越眉毛。下面不能超过鼻子,轮廓要清晰,两边要对称。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2)

勾画白粉

五、勾画眉眼

眉眼的线条要求美观、简练、干净,对称并富于神韵。先勾画眼睛,再勾画眉子,在印堂和眉心的地方必须要勾画简易的蝙蝠、寿字等装饰性图案。接着画出嘴岔、鼻毛、眼线和“豆腐块儿”的底线以突出“豆腐块儿”的轮廓。丑老脸的眉子和皱纹线要用白线勾出,例如《女起解》的崇公道。《群英会》的蒋干与《审头刺汤》的汤勤是两个典型丑角,蒋干是腰子型粉脸勾尖眼,汤勤是方型“豆腐块儿”粉脸勾菱形眼,因为蒋于是不穿官衣的官衣丑,汤勤是穿着官衣的方巾丑。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3)

勾画眉眼

六、无论是否戴髯口,丑角都要画嘴岔

画法是用红油彩按自己的嘴唇轮廓画出,然后再用白色毛笔勾白色边线,戴髯口的角色为什么也要画嘴岔呢?这是因为丑角的髯口如吊褡儿。八字、反八字(即二挑)、丑三绺等都要露出嘴来,很难遮住嘴。

当代京剧丑角的代表性人物(京剧里的著名丑角)(14)

画嘴岔

注意:

丑角的脸谱:—要传神,二要干净,三要美观,最忌讳的就是—一个脏字。

有人为了突出丑角的花哨和幽默,以为勾画得越花越多就越好,如胡乱添画痞子、疮痣等,其实这种画法的结果只能越画越脏令人生厌。在目前的京剧舞台上,除《打渔杀家》的教师爷因为以打架为职业,是个地痞无赖,所以他的太阳穴可以破例画一个膏药,其他角色一律不得画膏药和痞子等。

在画白粉“豆腐块儿”时,由于甘油的作用,画上的白粉又白又亮,而且不会有裂纹。在勾画眉眼时,要注意运笔的方向和笔锋,例如鼻毛要从鼻孔内向外再向上挑出,才有神气。如眉毛等都要一笔画出,不能反复描画,这就要求丑角演员注意学习各种脸谱的画法和勾画的技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