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盖住一只手,手里没有闪闪发光的半生回忆,只有记载入世的藏区到出世的大漠里,与几代人故事有关的本笔记本。途径这片戈壁滩的朋友把它翻开,顺着文字的意思玩起解谜游戏,直到日暮西山,明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赶,也不肯放下...虽然很怄气,想骂一骂这个留下笔记本的人。但里面承载的东西没法让人长舒一口气,这个潘多拉魔盒,你只需要负责打开......

1

盗笔第一部出的时候(李易峰版)我踩点追(几集);还有电影,听说有三叔参与编剧、监制...稍稍看一下,却都无比失望,感觉很受伤。

《终极笔记》算我正儿八经看的第二部翻拍,刷完就忍不住安利朋友去看。

从制作班底到选角都被嘲一脸糊相,最后终成绝唱。曲终人散间,魂穿平行世界里的铁三角们,三爷、天真、小花、胖子、闷油瓶、黑瞎子、秀秀、王盟、潘子...恍然初相逢

盗墓笔记第十年(盗墓笔记十年)(1)

2

高二还是高一的三月,满教室里的人都犯着春困,老师呢,没事爱点人上台解题。我也站上过黑板前苦思。但是脑子一片空白,关于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一个字也写不出,那种尴尬不会刺激人奋进,只会让人想安逸,于是我找了点只要努力必然有结果的事情来做,比如看小说,识字的话,应该都能看懂的那种故事。

我记得当时马上要联考了,自己却争分夺秒地在数学课堂上看《盗墓笔记》。一共八本,囫囵吞枣的看完后,心中困惑一个都没得到答案,所以只能回头把过于潦草的地方,再读一遍.......然而谜团越滚越大,看了个寂寞。后来考砸了,心也死了.....可能作者对青铜门后的秘密也说不出所以然。

彼时学哲学,政治老师讲老子的“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终极是道吧!好家伙

3

现实没有那么多奇遇和绝处逢生,所以憧憬铁三角上山下海每次有惊无险的冒险、心疼吴邪小花闷油瓶这些人,甚至一度想去长白、想去大漠,想到世间若得这般事,我可以没日没夜地听当事人诉说下去...自己随着故事里环环相扣的一个个局陷了进去,象牙塔里的人竟然萌生了人心莫测之类的想法...

哪怕沉迷的时间很快就和我少得可怜的数学分数一起过去了。这种神秘的感觉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满足却又悻悻然。明明是真相让人穷追到底,最后只想故事里的人物安好...要命。

4

很久以后,在看到分析盗墓笔记的解密文章时,我知道时间埋下了伏笔起作用了,我还是会点进去,感受重逢的喜悦。至于源于张家生于长白的迷题,我也讲不清楚。

之前在知乎看到个用一元论的主观唯心主义角度能解释终极,作者说了挺多,无非也是唯物主义就讲不清终极。

虽然题主的意思跟辩证法相违背,但说白了还是绕不开起源。起源是什么......用阴阳用五行用八卦解释,还是道...好家伙,高中的政治老师是不是道破天机......

5

盗墓笔记第十年(盗墓笔记十年)(2)

盗墓笔记的故事,不同时间看,喜欢的角色可能有别,从“我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知道"到"小三爷要往前走,别回头",天真一路肩负的担子让他成了真正的吴邪,其他人也多夙愿不得偿。合书后走出去,我找到了一些人物的微博,大概没必要打扰他们的生活...十年后没有等来张起灵,我从知道这个故事至今,也足足十年了。

盗墓笔记第十年(盗墓笔记十年)(3)

相识一场就很知足。

最后,《终极笔记》才是送给盗墓原著的礼物,写这个故事的人,也曾亲自进行过翻拍,虽然都不遂心意,但我还是愿意认为他试图为随口编来的故事,给大家个交代,有生之年,若有结局,还是要听一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