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字义(俯伟古今字义)(1)

“俯”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

趴伏之人,府声。小篆从頁,从逃省,会低头逃跑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俯”。“頫"是“俯”的异体字。

《说文》无。

“俯”的本义为低头。如成语“俯首帖耳”。引申指弯腰屈身。如成语“俯拾皆是”意为只要

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又引申指蛰伏、卧伏。如《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皆谨其户。”意

思是说秋季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蛰虫都卧伏在洞内,都堵住洞口。

还用作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动作、行为。如“俯允”、“俯念”、“俯察”等。

古今的字义(俯伟古今字义)(2)

“伟”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韋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偉”。汉字简化后写作“伟”。

《说文:人部》:“偉,奇也。从人,(偉,奇异。从人,韋声。)

“伟”的本义为奇特、不同于一般的。如《史记.留侯世家》中有“衣冠甚伟”的说法,指的就是衣服和帽子很奇特。引申泛指崇高、非凡、卓越。如“丰功伟业”。

又引申指壮大、高大。如周密在《观潮》一文中评价钱塘大潮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伟”即作此义讲。又特指身材高大、壮美。如“身材魁伟”、“伟岸"。

古今的字义(俯伟古今字义)(3)

古今的字义(俯伟古今字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