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哥哥的一家说要过来玩(下文哥简称G,嫂子简称S)。
以前妻子开PET培训班的时候,特意邀请G和S过来参加3天的培训,他们后来反馈说收获很大,不像以前那样完全不懂了,至少知道在养育孩子方面是有方法的。
大概在半年前时,他们也来过,当时住了一个晚上,我们促膝长谈到深夜,核心谈论的话题依旧是关于如何教育好两个孩子,我记得当时也给他们支了很多招,但是我现在回顾起来时,也不知道当时讲了什么。
但是我却有一个感觉,至今都深刻记着,那就是任何育儿的术最终都要回归父母自身做人的道。
然而,做人的道,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讲得清的。
或者说,即使我可以把道理清晰地拆解出来,但是每个人都会按照自我的本性来理解他所接收到的信息。
而第二点个更麻烦,那就是他最终必须进入面对自我本性这个更深层的东西上,但是,当我们没有全面系统地了解自我本性时,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自我有什么需要改变的。
因此,如果我直接跟G说:“你的本性有问题,你要改”,那么我一定会招致反感,因为即使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本性有问题,那么他需要自己去悟得这个现实,而不是由他人来告知。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人必须痛苦到极度,才会去悟自我的本性。只要我们还停留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本性有何问题。
知道自我本性有问题后,还得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修正自我本性,当我回顾我自己走过的路时,这知道这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走的路,它太需要缘份了。
因此,我不打算跟我的亲哥讲这些,讲了也会白讲,甚至还会导致矛盾。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一个对人性,对修行认知有限的人,有什么样的建议,才是最实在的?
这就是我写本文的目的,虽然说不从根源的本性切入来操作会大打折扣,但是最起码会有些作用,甚至如果他以后有缘分走到那一步,或许可以帮助他更快看清一些东西。
如果说只能建议一个词,那么我会把它浓缩成“尊重”,
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与对话。
这是农业文化下中国家庭最缺乏的东西,因为我们父母最容易做的,就是利用家长的权威来命令孩子。
这里的命令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这些词:“强制,要求,指责,批评,打骂,诱惑,说教”
很多家长会抗议:
- “孩子不懂事,我教他怎么做,难道会错?”;
- “孩子如此调皮,能不命令吗?”;
- “难道任由孩子无理取闹,乱来吗?”;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我们总觉得父母比孩子懂得多,教育孩子是正常的;
教育孩子确实是需要的,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指责孩子的行为来完成的,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做错事了,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观点,表达我们的感受,但是不应该指责孩子的行为,因为只要是一个孩子,他必然就会犯错,犯错正是孩子基本特征,孩子是在犯错中成长的。
一个人如果不去尝试,他怎么会知道酸甜苦辣的味道,正如我在《劳动》的章节强调,大脑是通过感知自己的汗水来链接他人的大脑,感知世界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在经历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情感,那么他的大脑就会缺乏与他人链接的情感基础,他将因此无法感知他人,缺乏感恩之情,换位思考,同情心等能力。
比如如果孩子不参与家务,那么他怎么会知道家务的汗水,他是无法知道父母的辛苦的。
有时候,即使知道孩子要破罐摔破,也要让他摔一次,然后再跟他一起面对,在教训中成长。
因此,我们父母要做的,不是制止孩子犯错,而是跟孩子一起面对这个所谓的"错",面对现实:
“为什么这个行为是错的?”;
“这个行为是错的,是因为它对我产生了影响”;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传递给孩子,而不是指责批评行为,不是通过命令来限制孩子的行为,而是通过让孩子知道,你知道的行为让我很难受,影响到我了,如果你继续这样的行为,我可能会选择离开。
此时,孩子就知道,他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果不停止这样的行为,他人会离开。
于是,孩子就知道:“如果要这个人留下,要和这个人交朋友,形成共同体,那么我就不能再做这样的行为”。
此时,孩子停止这样的行为,不是基于害怕被批评或指责,而是基于不想影响朋友。(基于为他人考虑)。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精粹在于,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没有错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探索,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他的某些行为,可能会给他人造成影响,此时,我们只需要表达我们的感受即可,而不是去批评指责行为。
这是一个塑造前额叶的过程,当我们在表达我们的感受时,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孩子的前额叶认知他的行为。
孩子停止这样的行为,不是基于害怕,而是基于自愿。
而这种自愿是孩子基于自我内心的对话所形成的情感认知的结果,孩子的前额叶能够罗列清晰为什么要停止行为的前因后果。
我们经常说,一个孩子的前额叶将发育到成年后23岁前后,这个发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在不断建立逻辑因果认知的过程,当我们只是客观的表达孩子行为前后的因果事实时,就是在帮孩子建立因果认知。
这就是孩子前额叶逻辑能力的基础,这将成为他未来学习数理化的基础。
孩子通过行动做出一个行为,而这个行为造成了一个负面情绪,比如使得父母很抓狂,或者弄哭了其他小伙伴,此时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帮忙孩子认清这个行为:“为何它会导致其他人产生情绪?”。
比如,我经常会邀请橙子帮忙洗碗或拖地,橙子经常会问为什么,他的内心疑问是:“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不喜欢的事情?”
因为相比他的自由玩耍来说,重复性的洗碗或拖地,他已经做腻了,产生枯燥感与惰性了,因此,他不想做。
此时,我跟橙子说的话,就相当于在塑造他的前额叶,我会讲明白,为什么这个家需要每一个人共同来付出。
我会大概会表达如下:
“爸爸今天做饭,妈妈工作了一天,我们都很累了,希望有个小帮手,你能帮忙分担一些吗”;
最近我们周末都会一家人一起拖地,3楼是橙子玩耍的地方,而且还专门在客厅铺了木地板给他玩耍,我跟橙子说:“这一块区域是专门给你玩耍的,需要你来照顾哦”;
上周,橙子高兴地跟我说这个区域他拖了三遍,然后我们就一起躺在上面,我说:“舒服多了,一个干净的家就是不一样,谢谢勤快的小帮手哦”。
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但是单独讲道理没用,而是在劳动中让他感知承担责任的喜悦,当他也躺在自己的劳动的成果上时,他的内心其实是喜悦的,这种喜悦超越了他刚才劳动时的辛苦付出与汗水。
爱因斯坦说:“工作的动机之一是培养学生感知劳动成果的社会价值”,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人生的喜悦感,价值感或责任感,它就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惰性与辛苦,而去感恩与回馈他人或社会。
此时,橙子就能够清晰的回答为什么需要他来负责拖这个区域了,他的前额叶在这个事情上,建立的情感与因果逻辑认知。
家里刚粉刷了白色的墙,但是橙子前些天兴头一上来的时候,就沉浸在想像的奥特曼打怪兽的世界里面,对着墙踹了几脚,留下了几个黑色脚印,我并没有指责他。
我说:
- “家里还有漆,明天你拿漆把黑色的脚印覆盖掉”;
- “你可以继续踢多几个脚印,反正你负责让它恢复原样就行了”;
搬家之前,我跟橙子曾经一起买了一桶漆把他以前在墙上的涂鸦覆盖掉,因此,他知道怎么做,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知道要付出多少。
听了我这么说后,他做出几个准备继续踢的动作,但是最终没有继续。
此时他就明白:“什么叫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句话的分量。
- 同样一件事情,当你指责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恐惧驱动力,作用于恐惧中心杏仁核,此时孩子不做,是因为怕被指责。
- 相反,当我选择与橙子一起面对行为与结果时,它反而成了传递一些价值观的最佳契机,并且可以促使橙子基于责任感而主动做出让步,这是一种基于感恩之情的自主行为;
特别是,这不是放纵纵容行为,不是溺爱,而是反而让孩子学会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核心点,我在此前《守护》中分析了恐惧的毁灭性力量,并且指出,在一个人【特别是孩子】的内心中,如果存在了大量的恐惧,那么这股负面的力量将影响左右他一生。
而我们家长式的父母,最容易做的,就是【不自觉地】利用家长的权威在孩子的心中制造大量的恐惧,一个从小就被外力推动着长大的孩子,他此生将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地而过度敏感,神经动不动就紧张,人生就是怕这怕那。
这就是尊重的地位,它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所有一切都必须基于协商来执行,都必须最终形成一个自愿的方案,而不是因为害怕而被迫去做,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命令他人的,如果我不愿意,我是有权利拒绝的,但是在我保有这个权利的时候,我同时也必须对我的行为负责,当我的行为影响到他人时,我必须承担负责。
这就是尊重的深刻内涵。
操作的要点是,父母们既要尊重孩子,孩子也要尊重父母,这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来的孩子,他就会懂得尊重他人,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是养育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额叶还没有成熟的孩子,因此,我前文所举的例子,也是在大量的探索与调整中完成的,你并不能期待,孩子能够一下子就达到那个听得懂,感知得到的状态。
更何况在实际的操作中面对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加上父母本身往往也存在自身本性的原因,因此,经常稍微不注意就被孩子点燃情绪,引发冲突。
因此,养育是最考验所有父母的。
父母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而且还要足够的智慧,甚至是幽默,在孩子出现任何过度行为的时候,保持不生起情绪,同时又能够把行为背后的前因后果罗列清晰的传递给孩子,是塑造孩子前额叶的关键。
可以说,我今天能够写出这篇文章,也并不是我突发奇想的结果,而是这么多年来,实践 理论,再加不断琢磨改进从而迭代出来的结果。
即使我现在对育儿的知识与理论如此清晰的状态,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我往往还是第一时间就发脾气,正如我在开篇提到,术层面不管如何操作,最终一定会触碰到底层的道,最终一定需要去面对道,面对自己的本性。
最后,请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特别是在帮孩子解释行为的时候,所有这些理由最终都会形成孩子未来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内心自我对话,它都会被前额叶结合当下的情绪编码在一起,最终形成孩子未来面对同类问题的认知。
因此,当你在孩子“犯错”发脾气的时候,就已经是对这个行为下了一个终极判决书,孩子未来将不再敢进行这类行为的探索,因为它会立即激活这个恐惧感。
例子:孩子想要玩,不想学习,怎么办?如下是一位家长的反思内容:
孩子想要玩,比如刷手机,打游戏,不想学习,怎么办?
这是一个让很多家长都头痛的问题,难道此时不能用命令来要求孩子?
- 有家长的解决方案是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如每天固定1个小时可以看手机,然后看书学习。
- 或者说,完成学习某些指定的章节,达到要求,可以看多久手机玩多久游戏。
第一种是约定,第二种是条件或奖励(也可以说是诱惑)
有人说,通过与孩子约定,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这个方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问题是:孩子为什么要约定?这是一种平等的约定吗?
对于大脑来说,做任何事情,大脑都要问:“为什么?”。
大脑对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理由的。
有时候,橙子不愿意当下洗碗,我会说:“如果你现在不洗,你可以选择明天洗”;
“但是你要说到做到哦,我们才能约定,下次我才能知道你的话可以相信”;
此时的约定,是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是建立信任的过程,但是“为什么”不是约定的内容,因为孩子洗碗,是基于是这个家一分子的责任,这才是回答孩子内容为什么要洗碗的内容。
孩子回答这个约定的内心自我对话是:“我是家的一分子,我需要帮助分担”,是责任,是感恩与回馈。
那么前文看手机打游戏的约定,孩子内心的为什么是:“这是爸爸妈妈要求的”。
于是,这也是命令,不是自愿的。
大脑回答“为什么”,是想搞清楚,如何分配情感,比如它想要看手机打游戏,是因为手机里面有各种新奇的东西,大脑的为什么就是“快感”。
一放下手机,大脑拿起书本,看着那些重复的公式与无趣的知识,它瞬间就觉得很痛苦,所以,大脑为什么不想看书?因为这些枯燥的东西没有任何一点新奇感,大脑很痛苦。
这就是大脑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那么,真正本质的解决方案,不是约定或者限制孩子不能看手机,而是给他的大脑找一条快感出路,任何一个人,打游戏或者刷手机久了,他也会觉得空虚与无趣,但是大脑又没有其他快感出路,怎么办?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说,一定要保有孩子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读书不是为了去记忆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去往有趣的知识世界发展,而不是去记忆与背诵。
这一点,正是我目前一直在努力的,保有橙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与兴趣。
因为我们无法或者说不能限制孩子不去看手机,我尽最大的努力就是让他在儿童阶段少接触这些东西,但是他在未来的人生中,迟早会接触到,迟早会有某种沉迷的东西,但是我要确保,到那个时候,当他沉迷后想要出来的时候,他的大脑能有另外一些快感通路。
比如去运动,或者去学习有趣的知识。
此时,他获得了沉迷后的情感认知,因为打游戏类的沉迷的快感是短暂的,到了一定的时期,人是会觉得空虚与心虚的,此时,如果他的大脑有其他的快感通路,他很快就可以自己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