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新坐标裹脚,是古代一项非常残忍的陋习,大致从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延续至民国,存在时间长达近千年。

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陋习,可在古代却是一个潮流。

陶渊明对人类的影响(为何古代会以小脚为美)(1)

清代裹足女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裹脚这样的“潮流”呢?

在古代出现了很多对女子之脚的赞美诗词,如苏轼曾写《菩萨蛮·咏足》一词感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汉朝赵飞燕,更是妙足纤纤,她能够在手掌上翩翩起舞,也因此绝技受汉成帝刘骜的宠幸。

东晋名士陶渊明表达得更为直观露骨:愿在丝而为履,同素足以周旋。翻译为白话文就是:我愿化作一双鞋,附在女子洁白的脚上时时刻刻跟随着她。

古代不论男性或女性,都认为足小为美,尤其对男性来说,女性之脚极具吸引力。也因此有“三寸金莲”之说。三寸为金莲,四寸之内则为银莲,四寸以上则斥之为铁莲。

陶渊明对人类的影响(为何古代会以小脚为美)(2)

清代裹足女性

古人把女性的脚比作莲,称之为香莲,是为香脚。香脚和香港脚有天壤之别,前者关键在于仅着一个香字 。所谓香,因人而异,大抵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同当下经常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香菜香不香”,“香椿香不香”,有的人认为香,而有的人则闻之欲吐。

在清代甚至有专门的书籍来品评女性之脚,如方绚的《香莲品藻》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作分类品评。

从这一点来看,女人的脚,尤其是小脚是特别吸引男子的,是除敏感处,腹部以上脖颈以下地带之外的第三大火热之源。

因此裹脚一部分原因是审美取向,再者就是个人癖好。

另外有一点裹脚或许是为了限制女性的自由,这种“自由”一方面是人身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心理自由。

女性之脚被摧残,自然就不能到处跑动,不能便捷地逃脱束缚的大宅深院,“裹足不前”是也。

一般来说,女孩子在童年时期便要开始缠足。而缠足的多由母亲或熟悉缠足方式的女仆实行。缠足时,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下屈,并用长布包裹,用针线缝住。《夜雨秋灯录》称:“人间最惨的事,莫如女子缠足声,主之督婢,鸨之叱雏,惨尤甚焉。”

陶渊明对人类的影响(为何古代会以小脚为美)(3)

清朝女性装

以一千年之制压在头上,使得心中有了枷锁,便成为其时、他人之附庸之物,此最为之残忍。

古代,任何一个盛世治世都是极少数人的盛世,多数人不论男女都是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只有当下的盛世才是大多数人的盛世,才破解了男女之间的不平。

因此我认为古代裹足毫无意义,是极其残忍的存在。

我是南岭说史,感谢阅读本文,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