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影视剧的审查制度,我们常常会觉得国内的审查比国外的严格。所以《V字仇杀队》在央视播放时,很多影迷都觉得非常的吃惊。《V字仇杀队》由于大段的敏感台词,在一些欧美国家被列为禁片。其实这部电影的内核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优雅的复仇之路,撞碎了专制的国家机器。
《V字仇杀队》从一个戴着面具的叫“V”的男人展开。V是战争年代被专制政府拉去做生化武器的人,无数的化学物品无数的实验施加在他身上。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死了所有人,唯有V在其中幸存。在密谋多年后,V一次一次地出现在大众面前揭穿专制政府的丑恶。也是在这之中,他遇见了伊芙。伊芙在渐渐了解V的同时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对方。最终,V和伊芙在感化对方的基础上成长了。V也坐上了一趟永远不能回头的列车葬身火海。
《V字仇杀队》触及了西方部分国家的审查制度就在于那一句“人民不应该惧怕政府,政府应该惧怕人民。”其实这部电影的政治意义已经不用多说,V毕生的梦想就是追求自由与平等。他看似势力通天,能够左右大众传媒;他看似信心满满,能够让对手不寒而栗。可是认真想想,也许几十年以前,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会边缘人。因为专制的政府要让他献祭似得献出自己的一生,他又能怎么办呢?所以他在监狱里,看着那封已经逝去的女演员写的信,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必然万劫不复,而那一点点星光就来自于伊芙。
我想讲的是V这个密谋多年的复仇者的优雅。如我们能够在电影中所见,V受到了百般的折磨甚至余生都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但是他仍然读着《基督山伯爵》这样的书,每天早上起来为自己做好早餐,他的留声机里放的是柴可夫斯基,他选择了最优雅最高贵的复仇之路。这有点像《琅琊榜》,受到世间最不公的待遇却选择十年磨一剑的复仇。就算是最后,V也选择躺在一片一片的玫瑰花之中,躺在注定不能回头的列车之中驶向他所选择的复仇之路。所以最后,火药弥漫了整个国会,漫天的红色映衬着V悲怆凄美的一生。
《V字仇杀队》的两位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和雨果·维文。前者有着最为灵动的双眸和永远坚韧的演技。在她被V监禁之后大雨滂沱中的伊芙仿佛《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男主角,不同的是后者逃离的是实体的桎梏而前者逃离的是心灵的桎梏。更不用说雨果·维文了,全程戴着面具表演。有人说这降低了表演的难度,可是不戴面具时情绪全靠面部表情,戴着面具情绪的表达则是通过光线、明暗和角度。雨果·维文本就是配音演员,在《V字仇杀队》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电影的最后,千千万万的人走上了街头,人人都戴着V的面具。我不认为这部电影在影射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他只是在表达任命本身的合理诉求。其实V的想法就不极端吗?他就不是一个政客吗?他不曾用言语来蛊惑大众吗?这都是电影的结局抛给我们的问题。
总的来说,《V字仇杀队》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他的意义不在于什么深不可透的政治意义,因为一直谈这个方面很容易忽略电影的艺术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