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超光速至少1万倍?这篇文章会详细地为小朋友们讲清楚其中涉及的知识点。
从量子理论的基础现象,到量子纠缠的原理,再到量子纠缠的验证,最后再到量子纠缠的物理本质。
文章比较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这会帮助你建立起对量子纠缠的全面认识。
要彻底搞清楚量子纠缠,还是得先从量子力学的基础寻找答案。
了解过量子力学的人肯定都听过波粒二象性和叠加态这两个词。
波粒二象性就是说,比原子还小的那些粒子,同时具有两种状态,这些粒子不仅像粒子,也像波。
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会叠加在一起,也就是叠加态。
但是叠加态不单单指的是波粒二象性,还有自旋,偏振,位置,动量等其他物理性质的叠加态。
总之一句话,你只要不测量这个粒子,人家就一直处于各种叠加态中。
如果听懂这些,那量子纠缠就很容易理解。现在我们知道:每个单独的粒子都具有叠加态。
那你再想,如果两个粒子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那这两个粒子的叠加态 是彼此独立的,还是相互缠绕的?
答案是相互缠绕的。
那如果一个单独的粒子衰变成两个更小的粒子,那这时候这两个粒子的叠加态是彼此独立的,还是相互缠绕的?
答案依旧是相互缠绕的。
两个粒子如果一开始具有某种共同的关系,那么即便两个粒子分开,其叠加态也是缠绕在一起的。而量子纠缠正是这种叠加态相互缠绕的体现。
比如,一个具有0自旋的粒子突然衰变了,变成了两个粒子,那么这两个粒子由于都是由同一个粒子衰变而来的,所以在初始状态就建立起联系了。
未来,不管这两个粒子距离有多远,这种联系会一直存在,具体表现就是叠加态的相互缠绕。这时候,这两个粒子就是彼此的纠缠粒子。
纠缠粒子之间的叠加态会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相互作用。
现在注意我刚才说的这句话,叠加态会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相互作用。
超越空间很好理解,就是把两个纠缠粒子分开,超越时间指的是两个粒子的相互作用是同时的,理论上,甚至没有速度的概念。
这里面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对一个纠缠粒子进行测量,比如自旋,就会同时决定另一个纠缠粒子的自旋结果。
没测量之前,这两个纠缠粒子的自旋处于叠加态,每个粒子即是上旋也同时是下旋。
测量行为就会导致两个粒子的自旋变得确定,如果一个纠缠粒子的自旋为上,那另一个必然为下,反之亦然。测量行为导致的叠加态消失就是测量坍塌效应。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量子纠缠是超光速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
在理论上,量子纠缠就不存在速度的概念。因为纠缠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如果说存在速度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纠缠粒子的相互作用存在时间差呢?
所以在提到量子纠缠的时候,尽量不要用“瞬间”“立马”这样的词语描述,最好用“同时”这个词。
理论归理论,但是实验还得做,你不做实验,怎么知道纠缠粒子的作用就是同时的呢?
但是回头一想,貌似这样的实验压根就无法做。
假如,你把两个纠缠粒子放到太空中,距离30万公里,时间精度是0.1秒,操作了一通,结果的确发现量子纠缠是同时的。
但是有人还会说,时间精度不够,这只能说明量子纠缠的速度不低于10倍光速。
然后,你又将时间精度提高到0.01秒,即便实验依旧成立,但还会有人说精度不够,这只能表明量子纠缠不低于100倍光速。
2013年,由中国科学家 潘建伟 带领的团队就测试过量子纠缠的速度下限。
在这篇名为《限制“远处的幽灵行动”的速度》的论文摘要中提到。
爱因斯坦等人将量子纠缠中的非局域关联称为“远处的幽灵行动”,如果确实存在这一可怕的行为,那它的速度是多少呢?
在这里,我们通过观察 连续12个小时违反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得出结论:“幽灵行动”的速度下限是光速的四个数量级。
这个实验意味着:起码在验证上,量子纠缠至少是光速的一万倍。但要清楚,由于实验精度的限制,目前只能确定量子纠缠的“速度”不会低于光速的一万倍。
在未来,如果条件允许,还会做量子纠缠超光速一亿倍,一兆倍的实验。
但这样的测量有意义吗?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我估计在未来,要证明一台超级计算机的算力,除了测量圆周率的位数外,还会新增量子纠缠超光速多少倍的指标。
接着下一个问题,现在既然已经确定量子纠缠是超光速的,那这种超光速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在目前的物理框架中,两个物体要进行相互作用,必然需要借助一种中介物质(介质)。
在标准模型中,我们已经知道:光子,胶子等玻色子和各种场可以充当物质相互作用的介质。
但是这些介质的速度上限是光速。
所以对于超光速的量子纠缠来说,是没有任何玻色子和场能够充当纠缠粒子之间的介质的。
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便是逻辑判断。
这里有两个经典案例,一个是寡妇模型,一种是手套模型。
我们先说说寡妇模型。铁蛋和翠花本是一对情侣,经过了长达10年的爱情长跑,终于结婚了。在结婚的那一刻,铁蛋和翠花就有了夫妻之实。这种关系就相当两个纠缠粒子享有共同的叠加态。
突然有一天,作为丈夫的铁蛋因为车祸挂了。所以在事实上,不管翠花愿意不愿意,铁蛋挂的同时,也是她变成寡妇的同时。
这就相当于对一个纠缠粒子的测量,会同时影响另一个纠缠粒子。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手套模型,将一双手套,随机放入两个盒子,只有当打开其中一个盒子的同时,也就会同时知道另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手套。
这两种案例就是典型的逻辑判断,这种解释也能让很多人愉快地接受量子纠缠。
可问题就在于,人家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量子纠缠是逻辑判断的话,一旦测量,那结果就是确定的,不会再改变。
而事实上却是,如果打开盒子发现是左手套,盖上盒子后,再打开,就又可能变成右手套了。
量子纠缠就是这样,多次测量纠缠粒子,其结果并不相同。
这就奇怪了,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是绞尽脑汁,因为在爱因斯坦看来,任何两个粒子之间要进行相互作用,必然要依靠介质,但任何介质的速度都无法超光速。
也就说,任何遥远区域发生的事件都不能以超光速的形式 影响另一区域的事件。就是著名区域实在论。
爱因斯坦自然是区域实在论的捍卫者。
在他看来,纠缠粒子之所以看起来可以违背区域实在论,是因为纠缠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作用机制。
爱因斯坦将这种未知的作用机制叫做隐形的变量,也就是隐变量。
并指出,由于量子力学还没有发现这种隐变量,所以量子力学并不成熟,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这就引申出量子力学是否具有完备性的争论。
所以,这时候,问题的一切都集中在这个隐变量上了。
其实在上个世纪三十四年代,大部分物理学家都支持爱因斯坦的隐变量学说,包括量子之父的普朗克和喜欢玩猫的薛定谔。
因为在当时的保守派看来,哥本哈根学派用概率描述粒子也就罢了,毕竟找不到更好的理论描述粒子的行为,这暂时只是不得已的办法。大家即便有矛盾,还起码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
而量子纠缠这种违反区域实在论的超光速行为,简直不能忍,这直接和相对论干起来了,连桌子都给掀了,大家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保守派从来没有接受过如此扯淡的理论,不管从科学常识还是内心情感来说,都无法接受量子纠缠这种诡异的相互作用。
1935年,爱因斯坦联合 波多尔斯基 和 罗森共同发表了名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全的吗》。由于这篇论文的三个作者名字的首字母分别是E,P,R。所以这一论文也称为EPR佯谬。
现在问题是提出来了,但是解决问题的人迟迟还没有出现。
直到29年后的196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贝尔 才提出了 贝尔不等式,给出了验证EPR佯谬的可行性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非均匀磁场角度的改变,测量纠缠粒子的自旋状态的概率分布。
如果存在隐变量,那么测量纠缠粒子得到的概率就和磁场角度呈线性关系,贝尔不等式立,爱因斯坦是对的。
如果纠缠粒子的概率和磁场角度呈非线性关系,则贝尔不等式不成立,隐变量不存在,则量子力学是完备的。
科学家在半个世纪内,做了大量的贝尔实验,实验的结果全都指向,贝尔不等式不成立,爱因斯坦是错的。量子纠缠之间不存在所谓的隐变量。
但是这些实验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主要的争议是 用于实验的纠缠粒子距离太近,操作实验过程不随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后来还有10万人参与的大贝尔实验。事实上,物理学家对大贝尔实验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这个实验更多的意义是面向大众的一次科普活动。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许正是通过大贝尔实验才开始了解量子力学的。
讲到这里,很多小朋友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了,脑海中已经诞生了伟大的想法。
我虽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答案就是:不能!
首先,量子纠缠这种超光速现象并不存在传播子(介质)。没有传播子就证明:在量子纠缠的超光速作用中,并没有实在的物质发生了超光速运动,也就无法承载信息和能量,所以并不违背相对论。
你可能还会想,即便没有传播子,量子纠缠照样可以传递信息。
你的想法是不是这样的:先将二进制的0和1分别对应成粒子的上旋和下旋。
通过对粒子不断的测量,就会形成大量的上旋和下旋结果,通过解读自旋结果就能对应成0和1,这样就可以传递信息了。
这种想法固然很好,但问题是,测量纠缠粒子导致的 自旋叠加态坍塌 是完全随机的,你根本无法按照预订的想法控制自旋态坍塌的结果。所以无法刻录有效的信息。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没关系的,不用控制自旋的状态也能传递信息。
我们只需将自旋叠加态是否坍塌看成0或1就行。
假设,自旋叠加态坍塌的这一行为是1,没有坍塌是0。
那么就可以设定,在一秒内,如果粒子的自旋态坍塌了,就证明遥远的那个纠缠粒子已经被测量了,那么这就表示1。如果一秒内没有坍塌,那就证明没有被测量,这就代表0。
这种想法固然美好,但你又是怎么知道粒子是否坍塌了?
你想要知道纠缠粒子自旋态是否坍塌就得观察。
那自旋态坍塌的结果到底是因为是你的观察而坍塌,还是因为遥远的纠缠粒子被测量而坍塌的。所以这种方式也是被堵死的
其实,我们理解量子纠缠一定不能套用经典的物理概念。
因为量子世界的一切都是模糊的,没有确定的行为。这并不是因为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不够高,而是由于量子世界的本质就是叠加态,模糊,不确定的。
所以只能用概率描述模糊。
量子纠缠也是一种模糊的叠加状态,这种叠加状态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变得忽强忽弱,因为在量子力学看来,具有相同叠加态的纠缠粒子其实是同一个粒子,具有量子不可分离性。
我们之所以难以理解量子纠缠,就是搞错了整体的概念。
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认为一个原子就是一个整体。
但是当你把原子放大看,里面几乎都是空的,都是缝隙,那这时候原子还能被视为整体吗?
由于这种缝隙相对于人类来说太小了,所以我们难以察觉。
但是对于两个纠缠粒子来说,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不可分离的整体。
空间缝隙可大可小,如果纠缠粒子之间的距离是0.001纳米,那么它们之间的缝隙就可以忽略,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认为纠缠粒子之间的作用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当这种缝隙大到一光年,我们就无法理解纠缠粒子的相互作用行为了。这时候我们就会忘记,其实这两个纠缠粒子本来就是同一个粒子而已,只不过缝隙有点大。
这一点的确很反常识,在理论框架中,只有基本粒子才能被视为不可分离的整体,既然不可分离,怎么可能存在缝隙。
所以就有物理学家认为纠缠粒子只是同一个粒子在高维空间的体现。
这种理论的通俗解释是:假如我们生活在二维空间的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平面上有个粒子,如果这个二维平面在三维空间上卷起来了,那么这个粒子在二维空间看来,就存在一个分身,本体和分身之间即便相距十分遥远也会同时相互作用,这简直就无法理解。
但在三维空间看来,这本来就是同一个粒子,并不足为奇。高维空间或许也是解释量子纠缠的一种可靠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