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1)

  积德行善就是通过各种对治方法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比如说人的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会产生弊病造成无尽的痛苦,用布施这个对治方法去消除,这样我们清净性德才能得以显现,才能使人更加的快乐。有云:一个笑容、一句吉言都是一种善的布施。亦有云:劝人为善,孝顺长辈,尊敬他人,是一种行善的举止;亦有云:改正过错,浪子回头,也是一种善的行为;甚至一个善的念头都是善举,因为它是行善的初衷。《十善业道经》讲到: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由此而明,善的概念要经过不断的思考,善是可以与时俱进的,人的言行举止乃至思想都透露着一善一恶。善是一种修为。行善积德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文明。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2)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甲神护佑积善的商家”,据《感应篇注证》记载,明朝嘉靖初年,仪征县金某,在镇上开一个典当铺。当时出现盗贼,抢劫了所有富家的财产,惟独金某的当铺无恙。官府有关部门,怀疑金某与盗贼相通。等到捕获盗贼后,查问他们为什么不抢金家的当铺?盗贼说:“我们曾经先后几次前往抢劫,都看见金家屋上和门外,有几位金甲神守护着,所以不敢侵犯。”官府还是不信,就喊当地邻居前来询问,大家都说:“金某实是积德善人,其它各个典当铺,都是出轻入重,只有他家出入公平,估物很宽,限期更远。并且访知老而贫弱的人,还破例免息。又在冬天免寒衣的息,夏天免暑衣的息。年年都是这样。上天保佑善人,所以有吉神保佑。”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3)

  县令听后,大加赞赏:汇报给上司,上司听说后,就表彰了金氏。周氏按曰:典铺本是方便人民的行当,但是其它当铺,竟轻出重入,对平民百姓,分毫不予优惠,不免归入市侩一类。但金某的当铺,不但没有这个趋向,还能格外施仁。这样的好人,难道盗贼抢劫和官方怀疑,就能损坏他的福泽吗?听起来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里折射出金家“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的深刻道理。所以,人,重在善良,贵在德行,美在心灵,尤其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做一个勇敢善良的人,记得感恩,懂得珍惜,善待他人,亦善待自己!人,要活得自在,生得潇洒,人生也就如此简单。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4)

  一个精神层次极高的人,骨子里一定是善良的。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就是黄金。”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内心也越善良,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本性,在对人上他们微笑、喜悦的表情会越多,他们的人生也会活得更快乐。当一个人能足以包容生活的所有不愉快,能专注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也是最善良的人。一个内心充满善良的人,其精神层次一定会很高,他们会为社会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传递着自己的善心。善良是一种本性,但更是一种选择。精神层次高的人,越善良,他们的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优秀,他们的善良也终将会得到别人的敬仰。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5)

  越是精神层次高的人,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更高,也更加善良,因为他们明白,上天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格局也越大,遇到事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利益。米列说:“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亚当斯密说:“以遵从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思想和行为的结合,也是最大的善良”。精神层次高的人,做事绝不会出于欲望和功利,他们没有被其蒙蔽双眼,而是遵从内心,传递善意,是一个充满善良的人。而精神层次低的人,只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做的事情大都是损人利己的,内心更不会充满善良。当我们遇到一个愿意无偿传递正能量的人,请,一定要珍惜!因为这是一个精神层次极高的人,能与他们做朋友,是我们的幸运。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6)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懂得宽容,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7)

  何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不宽恕别人,其实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一个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心。心胸宽广,才能成就事业,才会有平和愉悦的人生!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结悟道之友。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8)

  《周易》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民谚也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行善合于大道,积德去祸得福,对此儒释道莫不认同之。阳德是别人知道你做了好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叫阴德。回报阳德很快的,别人知道你做了好事情,人家赞美你,给你一些物质的回报,或者几句赞美,这样阳德也就这样报完了。如果你想要命里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努力积阴德。要广种福田,不能一味的要求回报。只有种下福田,将来才会有回报甚至会福泽子孙。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9)

  善行终究不是一场美丽的表演,我们要有正确的发心;恶行就算隐藏再深,也瞒不过因果和自己内心。“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今天种下的一切,总会有各自的结果。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德,很多人以为是修养,其实是智慧。善,很多人认为是品格,其实是高明。积德无需人见,冥冥自有天定;行善自有天知,天地间因果循环不爽。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一切都是看你的发心而已,若你行善为了积德,那么此行善无意义。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切从善出发,积德无需人见,请相信“行善自有天知”。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10)

  作者:杨玉珍(上图),生于1960年3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本科,参军时在28军84师宣传队,后到84师医院工作,从部队回地方后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


编辑:晓雯

图文:杨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