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浚县、柘城、武陟、荥阳(县级市)这四个县,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名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河南地名目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南地名目录(河南省的四个县)

河南地名目录

河南,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浚县、柘城、武陟、荥阳(县级市)这四个县,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名字。

浚县

首先,就浚县的“浚”字,存在(jùn)、(xùn)两个读音,表示浚县这个地名时,读(xùn)。浚县属于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约公元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东地带定居,繁衍生息。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浚县处于冀、兖、豫三州的交界处。元朝初期,浚州属中书省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明朝时期,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后改属河南行中书省大名府。清朝时期,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

柘城

其次,就柘城县的“柘”字,读(zhè)这个音。柘城县属于河南省商丘市,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安葬于柘城。夏朝时期,柘城称“株野”,商朝时名“秋地”。周武王建立西周后,柘城县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晋国被一分为三后,柘城县大部分属楚国。秦始皇建立秦朝,以邑自古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至隋朝时定名为“柘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此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柘城还是华夏朱氏、胡氏、陈氏的重要发源地。

武陟

再者,就武陟县的“陟”字,读(zhì)这个音。武陟县属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在该地区置怀县。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割温县、怀县两县地置平皋县(今温县北平皋),属河内郡。公元596年,隋朝,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北宋时期,武陟县属河北西路怀州。明朝时期,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清朝建立后,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86年至今,武陟县隶属焦作市管辖。

荥阳

最后,就县级荥阳市的“荥”字,存在两个读音,读(yíng)时,表示荥经这个地名,在四川省;而读(xíng)时,也表示地名,指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荥阳。对于荥阳这个地区,由历史上的东虢、京、荥阳、成皋、汜水、荥泽、武泰、河阴、广武等县和地区分合演变而成。楚汉争霸时,荥阳更是争夺的中心,刘邦与项羽在这里长期对峙、反复争夺。从西汉到南北朝时期的荥阳,不但是郑州地区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是荥阳的繁荣时期。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