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肺功能正常咳嗽却好不了(15岁女孩因感冒命悬一线)(1)

女孩肺功能正常咳嗽却好不了(15岁女孩因感冒命悬一线)(2)

楚天都市报2月20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田娟)“我一天可以吹7、8个气球了,医生哥哥说如果我每天坚持训练,就能早点出院。”昨日早上,15岁的露露坐在病房上,鼓着腮帮子卖力地吹着气球,不一会,床上就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站在床边的邓苏兰一脸溺爱地看着女儿,心里感到很欣慰:“14天的坚守终于挽救了女儿宝贵的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场普通的感冒瞬间变危重

一场普通的感冒瞬间改变了邓苏兰一家人的生活,邓苏兰回忆起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仿佛梦境一般。39岁的邓苏兰家住武穴,她和丈夫常年在温州打工,她做钟点工,丈夫做装修工,两个孩子在武穴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5岁的大女儿露露今年上高一,考上了当地中学的重点班,小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

邓苏兰说,女儿露露漂亮懂事、品学兼优,令他们觉得很欣慰。每年寒暑假露露都会带着弟弟到温州来,体谅父母的辛苦,她负责了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和家务活,小小年纪就烧得一手好菜。他们生活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很幸福,唯一觉得遗憾的是不能陪在孩子们身边。去年上半年,他们用多年的积蓄贷款在黄冈市买了一套房子,夫妻俩准备明年就回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想到这一切被轻易的打破。

今年1月初,学校放月假,住读的露露回到了爷爷奶奶家,她有点感冒、咳嗽,就去医院挂了吊针,之后又回到了学校继续上学。1月13日,老师打电话回家说,露露脚肿了,不能走路。爷爷奶奶去学校把她接了回来,用土方泡脚,第二天脚消肿了,却发起烧来。16日,露露住进了当地医院治疗,情况却越来越不好,发烧、扁桃体发炎,浑身无力。18日,邓苏兰和丈夫急匆匆地从温州赶了回来,“当时我看她只是浑身无力,跟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还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一切会发生得那么突然。”邓苏兰说,当天晚上,露露吃了点稀饭就睡着了,半夜突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120急救车将露露送到了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

女孩“白肺”多器官功能衰竭

1月20日下午,当李树生主任、房明浩副主任、冉晓医生和邹小静医生看到推进病房的露露时,不禁心头一紧,情况远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露露全身紫绀,已经陷入了昏迷,大量吸氧下氧饱和度只有70%,心率快,血压低,无尿,这也就是重症医学科内最最危险的情况——多器官功能衰竭。

邹小静医生立即给露露进行气管插管准备连接呼吸机治疗,但是气道内涌出大量的淡红色血性痰液,呼吸机完全无法将氧气吹入露露的双肺,床边紧急拍片显示露露的双肺已经全部感染成“白肺”。“氧饱和度低!”“气道压高!”“心率快!”……各种仪器设备的危急报警声不绝于耳,仿佛预示着死亡正一步步走来,徘徊在露露的周围。

露露的双肺功能已经完全丧失,如果不能解决缺氧的问题,她将会在数小时甚至半小时内死亡。这个时候,在场的医务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人工肺”,将露露的静脉血引到体外,人工进行充分氧合后再回输体内,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源源不断进入露露体内,供给各器官利用。

很快,血管通路连接成功,人工肺开始工作。暗黑色的血液缓缓流入人工肺装置,变为饱含氧气的鲜红血液回输到露露体内,露露原来因缺氧而发紫的脸面逐渐变得红润起来。

8名医护人员每天冒险为她翻身

当所有人都在为露露感到庆幸,以为露露即将要迎来重生时。房明浩主任和冉晓医生发现,3天的人工肺治疗下来,露露的双肺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呼吸机只能将很少量的氧气吹入双肺,提示露露大部分肺脏仍然是塌陷的。如果露露的双肺不能恢复功能,意味着无法脱离人工肺,而长时间的人工肺治疗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和高昂的治疗费用,这是露露的父母难以承受的。

“一般情况下,上了人工肺3、4天就会好转,一周内就必须脱离,这样的疾病即使上了人工肺,最后生存下来的患者只有50%左右。”冉晓说,虽然很残酷,但也不得不面对,他艰难地跟守在监护室外的邓苏兰夫妇说明了这一切,夫妻俩痛不欲生的哭泣,并跪在他面前,请求他不惜一切代价救救自己的女儿。

看着露露仍然昏迷的面庞和依旧严重的双肺,面对露露父母痛不欲生的哭泣,所有医护人员心有不甘,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露露的双肺慢慢恢复功能呢?“露露的双肺感染塌陷应该是后背重力区更重一些,我们可以将露露每隔几个小时趴过来,这样俯卧位也许会有转机。”李树生主任和房明浩副主任商量后建议。

俯卧位在平常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中经常用到,但是对于已经上了人工肺的露露来说,异常困难。露露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道:人工肺管道、动脉、中心静脉、气管插管、透析管道等等,这些管路都是露露的生命线,翻身俯卧的时候,稍有不慎,任何管路脱落都会危及露露的生命。但是为了能够不留遗憾,想尽一切办法来抢救露露,熊杰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翻身俯卧位应急预案。

每一次露露的翻身就像一场战斗,4人翻身,2人保护人工肺管路,1人保护气管插管管路,1人保护透析和动脉管路……每一次翻身,精神的高度集中和体力的消耗都让医护团队人员精疲力竭,而这样的程序,每天要做两次。而这些努力没有白费,露露双肺塌陷逐渐好转,呼吸机吹进双肺的气体也逐渐多了一些。

14天的坚守终于出现了奇迹

已经接近农历新年,医院其他部分科室已经陆续开始调班休假,而重症医学科内依旧异常繁忙。露露的病情牵动着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重症医学科专门为露露成立了一个微信群,每时每刻讨论病情的进展。虽然露露的双肺功能有好转的倾向,但是仍然低于医护人员的预期,而这时人工肺上机已经超过了10天,这是已经接近人工肺的寿命极限。所有医护人员的心都悬着,“现在是和死神在赛跑,我们已经穷其所有,最终能不能赢?”

这十多天,对于守在监护室门外的邓苏兰夫妇就如地狱一般,“我们一刻也不敢离开,也无法入睡,只要听见有医生喊患者家属,我们就会跳起来,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邓苏兰说,为了救女儿,他们找亲戚借了40多万,准备把新房子卖掉还债。每次医生谈话,他们都说着同样的话“哪怕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请不要放弃我们的女儿。”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凌晨,正在值夜班的邹小静医生在微信群中发了一段视频,瞬间将大家从睡梦中拉了起来。只见呼吸机显示露露的双肺塌陷恢复已经接近于正常水平,呼吸功能明显好转!露露对呼喊已经有了反应,而这已经是露露连续昏迷,上人工肺的第14天。14天是同济医院人工肺的最长记录,14天的坚守,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转机,当天露露顺利撤离了人工肺和呼吸机。

女孩肺功能正常咳嗽却好不了(15岁女孩因感冒命悬一线)(3)

而露露醒来后也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深呼吸、吹气球……状态一天一天好了起来。一天晚上,冉晓医生值班,露露指着监护仪上的一个英文单词问“哥哥,PULSE是什么意思?” “PULSE就是脉搏和心跳,露露,你看你已经恢复活力了!”。冉晓说,其实所有的医护人员的心里都有这样的感触:感谢露露的坚强,感谢露露父母的坚持,感谢所有同事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