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虹防水上半年营收(东方雨虹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1)

图片来源:中房报图库

东方雨虹的规模在防水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但也并非一家独大。近年来,科顺股份、卓宝、三棵树防水、北新防水的发展也非常快速。

中房报记者 焦玲玲 北京报道

4月11日晚间,防水龙头东方雨虹(002271.SZ)披露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4月12日开盘,东方雨虹股价高开低走,报收45元/股,跌幅1.32%,最新市值1133.8亿元。

2021年东方雨虹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与2020年的217.3亿元营收相比,一年内增长了102.04亿元。

从营收构成来看,防水仍是东方雨虹的主体业务。分产品来看,2021年东方雨虹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施工、其他收入的营收分别为156.67亿元、98.2亿元、40.28亿元、13.9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为49.06%、30.75%、12.61%、4.37%。

东方雨虹的规模在防水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但也并非一家独大。近年来,科顺股份、卓宝、三棵树防水、北新防水的发展也非常快速,其中科顺股份提出2022年要实现营业收入百亿元的目标。根据北新建材2021年年报显示,北新建材并表防水业务营业收入38.71亿元。

受营业规模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2021年东方雨虹毛利率下滑严重。报告期内,东方雨虹实现营业成本22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16%,毛利率30.53%,较上年同期下降6.51%。

从东方雨虹近年毛利率走势看,2017年~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37.73%、34.59%、35.75%、37.04%、30.53%,对比来看2021年已是五年来的新低。

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东方雨虹通过多次提价缓解成本压力。从2021年2月份开始截至目前,东方雨虹至少5次上调价格,其中主要产品包括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聚氨酯涂料、水性涂料、沥青涂料等。除水性涂料每次提价在20%左右,其余产品每次涨幅均在10%~15%。以沥青卷材为例,历次调价后累计涨幅至少达到去年初的68%,水性涂料涨幅至少是100%。

在下游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和行业波动风险影响下,报告期内,东方雨虹应收账款规模达87.64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3.65%。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方雨虹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余额合计125.58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与合同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合计10.92亿元。东方雨虹3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实施“对到期应收账款实行零容忍”。

对于2022年的经营计划,东方雨虹表示将加大非房业务开拓,在高铁、轨道、工业建筑、文教卫等各类非房领域升级产品体系及营销模式,提升市场占有率;继续升级和优化房地产市场营销工作,向央企、国企地产及优质民营地产龙头倾斜。

4月11日,在2021年报发布的同时,东方雨虹还发布公告称,将以自筹资金投资不超过20亿元在武汉市投资建设东方雨虹武汉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及湖北区域总部项目。据统计,东方雨虹2021年内累计发布了14则对外投资公告,涉及金额高达201.8亿元。此外,2022年第一季度已完成对外投资38亿元。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从东方雨虹的财报来看,去年这家公司的各项表现都比较优异,在建材行业实现了少见的营收和利润大幅双增的好业绩。这主要是和公司的多品类、以产业链建设来有效控制成本、重视渠道建设、多点布局以接近市场等一系列战略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关,让东方雨虹成为防水建材供应与施工行业的独具优势的品牌。

目前防水渗漏已成为房屋投诉中最大的风险点,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一家房企成本采购负责人表示,目前防水材料价格已处于低位,品牌不强的企业只能用更低的价格进入房地产工程项目,加上不够先进的生产能力和工艺,因此,低价格对产品质量会带来风险,所以防水作为隐蔽工程,品牌还是比较重要的。

京津冀区域一家房企的原招采总监认为,只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施工按照施工工艺,不偷工减料,对于常规的民用建筑防水,一般品牌企业均可以;对于一些特殊的防水,比如超大屋面、地下工程或者一些成套的防水技术体系,或者是从便利施工、简化工艺的新防水技术来讲,大品牌的企业可能优势更大。

“普通民用建筑出现渗漏水问题,一方面是设计的工艺做法有缺陷,二是施工时因客观条件施工工艺有缺陷,主要是这两方面造成的。纯粹由于防水材料本身缺陷造成的防水渗漏,个人感觉并不多。”上述招采总监补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