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新学期已经开学一个月了,同学们也将迎来月考,这次我们总结了初中物理上学期月考部分知识点供大家学习,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初二物理部分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1)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

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

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2)

1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3.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露珠等)

1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3)

1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三、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如测硬币直径,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初三物理部分

1

内能部分

一、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4)

扩散现象说明:

①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 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5)

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前存在引力。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6)

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和区别: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是内能的变化量。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们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cm(t-t0),Q=cm(t0-t)

四、热机

1.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装置。

2.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如下:

依次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7)

五、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2.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为热值)。

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自然界中常见的能量:核能,风能,海洋温差能,水能,太阳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机械能,化学能,生物质能等。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2

电学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8)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带电体应是导体,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4)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9)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7.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8.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9.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温度和湿度)下可相互转化。

二、电流和电路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意: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到负极。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

(2)电路闭合(通路)。

4.电路的组成:

① 电源:提供电的器件。

② 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 导线:输送电能。

三种电路:

① 通路:接通的电路,也叫回路。

② 开路:断开的电路,也叫断路。

③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10)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2.并联: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从正极流出,回到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些用电器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的强弱

意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2.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3.电流表的使用: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如果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向左偏。

③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被烧坏。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在不确定电流大小时,可用大测量试触法。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 I2

六、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 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 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4.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5.电压表的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6.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七、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每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和。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11)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12)

八、电阻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符号:Ω。

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初中物理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月考知识点总结(13)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

①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② 保护电路。

注意:

①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 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