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港规划开始公示了

黄陂,有机场,有铁路,缺的只是一个港口,原以为武湖沙口港建成以后,大黄陂的交通就完满团圆了,但最新的武汉港规划显示,在9个主要港区中,沿江的黄陂却没有被纳入。

这9个港区,分别为江夏港区、经开港区、主城港区、青山港区、阳逻港区、林四房港区、白浒山港区、蔡甸港区和东西湖港区,各港区包括的港口和作业区如下:

经开港区主要包括水洪口、邓南、大咀、纱帽、沌口作业区。

江夏港区主要包括双窑、金水、金江、金口、横堤作业区。

青山港区主要包括武石化、武钢作业区。

白浒山港区主要包括化工新城、花山、白浒山、左岭作业区。

阳逻港区规划自上而下形成集装箱泊位区、临港工业区、集装箱泊位区。

林四房港区主要包括龙口作业区和四房湾作业区。

东西湖港区主要包括刘家台、青锋、舵落口等作业区。

蔡甸港区主要包括龙家台作业区。

主城港区主要以三环线以内区域以客运港点、支持系统码头为主。

按此划分,就算沙口的武湖港建成,也只能算是阳逻港区的一部分吧(按照武汉新港规划,未来在武湖沙口将建设一个和现在阳逻港差不多大小的港口,当然阳逻港会继续升级)

武汉工业港最新规划(武汉港九个港区里没有黄陂)(1)

黄陂,是如何丧失水运优势的?

在解放之前,黄陂的水运是相当发达的,顺着府河可以抵达孝感和汉口龙王庙,沿着滠水能到大悟县和汉口集家嘴,即使是今天已经干涸成小水沟的界河,当年也是北部人民进出汉口的最便捷交通方式(沿界河南下,抵达天河镇的童家湖后转府河进入汉口)。

当年的武湖和长江相连(黄陂六指和新洲仓埠可以坐船到汉口),后湖和府河相连,昔日的黄陂南部其实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很像,坐船比坐车更为方便。

武汉工业港最新规划(武汉港九个港区里没有黄陂)(2)

没有水运功能的滠水河,每年汛期才有这么多水

今天,黄陂的水运不能说没有,但在国民经济和在交通方式里所占比率已经微不足道了。

原因或许有两个,一是建国后各种水利枢纽的修建,导致黄陂的三大河,府河、界河和滠水河流量锐减,虽然下游不再受洪水的困扰,但同时也让这三条河流丧失了水运功能,第二则是黄陂沿江地带被武汉市划走(谌家矶地区等),如今的黄陂只剩下武湖临江,但可惜的是,天兴洲将长江一分为二,此处长江的主航道位于天兴洲和青山区之间,武湖面对的河道基本没有轮船通过。

武汉工业港最新规划(武汉港九个港区里没有黄陂)(3)

曾经,武湖差点和天兴洲连在一起

解放初期,曾有专家建议将天兴洲和武湖谌家矶之间的河道填平(此处的河道很浅,已经丧失了通航的功能),好处有二,一是让江北地区和江南地区离得更近,第二能给武汉市增加更多的土地(当时在长江上修桥还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河道填平以后,青山到汉口就非常近了)。

如果当时真的这么干了,现在武汉的格局肯定会有很大不同,武湖谌家矶和天兴洲连成了一片,想想都觉得激动,著名的三环内大农村,洪山区天兴洲乡肯定高楼林立,武湖和谌家矶也应该很早就已经开发,长江新区早30年就已经建成了。

现在填平河道肯定是不可能了,环保和防汛都通不过。

武汉工业港最新规划(武汉港九个港区里没有黄陂)(4)

黄陂,或许不再沿江

各位切莫小看了港口的作用,相对于飞机铁路和公路,水运的成本最低,适合于大批量物品的运输(比如汽车粮食等),武汉经开为啥放在沌口,武汉通用为啥放在江夏金口,有港口就是其最大优势之一。

有网友说,黄陂可以疏浚此处的河道,挖深点就可以通航了,自然就可以在谌家矶和五通口建港口,想法很好,但因为天兴洲和青山之间的航道并不拥挤,花几十亿挖个新的河道出来没啥意义

看来,沙口的武湖港将是黄陂唯一的一个长江港口了(沙口处能修港口,是因为天兴洲没有延伸到沙口附近的江面),但未来也会离开黄陂,成为长江新区的一部分。

这样一看,未来的黄陂将不再沿江了吗?想到这点,小编不禁大吃一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