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症引起心脏早搏:焦虑是抑郁躁狂(1)

焦虑只是不是病,但是被弗洛伊德定义成焦虑症,完全误导了人类社会,耽误人真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果人去精神病院,通常是不会有纯粹的焦虑症,不是伴随着抑郁,就是和某些生理异常有关,比如肠胃、心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症状。

西方焦虑的来源是弗洛伊德观察到人分离时会出现一些症状,也就是分离焦虑。随着西方精神医学不断地肿大,越来越多的找不到生理病变的异常症状都归结于焦虑症。划分的标准就是只要人紧张、恐惧、着急、怀疑、坐不住、肠胃疼痛、出汗、心悸、高心率的濒死感,等等。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被当作焦虑症治疗。只是治疗的时间越久,人的症状会越出越多,症状也越来越严重,人自然会被贴上更多疾病标签,吃更多的药物。

为什么会出现焦虑症越治越严重的情况呢?根本原因就是焦虑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激素失衡失控开始的症状。如果不解决激素失衡,人体一定会出现各种疾患,从大脑神经系统到人体其它各个系统。人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哪个系统薄弱,哪个系统就会先出现异常症状。

根据激素平衡理论(《积极调整心态:由激素平衡达成生命和谐》,张晓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健康的人体状态总是在激素平衡和失衡的动态平衡中。唾液、眼泪等是调节人体激素平衡最重要的本能方法。当人体激素失衡开始失控时,意味着唾液分泌不足。人的体验就是“干”,咽干、肤干、泪干,等等。焦虑就是最典型的咽干。普通人最常见的眼干体验是重感冒时咽部火烧火燎的。

唾液并非是简单喝水就可以产生的,而是通过血液中的营养通过唾液分泌器官产生的。如果人血液中的营养不够,唾液分泌器官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唾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激素,人就会产生焦虑。人偶尔焦虑是正常的,但是无法摆脱焦虑的原因则是大脑内部激素平衡调节中枢失功。失功的原因则是神经系统缺营养。

当神经系统缺营养时,大脑会分泌激素刺激消化系统生产营养,刺激心血管系统输送营养给大脑。所以大脑长期缺营养时必然会出现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比如肠胃不舒服、胃酸增多、心率加快到心悸、濒死,等等。因为人的各个系统无法承受大量激素的刺激,所以必然要通过出汗、排尿等方法将多余的激素排出去。

长时间焦虑属于最轻微的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吃各种药物相当于在皮肤癌上涂脂抹粉,暂时掩盖了病患,但是最终会导致病情恶化,失去生命。如果不大量增加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消除导致大脑疲惫的各种负担,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就会逐渐恶化,被贴上失眠障碍、抑郁、躁狂、精分、更年期、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各种疾病标签。当然这些症状并不要命,如果不加以注意,猝死、癌症也会随之而来。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这些症状,会选择自杀彻底逃避痛苦。

消除焦虑,或者说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应该说并不困难。首先一定要改善家庭环境,爱是消除大脑负担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已婚,夫妻要发展爱情,重新建立亲密关系。未婚则要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父母的关系。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

张晓平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