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县域曾被一代君王命名为“江山”,沿用至今。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文化飞地廿八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清漾,钱江源头之一江山港……一处处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江山大地上,熠熠生辉。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江山人生生不息,他们实干拼搏、开拓进取,为了梦想而奋斗着。“崇学” 是江山人的优秀传统,“务实”是江山人的行事作风,“包容”是江山人的胸襟胆略,“创新”是江山人的时代追求。

借2019江山人发展大会召开契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江山市委统战部和江山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神奇的江山” 、“追梦江山人”系列报道,讲述江山的自然风情和江山人的创业创新故事。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1)

人物名片

姓名:徐忠友

曾任职务:《浙江青年报》总编办副主任、编务室主任,《中国企业界》杂志社社长办主任、中国记协《中华新闻报》总编室负责人、《华夏风采》杂志社副社长、《华人英才》杂志总编辑。

著作及荣誉:出版《江山多娇》《五环之梦》《与历史对话》《璀璨群星》《天下浙商》等10多部专著、合著。在《人民日报》、《中华英才》、美国《侨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万字,30多次获全国和地方报刊一二三等奖。

寄语故乡:江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忘却家乡的母亲恩情。有生之年,只想为江山发展做点儿实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结缘《江山报》,压实新闻底子

1957年4月12日,徐忠友出生在凤林镇大悲山村(原为茅坂乡下社村)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兄弟姐妹九人,排行老七。父亲叫徐容书,母亲叫周先知,名字都与书本、知识有关,夫妻俩希望儿子长大后是个知书达理之人。

上小学后,徐忠友十分喜欢读书看报,并爱上写作。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他就在班上办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一次,凤林公社老妈妈宣传队前往“政棠煤矿”慰问演出,途经峡口水库西干渠下社工地时,被大伙儿邀请演上一场。徐忠友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消息稿《老妈妈宣传队来演戏》,寄往江山县广播站,并被采用,这在他幼小心灵里播下了新闻的种子。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2)

徐忠友与原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中国记协原主席邵华泽中将合影

1977年12月,徐忠友高中毕业两年后,被招进江山化肥厂工作。业余时间,他十分爱好写稿。《江山报》复刊后,是徐忠友新闻采写的一个飞跃期。有一次,报社文学版编辑周之航把他请到报社,就小说选题、人物塑造、行文结构等创作方式进行指点;工业版编辑毛岳纯给他点题,向他约稿,并对其采写的《江山化肥厂煤电耗指标夺全国先进水平》《江山化肥厂获化工部红旗单位》等稿件给予肯定,点燃了徐忠友心中的新闻写作之火。之后,在时任江山县委报道组负责人王田良等新闻界前辈的指导下,《请瞧咱厂的合同工》《“门官”袁连根》《一朵美丽的红杜鹃》等一系列新闻稿件,在《浙江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先后共有30多篇次荣获全国和地方报刊一二三等奖。由他执笔的报告文学《静静的子夜》,还得到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陈荒煤的点评,陈老评价说“此文写得很好、很感人”。因此,他曾被《工人日报》《中国化工报》等报刊邀请到北京、桂林、黄山参加新闻研讨会和文学笔会。

圆了记者梦,新闻路上勤耕耘

多年的新闻采写历练后,徐忠友也做起了“记者梦”。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3)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与徐忠友合影

1993年10月初,徐忠友在江山市委报道组看报纸,偶然看到《浙江青年报》上刊登了一则《关于公开招聘编辑、记者的启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用人机制下像这种招聘极少),他二话不说,背了一个大旅行包,急忙赶往杭州。到报社一问,才知报名已经结束,且报名人数达350多人。这可怎么办?徐忠友灵机一动,将自己的新闻作品和获奖证书在编辑部里“摆摊展示”,引来了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观看。

负责招聘工作的报社编委、编辑部主任(后任副总编)邹建中看后对他说:“看了你这些作品,就知道你是块干新闻的料。”于是,邹建中把他带到总编辑王进的办公室里。王总高兴地对他说:“你写了那么多的作品,得了那么多的奖,这里就需要你这样的采编人员。”就这样,在录用名单里,徐忠友是唯一一个没有杭州户口、没有大学文凭、没有经过业务考试被破格录取的“三无”记者。由于工作出色,半年后,徐忠友被提拔为报社总编办副主任;一年后,又被任命为报社编务室主任。

回忆起那段工作经历,徐忠友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形容。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来到杭州应用工程学院(现为浙江科技学院)考察,徐忠友应邀前去采访。谁知去了之后,人山人海,保卫森严,根本无法接近总统,谈何采访?徐忠友环顾四周,急切地寻求帮助。这时,保卫队伍中,身穿便衣的时任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斯大孝的身影映入眼帘。在他多方协调下,徐忠友有幸进入前排队伍,通过翻译与总统对上了话。《赫尔佐克总统笑了》一文成为全国首发新闻。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4)

徐忠友采访中央电视台金牌主持人敬一丹

有着过硬的采写人物、报告文学的功底,在《浙江青年报》期间,他负责采编《文化娱乐》版面,有机会接触到著名作家、歌唱家等许多艺术家,金庸、谢晋、张艺谋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是他的采访对象,受其感染他又做起了“作家梦”。1996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回故乡绍兴参加活动,徐忠友获悉后赶往采访。“零距离”倾听了文学伟人鲁迅的生活点滴。其在年少困难时期顶住生活与社会压力,不向困难低头,不消沉意志,发愤图强,终成文学巨匠的感人故事,让徐忠友深受启发,这与他以后作家道路上拼命写作,奋斗不息密切相关。《大地》《时代潮》《传记文学》等许多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上发表了徐忠友的一大批报告文学。此后,他还加入省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1997年,徐忠友前往北京发展,在《中国企业界》杂志担任社长办主任,后来又到中国记协《中华新闻报》任总编室负责人,并得到时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梦熊热情指导。在京期间,他曾多次参与全国两会、香港回归等许多大型活动采访报道。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多年来,徐忠友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英才》等上百家中外媒体刊发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同时,还出版了《江山多娇》《五环之梦》《与历史对话》《璀璨群星》《天下浙商》等10多部专著、合著,作品字数达500多万字。有的作品被选为学生课外阅读教材,有很多作品则被《人民文摘》《作家文摘》《读者》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政府网、人民网等数十家报刊和网站转载,被有关网站誉为“高影响力作者”。同时,还被《华夏风采》《华人英才》杂志社分别聘为副社长、总编辑。

痴迷于藏书,志建新闻博物馆

“我不抽烟、不贪杯,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藏书。”在采访写作的同时,徐忠友节衣缩食,把大部分的工资和稿费都用在买书上。先是从新华书店买新书,接着是到旧书摊里淘老版本的书,近年来他又向一些藏书家买名家签名书、信札、书法作品。

一次,网上有售范敬宜先生手稿,是先生在辽宁日报当记者期间写作小样,徐忠友义无反顾地参与拍卖,终遂人愿。目前,他家里收藏有鲁迅先生写给胡适的亲笔信真迹,有茅盾、巴金、冰心、郭沫若等近现代大师的题词或签名本、信札和书法作品,还有清代的《京报》《东方杂志》及民国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许多的经典作品,一间书房几乎堆满了书,且很多都是国内的孤本、珍本,因而在国内藏书家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浙江卫视、浙江经视、《中华英才》、《联谊报》、浙江记协网、新浪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其读书、写书、藏书方面的相关情况。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5)

追梦江山徐忠友(追梦江山人⑲徐忠友)(6)

2015年,徐忠友新闻、文学作品暨藏书展和作品研讨会在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浙江传媒学院相继展出、举行,深受观众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中国记协原常务副主席郑梦熊、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等为其题词祝贺。

腹有诗书气自华。几十年来,徐忠友坚持买书、读书、写书和藏书,特别是由于买有些书很花钱,最近5年甚至没买过新衣服,但他还是坚持着,内心很充实。这是为什么呢?徐忠友说:“退休后用这些书保护和传播中国文化,要在老家江山建一个新闻博物馆。因为是读书、写书、藏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还想用书来回报社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江山人民的儿子,只想为家乡发展做点事儿,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是值得的。”徐忠友相告,近期凤凰卫视邀请他作为嘉宾,参与今年香港回归20周年新闻采访(对话金庸);浙江大学邀请他开讲座;知名杂志向他约稿、请他辅导写作……忙得团团转。但他略带东北腔淘气地说:“为新闻工作付出我愿意,因为我就是为新闻而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