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

【本文根据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了各种图表,约6000字,主要记述了公元1096年—公元1148年间的宋金之间的大事,完全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绍兴十年(1140年),6月、闰6月、7月,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中接连击败金兀术(完颜宗弼),金兀术赖以成名的“铁浮图”、“拐子马”被岳家军中的“背嵬军”几乎全歼,随之的朱仙镇之战,金兀术完败。失败后的金兀术,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而正是这句话,却成了“坑杀”岳飞的最为致命的催命符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2)

岳飞与金兀术的中原之战(1140年)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3)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4)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5)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6)

金兀术

完颜宗弼(又称金兀术)(?-1148年11月19日)金朝皇子、名将、开国功臣。女真族。女真名兀术。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海沟河畔。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颜宗弼为人豪放,胆勇过人,猿臂善射,善于用兵。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7)

岳飞&金兀术的成长与战斗史

岳飞和金兀术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生之敌。1130年-1140年,从建康保卫战到中原之战,十年之间前期岳飞和金兀术互有胜负,后期岳飞是全胜金兀术。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岳飞被金兀术一句话给“坑杀”了!

岳飞和金兀术成长与战斗史见下图。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8)

岳飞与金兀术战斗史

(一)前期战斗

天会八年(1130年),岳飞在牛首山设伏,岳家军就地取石,垒筑工事,伏击金兵。牛首山大捷后,乘胜追击,将金兵驱逐过江,收复建康。 岳飞与金兀术的首次较量,岳飞获胜

建炎四年(1130年)8月,金军统帅金兀术与完颜挞懒合兵攻打位于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的重镇楚州(江苏淮安)。9月20日,岳家军开赴承州与金军接战。一月之内三战三捷, 但岳家军因孤旅无援,难以对抗金军主力之众,楚州城于9月25日被金军攻陷。金军陷楚州一个月后,又以号称20万兵力进犯岳飞的防区通州(江苏南通)、泰州(江苏泰州)。11月,岳飞因泰州无险可凭,放弃了泰州城南撤。岳飞与金兀术的第二次较量,金兀术获胜

(二) 后期战斗

绍兴十年(1140年)6月1日,宋廷命三大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岳飞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之衔,分别晋封太保、少师、少保。赵构又命岳家军火速支援顺昌,并表示允许岳飞举兵北伐,收复失地。

岳飞随即挥师北上,在6月、闰6月间,张宪的前军攻下蔡州,牛皋的左军在京西路打败金军,随后挥师东向,与大军会合。张宪、傅选顺利收复颍昌府(河南许昌)。牛皋、徐庆随后和张宪会师,继而收复了陈州。中军统制王贵所部也在闰6月底和7月初接连攻下了郑州西京河南府(洛阳)。

岳飞联络北方民间抗金武装,实施“连结河朔”的策略已有十年,义军首领负责在太行山区和河北、河东等路组织当地忠义民兵,在后方配合岳家军作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金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金兀术得知驻扎在郾城的岳飞兵马不多,用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7月初8,率领金军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金兀术用“铁浮图”、“拐子马”等金军的精锐部队。岳飞令其子岳云率领约八千余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迎战,金兵尸横满野,终于溃败逃走。(——郾城之战) 初10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后,金人不甘失败,7月14日,金兀术率兵攻颍昌。王贵、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颍昌之战中,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败金军。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9)

金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金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双方一次交锋,金军即全军奔溃。

与金兀术的第三次较量,岳飞完胜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0)

岳飞的主要事迹

(1)三次投戎

宣和四年(1122年),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岳飞应募,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不久被擢为偏校。

靖康元年(1126年),相州招募义士。平定军失陷后,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投军。岳母姚氏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为训。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1)

(2)初露峥嵘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2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山东菏泽市南)。岳飞因功迁武翼郎。

建炎元年(1127年)8月,岳飞渡河北上,第四次从军,招抚使张所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

建炎元年12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率毕进等部将进驻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负责保卫北宋皇陵。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岳飞奉命令从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岳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3)转战江淮

建炎四年(1130年)6月,宋廷命令岳飞配合张俊的大军,征讨流窜于宣州(安徽宣城)、湖州一带的叛将戚方。

(4)平定游寇

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15日,通、泰镇抚使岳飞从江阴赶到宜兴,平定游寇李成,招降游寇张用。7月,岳家军的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任命岳飞为统制,驻屯洪州。 10月,宋廷授岳飞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11月,岳家军改号神武副军,岳飞升为都统制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2)

岳家军分为军将部队四级

绍兴二年(1132年),剿除两湖一带的游寇曹成等,杨再兴诚心归降。6月,岳飞因平游寇之功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岳家军屯兵江州(江西九江),守卫长江中游。

(5)六郡归宋

绍兴三年(1133年),宋廷授岳飞镇南军承宣使,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家军改号神武后军,岳飞为统制。随后,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也被拨归岳家军。

绍兴四年(1134年),5月6日,收复郢州。17日,岳飞兵不血刃,收复襄阳。 18日,牛皋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

7月17日,岳飞军攻取邓城。23日收复了唐州州城。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克。

岳飞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

收复襄阳六郡后,岳飞奉诏移屯鄂州,鄂州从此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

(6)名扬洞庭

绍兴五年(1135年),农民军首领杨么又聚集人马占领洞庭湖区,岳飞奉命平叛。岳飞以平杨么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3)

岳家军12军名称

(7)长驱伊洛

绍兴六年(1136年),誓师北伐,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区从此为南宋所控制。

(8)挺进中原

绍兴十年(1140年)5月,金熙宗以撕毁和约,降诏元帅府,下令复取河南、陕西之地。金兀术亲统十万大军,自黎阳(河南浚县)直趋开封。岳飞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并最终包围东京开封。

(9)功亏一篑

绍兴十年(1140年)7月10日左右,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

绍兴十一年12月29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大理寺狱中被杀害。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4)

金兀术主要事迹

(1)随军破辽

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完颜宗弼跟随异母兄弟完颜宗望(金太祖第二子)追击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于鸳鸯泺。

(2)统军伐宋

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随军攻打北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5)

靖康之变

参与靖康之变: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主要指挥者: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1127年6月,任右副元帅。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率军攻打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

(3)搜山检海(金兀术&宋高宗)

天会七年(1129年)11月,金兀术率军渡江,攻下建康,取宋广德军路、湖州(今属浙江省),至临安府(今杭州市)。宋高宗闻临安不守,又奔往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宗弼派精兵四千追袭宋高宗,逼近明州,宋高宗登船逃入海上。宗弼随后率军赶到,取明州城,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温州逃往福州,又入海追击,受到宋海上水军的阻击才退兵。宗弼率军返回临安。

(4)激战黄天荡(金兀术&韩世忠)

天会八年(1130年)二月,宗弼声称搜山检海已毕,带着从江南各地掠夺的大量金银财物沿运河北还,并烧毁临安城。至镇江,遭到宋将韩世忠的阻截。双方相持48天,宗弼仍不能渡江,只好溯江西上,开往建康,行到黄天荡,宋军大败。5月,金军自静安镇(今江苏省南京市)渡江北归,北返时放火焚烧了建康城。

(5)血战富平

天会八年(1130年)秋,金太宗调攻打川陕,完颜宗弼率本部奉调前往。9月,宗辅进兵洛水,以娄室、宗弼为左、右翼督统,并进合击,拉开了富平之战序幕。宋朝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也以刘锡为帅,集结了刘锜、赵哲、吴玠等将领统率的数倍于金兵的大军,以层层包围之势,与金军在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展开决战。最终金军取得了富平之战的胜利。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6)

宋金之战年表

(6)得失和尚原

天会九年(1131年)正月,宗弼成为陕西金军统帅。10月,完颜宗弼率军自陕西取四川,途经和尚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面),遭到扼守和尚原的宋吴玠、吴璘军顽强抵抗,金军溃败,宗弼身中流矢,甚至“剃其须髯而去”,将士死伤大半,这是宗弼从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天会十一年(1133年)十一月,宗弼再次发兵,击败吴璘军,夺取和尚原。

(7)襄阳六郡之战(金兀术 伪齐 & 韩世忠 岳飞)

天会十二年(1134年)金命伪齐刘豫,遣军攻占襄阳府(今属湖北省襄樊市)等六郡。5月-7月,宋命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9月,完颜宗弼与伪齐军联合向两淮地区发动攻势,遭到韩世忠、岳飞军的坚决抗击,金军渡淮北撤。

(8)金兀术出将入相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太宗驾崩,金熙宗即位,立即着手对金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宗弼是辅助熙宗进行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

天会十五年(1137年),完颜宗弼升任右副元帅、封梁王。11月,废“伪齐”政权,将政令收归朝廷,于汴京设行台尚书省。

天眷元年(1138年),领三省事;宗磐、宗隽在朝廷专权,外结左副元帅挞懒,将河南、陕西地割还宋朝。对此,宗弼在朝内支持宗干等人坚决反对。

天眷二年(1139年),金熙宗以谋反罪,诛宗磐、宗隽,解除挞懒兵权。拜宗弼为都元帅,封越国王

天眷三年(1140年),挞懒与宋人交通受赂事发,熙宗命宗弼诛挞懒,加封他为太保,兼领燕京行台尚书省。

天眷三年(1140年),宗弼杀金朝主和派大臣完颜昌等,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柘皋镇等地大败,被迫退守开封。

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利用南宋宰相秦桧除掉大将岳飞等人,迫使南宋称臣,并签定“绍兴和议”,以功进封太傅

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

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7)

宋高宗与岳飞的关系

(一)前期——忽视反感

建元元年(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却得到“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二)中期——亲密信任

建炎四年(1130年)5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去行在越州,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他向朝廷上奏说:“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臣以为贼若渡江,必先二浙,江东、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心。”赵构看了岳飞的奏章,深以为是,并赐予岳飞金带、马鞍等物

绍兴三年(1133年)9月到“行在”临安觐见宋高宗赵构。赵构赐给岳飞铠甲、弓箭等物,及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作为军中张挂的大纛。

绍兴四年(1134年),在岳飞收复六郡的行动中,赵构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否则“虽立奇功,必加尔罚”。

(三)后期——提防倚重

绍兴六年(1136年)9月初,宋廷陆续收到岳飞北伐的捷报,赵构对此态度有些冷淡,说:“岳飞之捷,兵家不无缘饰,宜通书细问。非吝赏典,欲得措置之方尔!”张浚回答说:“飞措置甚大,今已至伊、洛,则太行山一带山寨,必有通谋者,自梁青(兴)之来,彼意甚坚。”

9月,岳飞目疾剧烈发作,廷闻讯后,特派人急驰鄂州为岳飞治疗,方得好转。

绍兴七年(1137年)2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扈从赵构至建康,岳飞的官职也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一日赵构把岳飞召至“寝阁”,向岳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岳飞对朝廷加封的开府仪同三司官衔,虽三诏而不受。 赵构特下“温诏”,岳飞才不得已受之。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8)

岳飞之死

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岳飞,忠君爱国,最终却被迫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未能理解宋高宗的真实想法。从一开始的“迎徽钦二宗”,以及后来的立孝宗为太子等事情,虽然一心为国,但是却未全面考虑宋高宗的处境。

(2)岳飞统兵的地理位置微妙。收复襄阳六郡后,岳飞奉诏移屯鄂州,鄂州从此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加之襄阳六郡,以及商州、河南府等地,较之三国时期的荆州更为强大,已具备割据的实力,况且有西进巴蜀的退路。

(3)自1130年开始的“连接河朔”战略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的格局。但是对于南宋朝廷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的河朔军阀们,作为赵家的宋朝皇帝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4)岳飞性格刚毅正直,绍兴九年(1139年)和议,心中不满的岳飞对朝廷加封的开府仪同三司官衔,虽三诏而不受。 赵构特下“温诏”,岳飞才不得已受之。

(5)对手政治敏感性太强了,金兀术的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直接把岳飞架到火上烤了。在临安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绝对不会想再来一遍“陈桥驿兵变”。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19)

【小知识1】

南宋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张俊:(1086年~1154年 ),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谥号“忠烈”。死后被追封为循王。

韩世忠:(1090年 -1151年),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人 ,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谥号“忠武”。后被追封为蕲王。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谥号“武僖”。死后被追封鄜王。

【小知识2】

古代文臣、武将的最高谥号

文臣——文正(魏征、宋璟、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

武将——忠武诸葛亮、司马师、王猛、高长恭(兰陵王)、尉迟恭、郭子仪、岳飞、韩世忠、常遇春等)

岳飞抗金的故事取什么标题(岳飞)(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