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觉醒年代》,它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电视剧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展现了那个年代有志之士为了救中国所做出的努力。动荡的年代也催生出众多的思想,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从现在看来,以“民主”、“科学”为代表的的新文化运动无疑是成功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在当时,也受到了一批保皇党的强烈反对,这其中就有林纾。在剧中,林纾和辜鸿铭一样,是保皇党的代表人物,以他为首的众多学者,想尽办法打压、反对新思想。在观众看来,他也许是个反面人物。但你知道吗,林纾还是一位大翻译家,为中国近代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纾时代背景(觉醒年代里的林纾居然是一位大翻译家)(1)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林纾是与严复齐名的翻译家。说到严复,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但我想你一定知道这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错,这就是严复的翻译。林纾与严复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年龄相仿,差不多的时间开始从事翻译活动,彼此欣赏,都擅长古文并用古文翻译,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严复主要翻译社会科学著作,林纾主要是翻译小说。林纾翻译著作的数量和读者的数量要远超于严复,但从翻译理论的贡献和建树来看,林纾又不及严复。最有意思的是,严复留过洋,精通外文,而林纾却未走出国门一步,不懂任何一门外语。那么不懂外语的林纾是如何进行翻译的?又有哪些代表性的翻译作品?

林纾时代背景(觉醒年代里的林纾居然是一位大翻译家)(2)

林纾是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据统计,林纾一生翻译的西方小说约有一百八十余种,翻译字数达一千数百万字,数量之多,其他译者无法企及。林纾中年丧偶后,郁郁寡欢。有一日,从法国归来的王寿昌对他说:“吾请与子译一书,子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于蹙额对坐耶?”就这样,算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林纾开始与王寿昌合作。王口译,林笔述,二人合译了法国大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初版于1899年2月。这部小说内容新颖,又经林纾润笔,语言凄婉而有情致,一时之间风靡国内。这一成功,激起了林纾的翻译热情。在任职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后,他以这种与他人合译的方式,开始大量翻译外国小说。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一部分翻译著作:

1901年,《黑奴吁天录》;

1903年,《利俾瑟战血余腥录》;

1905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鬼山狼侠传》;

1906年,《雾中人》;

1907年,《爱国二童子传》;《剑底鸳鸯》;《孝女耐儿传》

1908年,《块肉余生述》;

1915年,《鹰梯小豪杰》; .....................

林纾时代背景(觉醒年代里的林纾居然是一位大翻译家)(3)

虽然林纾没有找到正确的救国道路,在翻译中也宣传了一些错误思想和封建礼教,但不可否认他在西方小说翻译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他也认为只有发展翻译事业,才能“开民智”,才有可能抵抗欧洲列强。也是出于救国之迫切希望,他才立志于“广译东西之书”。通过林纾的翻译,当时的国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列强的凶恶与阴谋,了解西方外情。致敬伟大的学者!

参考资料:《中国译学史》陈福康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