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1)

彭德怀和麦克阿瑟

一个是中国贫苦农民之子, 一个是美国将门望族之后;一个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一个是才华卓越,、久经沙场的美利坚合众国五星上将;一个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个是"联合国军"总司令......就是这样两位声名显赫的巅峰人物,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生死对决。

作为交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两人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也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惨烈之战中,两人风云际会、多次交手过招,并最终引领了战争结局的胜负高下。是的,说到这里,您一定已经猜到,我们本期要跟您聊的,就是朝鲜战争中的彭德怀与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2)

彭德怀

让我们先从两个人之前的辉煌战绩开始说起吧。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幼年时读过两年书,因家贫辍学务农,1916年3月加入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毕业后曾任湘军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跟随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在长达二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上,彭德怀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和长征,身经百战、战功卓著。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3)

彭德怀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进军西北等重大战役,是我军叱咤风云、屡建功勋的著名将领。"一脸威严的表情,很少留下笑容,给人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直烙印。"这就是彭大将军的形象。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4)

麦克阿瑟

与彭德怀相比,麦克阿瑟的成长经历就顺利得多。他出身将门,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1899年考入美国的"将军摇篮"——西点军校,以全校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赴欧洲领兵作战,在与德军的作战中,麦克阿瑟率领的"彩虹师"作战勇敢、屡建奇功,麦克阿瑟也因指挥有方而荣获十字勋章,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陆军准将。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更是平步青云,成为美国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1925年,麦克阿瑟先后出任美国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成为美军最年轻的陆军少将。此后,他担任西太平洋地区盟军陆海空三军司令,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代表美国接受日本投降,并成为战后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这位赫赫有名的美国军事统帅给人的印象,与彭德怀也是极不相同,他总是"叼着一支玉米芯烟嘴,握着一根曲柄手杖,穿着佩戴五星上将银星的开领衬衫",一副桀骜不驯、信心十足的模样。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5)

麦克阿瑟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麦克阿瑟与彭德怀都曾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两人的用兵特点各有千秋。

彭德怀用兵擅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善于各个击破,正面进攻和两翼迂回相结合,断敌后路、多路围歼;以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善打近战、夜战,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此外,彭德怀用兵从不墨守成规,总是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战场、不同的环境而灵活改变战法,尤其是胜不骄,败不馁,在战事顺利时不盲目乐观,在战事不顺利时也不自我贬低,头脑冷静、果断用兵。

麦克阿瑟则不同,他傲视群雄、自信爆棚,领兵作战时善于运用"跳蛙战术",即每前进一个阶段,都以一个基地为目标,作为下一个进程的垫脚石,二战中他把这种"跳蛙战术"几乎贯穿了整个西南太平洋战争的始末,并取得了多次胜利;麦克阿瑟还常常使用"以诈制胜"战术,因势利导,声东击西,以假象牵着对方的鼻子走,对方一旦入瓮,则立即大刀阔斧地夺取攻击目标;麦克阿瑟富有冒险精神,多次以险仗制胜,以出奇制胜,仁川登陆就是他出奇制胜的杰作。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6)

仁川登陆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领美军成功实施了仁川登陆,这场赌博式的作战行动立即改变了朝鲜战局,并迅速将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鸭绿江边。彭德怀就是在此时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了与麦克阿瑟斗智斗勇的巅峰对决。

在麦克阿瑟看来,中国人不敢在建国伊始、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同美国大举较量,因此他几乎没有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主张美国应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朝鲜全境。他向部下宣传说,这次攻势是"最后的攻势",战争将"在两星期内结束",有些部队还可以"回家过圣诞节"。

然而,习惯处于顺境里的麦克阿瑟这次完全失算了,他没有料到的是,这次与他交手的指挥官,是一个久经沙场、指挥若定、具有东方式战略思维的中国将领;这次与他作战的军队,是一支敢于血拼、誓死抵抗、愿意为国家舍生忘死的中国军队。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7)

第一个回合:麦克阿瑟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而中国军队则装备很差,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半个师,彭德怀手中甚至没有海军和空军。

彭德怀确定了先打南朝鲜军、再打美英军的原则,部队分东线和西线齐头并进。10月25日,志愿军第四十军在朝鲜温井地区与南朝鲜军第一师、第六师先头部队遭遇,全歼了敌人的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在西线,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于云山地区歼灭美军开国元勋王牌师——骑兵第一师和南朝鲜军第一师共2046人。在东线,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南朝鲜第三师、首都师共2700余人。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歼灭敌军1.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了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8)

第二个回合:彭德怀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命令部队大踏步后撤20公里,并在沿途丢掉小锹、背包等物品,造成仓皇逃跑的假象。麦克阿瑟被迷惑了,根本摸不清中国的出兵意图,以为"中国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于是,麦克阿瑟集中了美军、英军、土耳其军、南朝鲜军共22万人的兵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全面推进。

而此时彭德怀已指挥9个军30个师共38万余人,于11月25日黄昏,向德川、宁远地区的南朝鲜第七师和第八师发起反攻,打响了入朝作战的第二次战役。彭德怀运用侧翼迂回、大胆穿插、断敌后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集中强兵各个歼灭等多种战术,割断了"联合国军"的东西线联系,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对美军第九军形成了三面包围。麦克阿瑟看到从三所里突围无望,又组织败军企图从龙源里突围,再一次被志愿军阻拦。

此次战役,西线志愿军歼灭南朝鲜第七、八师和土耳其旅大部,给美军二十二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了美骑兵第一师、第二十五师,共歼敌2.3万余人;在东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给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步兵第七师以歼灭性打击,共歼敌13916人。第二次战役一共消灭了"联合国军"3.6万余人,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联合国军"败退到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9)

志愿军

第三个回合:彭德怀集中了志愿军6个军,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与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作战,主动向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组织的"三八线"防御阵地发起进攻,不到一天时间,就全部突破南朝鲜军防线。1951年1月2日,志愿军乘胜全线突破敌人防御纵深15至20公里,将麦克阿瑟的整个战略部署彻底打乱。麦克阿瑟无可奈何,只好于1月2日开始全线撤退。紧接着,美、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又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部突破。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一鼓作气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1月8日,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中朝军队将麦克阿瑟的战线从"三八线"推进到37度线附近,向前共推进了80至110公里,共歼敌1.9万余人。

第四个回合:彭德怀再次果断下令停止追击,决定保存军队实力、减轻后勤运输压力,做好应对艰苦持久战的准备,这使麦克阿瑟企图在志愿军孤军深入后发起第二次仁川登陆的计谋彻底失败。于是,麦克阿瑟只好集中"联合国军"5个军16个师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3万余人发起反攻。彭德怀主动后撤,放弃汉城,采取机动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很快又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第四次战役从1月25日至4月下旬结束,共歼敌7.8万余人。

麦克阿瑟说多少天结束朝鲜战争(34巅峰对决)(10)

彭德怀

经过四个回合的较量,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之间的较量已经胜负自明。最终的结局是,彭德怀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而麦克阿瑟则被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解除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陆军总司令的职务。朝鲜战争结束后,各国军事专家对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较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彭德怀以全新的战略战术给麦克阿瑟等美国将军上了一堂让他们铭刻终生的军事课"。

参考资料:

唐黎标:《巅峰对决——彭德怀与麦克阿瑟》,《档案时空》,2007年第7期

李炳亮:《麦克阿瑟VS彭德怀——抗美援朝: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较量》,《中国故事》,2017年第1期

刘志民:《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较量》,《党史纵横》,2007年第3期

李庆山:《巅峰对决:彭德怀给麦克阿瑟致命一击》,《人物与历史》,2010年第2期

史歌:《较量——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与彭德怀》,《党史纵横》,1992年第5期

王天成:《统帅秘闻:彭德怀与麦克阿瑟怎样"斗心眼"》,《法制博览》,2016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