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字本义是宫殿前两座类似“瞭望塔”的建筑物,在古代只有王室贵族才允许修建“阙”一方面“阙”区分了社会等级,另一方面“阙”则是象征了家族的权力与财富。所以“阙”也雅称为象魏。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1)

北京故宫的三进阙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2)

典型的“阙”形象

所以阙姓,特别是玉林阙姓,无论从姓氏起源、族源来历、人口分布、社会贡献、还是单单从“阙”字深究来说都体现了华夏血缘的价值与意义。

由于两广地区粤语、客家话等的错误读法,阙经常念做“缺”,但其实阙姓的“阙”应读做第三声,(新华字典标注)通声名鹊起的“鹊”,通却是的“却”。

一、阙姓起源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3)

1、阙党邑

出自夏王朝时期,大夫关龙逄的后裔,关龙逄遇难后,其后裔迁入阙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根据史籍《风俗通义》的记载,阙氏承阙党童子之后(又作“厥党童子”),东汉时期,“阙党”之称改为“阙里(这一支为主脉)

2、阙巩国

出自商代诸侯国“阙巩”,以盛产优质铠甲”阙巩之甲“而闻名,此国的王族以及国民以”阙巩“、”阙门“为氏,后简化为单姓阙氏。

《左传·昭公十五年》:“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3、鲜卑族

出自东汉时期,鲜卑部落“阙机”(又作“厥机”)、“阙居”部,首领以大人为称,如:“慕容大人”、“拓跋大人”等,逐渐形成以部落名为姓,如慕容、慕姓。

《三国志·鲜卑传》 ”二十馀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馀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

”素利、弥加、厥机(阙机)皆为大人,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道远初不为边患,其种众多于比能也。其后诸子争立,众离散,诸部大人慕容、拓跋更盛焉。”

4、突厥族

出自隋唐时期,突厥阿史那部。本发祥于甘肃平凉,属大夏政权,故为有夏之苗裔。

西突厥“阙达度”,阿史那氏,隋将,泥撅处罗可汗同母兄弟,汉人向氏所生,隋炀帝诏留突厥羸弱万余口,令阙达度安置于会宁郡。曾令其攻打吐谷浑,使部落致富,炀帝大赏之。

西突厥“阙啜忠节”,阿史那氏,唐将(武周),被唐封为“长安右卫大将军”,“宾国公”,“忠节”为唐所赐名,曾与“王孝杰”一同,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收复“安西都护府”,并镇守于安西。

西突厥“阙律啜”,阿史那氏,唐将,被唐封为“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上书谢曰:“生于荒裔,国乱王薨,更相攻屠。赖天子遣嘉运将兵诛暴拯危,愿得稽首圣颜,以部落附安西,永为外臣。”

后突厥:“阙特勤”,阿史那氏,后突厥左贤王,毗伽可汗同母兄弟,戎马一生,于开元十九卒,唐遣使吊祭,为其刻精像,立祠制碑,现碑文石像均已发掘。

5、满族

出自满族旗籍,满族有阙特氏,据《陕西通志》记载,阙特氏一名女子,嫁入正黄旗,守节至五十岁,于康熙四十三年旌表的记载。

6、其他

东汉末年~永嘉之乱时期,阙氏大规模南渡至荆楚、百越之地,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出现收养、过继、入赘,改姓及羁縻政策,改士归流等融入阙氏。

当今汉族客家民系阙姓是尊关龙逢为血缘始祖,属黄帝颛顼一系。子姓、己姓之后。

黄帝—昌意-颛顼(高阳氏)—老童—陆回—廖叔安(祝融八姓)—董父(豢龙氏)—关龙逢—阙

汉族阙姓与关姓、龙姓、董姓、廖姓、等…都是血缘来历较近的姓氏群体。

二、玉林阙姓族源

主要宗支分布及迁徙路线

迁到玉林的阙氏有两大支始祖,一支是博白县阙姓始祖在明末清初从福建上杭搬到博白;一支是北流的阙姓从广东高州迁移来到北流。

玉林阙姓方言有二,一为客家话,二为粤语。

客家阙姓属文山公(江西吉安城人,北宋徽宗时署理泉州政务携眷入闽,为阙姓入闽之始祖。南宋绍兴时,辞官居龙岩城西门,墓在城北青草盂,呈“铺天盖地”形。阙仲仁曾孙悬慰,在理宗时任朝官。阙姓四代簪缨,乐善好施,德泽岩城,岩人尊称我族为“阙半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悬慰被贾似道诬陷,悬慰与其子八史及家人在岩城惨遭杀戮。56世八史字四十郎,妣周、黄、游氏。黄妣生二子:文福、文政,游氏生三子:文兴、文运、文祥,年幼居丰田岭下而幸免于难。)后裔,与福建、浙江、广东、台湾、马来西亚等地阙姓同宗同源。客家阙姓也是阙姓中的旺支。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4)

三、玉林阙姓人口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5)

据2020年统计,玉林阙姓户籍人口为10050多人,分布在博白、北流、兴业、玉林城区。

入博阙氏始祖阙巨千公,相传是从福建武平县武乡迁入,生五子:法通、法达、法文、法政、法泰。至今总人口12500人,其各分支分别聚居在新田镇鹿调村和马田、百赖、社门以及博白镇大良村,三滩镇白中村,东平镇合江街,龙潭镇那薄村等。外迁人口有居贵州、广东和广西南宁、柳州、玉林、凭祥、防城港、崇左等市区。

新田镇马田分支。马田分支均为玉鼎的裔孙,在鹿调村、社门石羊开基创业。至入博8世佑聪公有3子:永秀、永宣、永琮。其中永秀公后裔分住华元山、新田坡、上万油行、坡塘、新永田、丹庠、沙田垌、凤梧坡等村,人口有1700多人。永宣公裔孙住大田、竹角、上万、新屋、染房、东壁室、万中山、大乐垌、新城、大万田、栋古田、百顺田、黄金田、福田垌、枫树田、百赖蕌墩、调马元山、龙山村、高万垌、社门石羊等村。随后,又有一部分迁马田圩、坡底田、兰湖、吉祥坡、长福田等,计有5600多人。另外,有部分后裔迁龙潭镇那薄村,有部分外迁防城港、凭祥、龙州、贵州省等地,计有2000多人。永琮公后裔迁往兴业县葵阳镇,约200人

博白镇大良村分支。佑明、佑智从新田调马(鹿调)村迁居博白镇大良村的阙屋、旺沙塘、大岭下(三滩白中村)等村居住,现有人口350多人。

新田镇调马(鹿调)分支。此分支是玉昌公、玉泰公的后裔,分住长冲岭嘴、王板田、调马老屋、水路坜等村,有人口1400多人。阙朝二郎后裔分住在塘尾、鱼田、罗肚塘、下坎田、门口坡以及东平镇合江街,有人口1400多人。阙星一郎后裔分住白古塘、社园等村,有人口400多人。

北流阙支系源远流长,北流阙氏开基始祖廷选公系渊源于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增瑞村五世存益公的后裔。廷选公号敦庵,配张氏,生三子(名均轶),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从军,留张氏在青竹山供养父母,随将军宋谈公转战粤、桂,兵乱之后,请假返青竹山,方知十余年来父母辞世,妻张氏携三子沿粤来桂寻夫,由是敦庵公复返桂,沿途寻妻访子未遇,见宋谈公之时悲痛万分,宋谈公引而将亲生长女配之,敦庵公偕宋妣先居于粤之高州,因兵乱改居广西玉林州城,不幸受回禄之灾(即火灾)离玉林州城肇业于北流县城新渡坡地龙翔村(即今北流镇环城村新渡坡),成为北流阙氏家族开基之祖。自廷选公派下至今,绵延已有十二代,兰桂腾芳,枝繁叶茂,如意吉祥。

如今北流阙氏大约有2600多人,主要分布在玉林城区、北流清水口、北流新渡坡、白须村、甘村、河泉村一带。

其中在博白地区、除了刘、朱、庞、冯、黄…等人口大姓为旺姓外、博白阙姓素有小著姓之称。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6)

三、玉林阙姓的社会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以阙锋为代表的阙氏宗亲,以超前意识和敏锐眼光,投身到商品经济大潮中。涌现了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广西森合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广西有一定知名度的效益型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致富后的阙氏家族,积极为家乡办好事实事。近十几年来,在阙氏家族企业老板的带动下,广大阙氏宗亲纷纷捐资共400多万元,先后为抗灾救灾、马东公路修建、各村道硬化、饮水工程、村民文体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改造、马田初中修缮以及连续九年为全广西300多位阙氏优秀学子发放奖助学金、资助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等一大批公益事业。

四,带有“阙”字的诗句

既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迈、也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温婉…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7)

阙姓现状 阙姓不缺广西境内罕见(8)

附:1、浮云低观阙,残漏急章沟——《掖门待漏》(作者:宋庠)

2、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别诸周二首 其二》(作者:陈与义)

3、曩者过洛阳,宫阙侵云起——《步虚四首 其三》(作者:陆游)

4、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望秦川》(作者:李颀)

5、苍翠双阙间,逶迤清滩转——《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作者:李德裕)

6、一枝须折桂,六阙旧旌门——《义门胡生南归》(作者:杨亿)

7、更问如何,自纳败阙——《偈二首 其一》(作者:释显)

8、九天宫阙五云新,共向中间望紫宸——《天宁节口号》(作者:陆佃)

9、自我辞丹阙,惟君到故庐——《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作者:钱起)

10、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酹江月・念奴娇》(作者:仇远)

11、五门环玉垒,双阙封瑶台——《和宾客相国咏雪诗》(作者:无可)

12、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水调歌头》(作者:李曾伯)

13、衮职岂无阙,终当补虞裳——《瓮茧吟》(作者:邓林)

14、 悄似怜、轻去瑶阙——《霓裳中序第一》(作者:尹焕)

15、众真为一笑,黄雾生绛阙——《远游十首 其一》(作者:韩元吉)

16、异时归去黄金阙,留得甘棠岁岁荣——《上知郡宋大卿》(作者:杨杰)

17、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作者:武平一)

18、薪桂岂容留帝阙,幙莲且得近乡城——《答景韦赴调还家见寄》(作者:洪适)

19、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秋思六首 其四》(作者:陆游)

20、去去秋风趋北阙,行行春色满西湖——《送林定国赴秋试》(作者:许及之)

21、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岁暮归南山》(作者:孟浩然)

22、 且尽金尊,遥瞻玉阙——《鹊桥仙》(作者:王庭)

23、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寄昆山李宰觅石》(作者:曾几)

24、龙楼凤阁起霞光,阙下排班待玉皇——《游仙词三十三首 其五》(作者:王镃)

25、天香犹带曳裙霞,银合行参到阙茶——《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韵送熏衣香二贴次韵为谢》(作者:周必大)

26、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对酒行巴陵作》(作者:张说)

27、五门双阙未央城,碧瓦朱甍云雾生——《次韵初入东京二首 其二》(作者:洪适)

28、曳紫腰金满阙庭,被渠唤作集瓜蝇——《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其四》(作者:王迈)

29、 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桂枝香》(作者:赵功可)

30、稍见蓬莱阙,初张云雾图——《次韵三和景仁对雪》(作者:梅尧臣)

31、千古明月句,腹中无一阙——《中秋无月与伸仲饮书斋书呈伸仲》(作者:葛胜仲)

32、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送文畅师北游》(作者:韩愈)

33、晓色临双阙,微臣礼位陪——《谒见日将至双阙》(作者:无名氏)

34、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作者:钱起)

35、阙下经年别,人间两地情——《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书》(作者:杜牧)

36、烟收绿野连青嶂,树阙朱桥映碧潭——《仙游县》(作者:刘克庄)

37、渭分双阙北,山迥五陵东——《题石瓮寺》(作者:马戴)

38、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作者:李白)

39、嵩阳道士早来别,纔承天泽辞玉阙——《赠冯德之道士》(作者:潘阆)

40、憔悴祗今余此老,北阙荐书谁复草——《用晦显谟近出长篇德升尚书遂已赓和輙牵鄙思以继二公之后兼简行之待制》(作者:綦崇礼)

41、粉饰门闱疑省户,云屯观阙想神山——《依韵和工部兄雪五首 其五》(作者:葛胜仲)

42、但余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春感》(作者:陆游)

43、庙堂蜂虿毒,宫阙犬羊膻——《投连泉州显学五十韵》(作者:曹勋)

44、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哭少游学士 其一》(作者:释道潜)

45、风从城阙来,如闻钟漏音——《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 其一》(作者:贺铸)

46、峣阙翚飞河汉傍,钩陈遥认赭袍光——《灯夕寄献内翰虢略公》(作者:钱惟演)

47、黄金宫阙初回望,青草恩袍偶自荣——《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作者:晁补之)

48、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西山静中吟》(作者:施肩吾)

49、相期朝金阙,鹤驭何时征——《赠谢彦翔》(作者:洪迈)

50、帝所银为阙,河滨贝作宫——《奉同邻几咏雪》(作者:刘敞)

51、 方浪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北山移文哨遍・哨遍》(作者:王安中)

52、 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雨中花・夜行船》(作者:京镗)

53、峥嵘六门阙,突兀今在眼——《张全真大资四老堂》(作者:孙觌)

54、他日传柑向双阙,还思曾醉慎江滨——《赠夏倅》(作者:许景衡)

55、不向江湖忘魏阙,故应山泽有儒仙——《题鲁如晦通隠》(作者:张孝祥)

56、恋阙丹心在,临朝清问曾——《挽曾侍郎 其一》(作者:李曾伯)

57、青毡本属吾家,日用何曾欠阙——《偈三十五首 其一》(作者:释祖珍)

58、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寄朱拾遗》(作者:齐己)

59、飞鸾渡口还家后,老鼠梯前到阙时——《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其二》(作者:林亦之)

60、地久□松摧为薪,(项云阙字应是「青」字——《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作者:刘希移(夷)([一]《全唐诗》卷八二))

61、瑶阙琼宫,高枕巫山十二——《惜奴娇》(作者:巫山神女)

62、双凤褰为阙,羣龙俨若仙——《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作者:张九龄)

63、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次邓州界》(作者:韩愈)

64、尘生宫阙雾蒙蒙,万骑龙飞幸越中——《临安自述 其一》(作者:赵期)

65、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作者:林之奇)

66、北使朝京阙,东淮领计台——《往瓜洲护使客回程》(作者:虞俦)

67、鱼关频借问,凤阙想犹扃——《不寝听密钥》(作者:林希逸)

68、凌晨拜胙归天阙,杲日煌煌照上枝——《次韵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其一》(作者:苏颂)

69、区区恋阙心,对酒翻不乐——《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一》(作者:刘才邵)

70、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士特赠笔》(作者:刘子翚)

71、 召节促行龙阙远——《木兰花・玉楼春》(作者:张先)

72、 一片清凉,仙界蕊宫珠阙——《声声慢》(作者:何梦桂)

73、十载江湖上,三从北阙归——《诗挽史魏公 其四》(作者:释宝昙)

74、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禁苑》(作者:韩浩)

75、阙然车马不闻音,行路艰危已备更——《答颜生见寄》(作者:陈师道)

76、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江行无题一百首 七》(作者:钱珝)

77、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作者:韦应物)

78、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作者:韦应物)

79、赤水华池谁法则,白银为阙又堪看——《缘识 其二一》(作者:宋太宗)

80、远来朝凤阙,归去恋元侯——《句》(作者:戴司颜)

81、已喜乘轺归玉阙,尚能骑马过柴门——《胡与几被召访别》(作者:郭祥正)

82、 露寒回绛阙——《谒金门》(作者:赵长卿)

83、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同前第六册第四一四九页)——《茅斋读书》(作者:宋之问)

84、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送崔使君》(作者:贯休)

85、水晶阙冷禁城宽,兰棹夷犹缓归去——《白苹洲新楼曰溪山伟观》(作者:释居简)

86、 未央宫漏水,散异香、龙阙崔嵬——《瑶台第一层》(作者:赵仲御)

87、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赠李中华》(作者:梁锽)

88、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十》(作者:杜甫)

89、砚传百岁玺阙角,笔擅一时锥出囊——《杂兴十首 其六》(作者:陆游)

90、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阙——《二月二日晓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作者:黄庭坚)

91、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毗陵三题 其二》(作者:释居简)

92、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潮》(作者:仇远)

93、江湖怀北阙,鸥鸟恋南枝——《酬别法云彦上人》(作者:贺铸)

94、恋阙江云隔,忆家山月高——《迂拙》(作者:刘黻)

95、可竚促召黄金阙,为贺收功在三杰——《送戴才美郎中出使襄汉》(作者:曹勋)

96、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驾幸太学倡和》(作者:李格非)

97、帝阙开金狄,仙舆下玉京——《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门呈昭文富丞相》(作者:宋庠)

98、远来无物示拳拳,到老生涯尚阙然——《谢余子京骧惠诗 其二》(作者:陈藻)

99、 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着,缓带轻裘——《沁园春》(作者:李曾伯)

100、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对雪》(作者:王禹偁)等…

(素材采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朋友们,你们身边又有哪些稀有姓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