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冬天第四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一个吉日,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应该庆贺。

春节关于冷谚语大全简短(今年春节冷不冷)(1)

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民间有谚:“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之说!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无论是古人的“冬至逢壬数九”,或者是现代的“冬至入九”,民间都把冬至日到来作为参考,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今年春节冷不冷?冬至天气就知晓?咱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留在民间的民谚是怎么预兆的: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这句谚语中的“黑”,所指的是天气不好,阴天雨雪,天空乌云密布,云层黑压压的;“疏”所指天高云淡,云层稀疏,所指天气晴好,没有乌云盖顶之势。

所以这句谚语说的是,冬至这天如果乌云压顶,天空中布满了黑云,有雨雪降落,意味着到了过春节的时候,天气就晴好无云,晴暖天气过大年。反之,如果冬至日到来这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预示着到了接下来过年的时候,会有黑云压顶,雨雪不断。

春节关于冷谚语大全简短(今年春节冷不冷)(2)

民间有谚语:“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这句谚语说的是,冬至日到来是晴天,预示着到了春节前后,雨雪持续不断,下起来没完。也是说出了冬至日天气的好坏,粗略的是接下来过春节天气变化的晴雨表。民间类似的农谚还有:“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仅供参考。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这句谚语说的是,冬至日暖和,预示着接下来的冬春之际,天气会比较冷,有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会一直冷到三月桃花开的时候。如果冬至日天气就寒冷了,明年春暖花开就早早到了,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民间有谚语:“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都说明冬至节气来临,天气的好坏,关乎到后期的天气变化。总之一句话,冬至日天气不好天气冷,后期天气好,暖和得早,反之,冬至日天气好暖和,后期天气不好天气冷。就如同民间谚语说的那样:“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春节关于冷谚语大全简短(今年春节冷不冷)(3)

古人“以冬至逢壬入九”来计算了数九寒天,在古人看来,冬至一阳生的时候,天气不好,冷空气早早到来,天寒地冻,预示着冬来早,春也会来得早。反之,冬至日天气还不冷,仲冬时节天气暖和,预示着今冬有点暖,过春节的时候,会比较冷,倒春寒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综上所述,古人在没有气象卫星的年代,根据生活常识,结合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冬至日为参考,总结出一些气象谚语,辅助人们更好的生产和生活。认为冬至日天气“好”,过年的时候天气就“不好”,倒春寒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增;反之,冬至日天气“不好”,过年的时候天气就比较好,春暖倒春寒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春节关于冷谚语大全简短(今年春节冷不冷)(4)

如今,我们根据气象专家预报分析可以得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延续至冬季,受其影响今冬明春我国气候不确定性增大,雨雪冰冻、旱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农业防灾减灾任务繁重。人们要及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更好地进行生产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