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9日),向快找人求助的,是杭州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周老师,她要寻找失散的小妹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

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杭州小学语文老师给从未谋面的妹妹写了一封信

昨天(1月9日),向快找人求助的,是杭州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周老师,她要寻找失散的小妹妹。

“火车带着妹妹走了,这一走就是38年……”

去年年底的一天早晨,周老师的母亲突然找到她,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说:“你爸想找你的小妹妹了。”

周家三个女儿,周老师排行老大,要找的是老三。

周老师说,那天她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发黄的出生证,上面写着一个时间:“1981年10月26日12时40分”,“这是妹妹的出生日期”。

这段往事,曾是周家的“秘密”,也是隐痛。

小妹出生那天,同病房的一个病友受人之托,说山东一对夫妇想找一个孩子抚养,“这是一户很好的人家。”

山东夫妇上门来看新出生的女婴,为表示谢意,还带着一箱鸡蛋,有一百个。

见了孩子,夫妻俩满心欢喜,当场表态说要当亲生女儿一样待她。

一个星期后,小妹被抱走了。

那年,周老师才6岁,一直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所以她没见过这个小妹妹。

母亲告诉她,小妹妹被送走了,妹妹的样子,跟她长得很像。

“从她出生到现在,快四十年了,我从来不知道这个妹妹的样子。”

周家二女儿,当年四岁,跟随父亲送小妹去了火车站。

时隔多年,她记不得当年临别前,两家人都说了什么话,只依稀记得:一对陌生男女抱走妹妹,她和爸爸看着他们上了一辆绿皮火车,襁褓中的妹妹,脸上盖了一层轻纱。

然后,火车开走了。然后,38年过去了……

当时两家人的对话,是父亲后来讲出来的。

小妹妹的养父曾试探性地问:“以后还走动吗?”

父亲回答:“不走动了。”

很多年过去了,一次介绍领养的中间人,无意告诉了周家父母一个多年前的秘密——

孩子三岁时,曾回过诸暨一趟。

那年,这对山东夫妇抱着老三,悄悄地来到浙江。

他们悄悄守候在周家母亲上下班的路上,让孩子看看亲生母亲的模样……

妹妹,请你原谅我们这么做

周老师给从没见过的妹妹写了封信,她想请求妹妹原谅,也希望能在朋友圈的帮助下,有一天,妹妹能看到。

妹妹

请你原谅我们这么做。

虽然快过去了四十年,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我不知道当时父母亲作出这个决定的心情。到了今天这个年龄,自己做了母亲,我能感同身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一晃38年过去了,我成了老师,二姐当了医生。

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了自己喜欢的家庭,自己喜欢的孩子,过着平凡的生活。

父母依然健在,但是年逾古稀。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

未曾谋面的妹妹,或许你突然知道他们当初的选择,会伤心;或许你到了今天这个年龄,也能理解两个普通人的彷徨和无奈。

其实,他们一直心心念着你,但为了不让你养父母失望,从来不敢来寻找你。

活着活着就老了,家里许多亲人都已经离开人世。

母亲说,当时答应过你养父母,不再跟你联系。但是,到了这个年龄,她很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血浓于水。或许我们的寻找会扰乱你现在的生活,请你原谅我们这么做,父母老了,特别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你。

深深感谢你的养父母对你的养育,真心祝愿你现在和你的家人过得幸福。

我多么希望你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忙碌了一天的生活后,陪孩子在写作业,无意中从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一条消息。

然后,你拨通我的电话,怯怯又欣喜地喊我一声姐姐……

你从未谋面的姐姐

周老师去山东旅游,临行前,母亲突然对她说:“你小妹妹在山东,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周老师说:“父母一天比一天老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时日不多,想最后见这个女儿一面。”周老师说,妈妈至今清楚记得一个女人,她姓孙,是领养妹妹的养母。

“这些年,我们一家人都陆续离开诸暨,在杭州安家了。”周老师说,多年前,介绍领养的中间人也移民海外,从此杳无音讯。“这对山东夫妇或许已经不在山东,或许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或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安家了……”

她说,她也设想过,小妹生活在一个条件很好的家庭,她的成长应该很快乐。“她应该已为人母,有个很幸福的家庭。”

在她内心深处,她总希望,小妹会像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在长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里的安妮,生活丰富多彩、生命美丽多姿,成长与梦想是故事的主题。

今日寻人

周家小女儿

养父母情况:养父,曾是东海舰队的舰长,上世纪80年代初转业到山东烟台公安系统的一个部门工作。养母是随军家属,1950年左右出生。

大概在1981年11月初,在诸暨火车站,周家父亲抱着小女儿和养父母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