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即中小学教学应该减负增效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怎样才能实现减负增效呢?以下是我的做法和体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思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思考(小学英语教学怎样实现减负增效)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思考

“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即中小学教学应该减负增效。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怎样才能实现减负增效呢?以下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

同样的教材,不同教师的解读水平是不同的。要想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教师就必须自我加压,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巧妙设计知识点。

如在教学 What’s in/on...?There are...等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3个盒子,每个盒子分别标有 food/an animal/fruit, 用猜的游戏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类似这种“给”的方式,应该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积极性,在大量的语言输出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潜在的语言机能,让学生在没有束缚的情境中大胆地进行语言交流,从而使得课堂灵动而高效。

众所周知,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对“新知”往往印象深刻,而对“旧知”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如果“新知”与“旧知”有类似之处,学生就更加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就不宜按部就班,而应注意归纳联系点。例如,鲁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的词汇都是动作性的,两个单元的句型也有异同点,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教,让学生先自己归纳跟动作有关的单词,再通过适当的动作表演,让学生乐于回忆。这样,经过知识点的结合运用,大部分学生就会获得清晰的认识和感知,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做主

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经验和能力都尚欠缺的小学生而言,除减少他们的作业负担外,关键是要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实践表明,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并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比较级时(牛津教材第二单元 C 部分),可以改变形式,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比赛拍成照片, 然后用不同的句型操练:Who runs faster than...?Who writes better, xx or xx?Do you jump farther than...?Does xx draw better than...?在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中进行习得,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准确地使用句型。在活动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立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时,可以尝试这样教学:

T:(站在一名女生旁)Excuse me,is that your pen?(问另一名学生)Is this her pen?

S:Yes,it’s her pen.

师板书:It’s her pen. It’s hers.

T:(师指室内的电视机问)Is this our TV?

S:Yes,It’s our TV.

师板书:It’s ours.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总结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练习——

A diary It’s his diary. It’s .

A bag It’s her bag. It’s .

A classroom It’s our classroom. It’s .

A pencil It’s your pencil. It’s .

A desk It’s their desk. It’s .

以上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亲历两种物主代词的转变,从而体现学生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由激趣而增效的目的。

三、学习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

现代教育评价主张从每名学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内在需求出发,将评价渗透到他们各自的学习生活中,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好、更远的目标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我曾经观摩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关于“星期”的单词,执教者在施教过程中非常注重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在呈现这些生词后,为加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记忆,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比赛,每组分别以表示星期的词语命名;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教师就会写出该组星期词的一个字母,然后看哪一组先完成单词。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收获评价信息,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也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分层次设计。比如,每个单元 Let’s talk部分,对后进生而言,仿照书本模式即可;而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在书本的基础上丰厚对话内容。对后进生的作业评价,宜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并尽可能使其形式丰富多彩,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总之,通过差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提高,从而让学生从过多、过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在不断提升作业质量的同时,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张魏魏

编辑:冀春鑫

审核: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