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推文中(一文搞清论文摘要写作:逻辑、类型、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我们对摘要做了具体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它的重要性,即摘要要集整篇论文的精髓,简明扼要地突出重点(如研究发现、研究观点、研究结论等),它既是作者“攻城略地”的首冲要塞,又是作者与编辑进行沟通的桥梁。然而,落实到写作中,即便有意识地向“缩写型”摘要上靠拢,仍出现一些问题。很多作者写出的往往是一种“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摘要。

●常见问题(类型)

我们以“思政实践”这一主题为例,进行如下剖析:

▷空洞说教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1)

如上图所示,从论文篇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中,可以看出此论文将落脚点放在了“协同育人”这一大方向上,其摘要不可谓不简明扼要,但所述内容,自始至终几乎都是口号式的话语,去掉所有水分,读者能体会到的意思无非是——二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结合对协同育人很有意义,至于形成意义/目的的过程(研究框架),促其过程的原因(现实问题)等一概不知。就此摘要,无异于是作者写了一段正确性毋庸置疑的废话。

▷华而不实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2)

又如,《课程思政延伸到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探析》的摘要中,第二句(使用长句)“文章根据分类规划、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虽将研究框架及研究目的(价值)和盘托出,但细细读来,不难发现近乎全是套话,流于表面,不深入、不具体。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指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即基于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什么问题进而展开研究。正是由于问题不聚焦,才导致观点含糊,所交代的研究框架、研究目的都较为笼统(宏观),呈现出华而不实的样态。

▷牵强附会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3)

再如,这篇《智能车辆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探索》的论文,就其题目而言,我们便能体会到“课程思政”涵盖维度之广阔,若按照“大思政”的方针路线,所有课程均应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并行,形成协同效用,以落实“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但问题恰恰在于此篇论文的摘要中并没有明确智能车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指什么,换言之,如果不是智能车辆专业,将其替换成其他专业也同样适用,这反而成了填空题,整个摘要俨如一个固定模板,只需套用就能万无一失。诸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频道,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高度统一”这种万金油式的句式表达毫无新意可言。仅就摘要而言,难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三观不合,非要强融”的不适感,也确有牵强附会(蹭热点)之嫌。

▷夸大其词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4)

再以上图为例,此篇论文的摘要中,使用“普遍缺乏”“严重影响”等词意在强调事态的严峻性,借以突出大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实用性。但于现实问题的提出上仍不具体(诸如哪些教育理念、何种活动形式存在问题并未明确指出),研究背景“传统思政教育理念、模式的影响下”的表述也较为笼统,通篇读来,不免有程度夸大的成分在,而所谓的对应策略的“针对性较强”也未能具体展现(到底是什么策略),这种“悬念”的设置更像是故弄玄虚。

▷去头掐尾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5)

(上图)这篇论文的摘要,仅交代了一个研究框架,既无研究背景也没有呈现现实问题,就其大意几乎是对篇名的复述,这离理想的缩写型摘要相差甚远。另外,像是拼凑式地摘取论文要点,进行牵强组合,导致各语句之间缺少逻辑,影响最终表意效果的摘要也并不少见(此处不截图举例)。

●缩写型摘要的内在逻辑

所谓缩写型摘要,即是对正片论文的缩写,也就是说摘要是一篇(段)“小”论文。如此,则要求摘要要保持完整性、独立性,是能够逻辑自洽的。

缩写型摘所包含的元素无外乎以下几点:

1. 背景带入,背景相当于“药引”,即介入话题的开端。

2. 现实问题,即展开研究时,目前的现实状况(问题/困难),可与背景结合,一并交代。

3. 研究主题/问题,在介绍完研究背景、现实问题之后,表明我们(本论文)所要展开研究的主题/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4. 研究框架(方法/过程/对策),针对研究问题,我们要采取的方法(如量化、质性)或简要交代研究过程或提出研究对策。

5. 研究发现(观点),通过研究之后,我们有什么(新)发现、成果(也可包括一些研究不足)。

6. 研究结论(意义/价值),对研究发现(观点)进一步地推导,预测此研究的意义/价值(理论的、实践的)。

理想状态下,缩写型摘要是要具备以上要素的,但现实写作中,这些要素并非一应俱全,只要总体保持线性式的递推逻辑,就足以自圆其说。我们仍以“思政实践”这一主题为例,进行举例分析:

下图中,这篇《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与实践路径》的论文,其摘要首先明确了“红色文化”(研究主题)的重要性,随后指出了目前具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现实状况)——“红色文化的内容仍极为有限,融入的方式方法也较为传统、刻板,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如何在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合理融入红色文化,之后又交代了研究框架(或说对策)“...明确...结合...讲好...强化...”,最后给出研究观点(或先给出观点后陈述框架)、研究结论。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6)

又如下图,《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内容体系与建设路径》的摘要,作者先交代了研究背景及研究主题(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然后点明了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框架。进而得到研究观点(“研究认为...”),随后又提出了研究对策(“...五个维度进行构建”“...五个方面采取路径和行动策略”)。虽然没有进一步提及(预测)研究意义/价值,但整体表意已然清晰。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7)

再如下图这篇《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其摘要基本具备缩写型摘要的全部要素,作者先点明了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性,然后交代了历史背景,紧接着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被矮化...等问题”,进而又交代了研究过程(框架)——“即结合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坚持...激发...”,最后得出结论(观点)——“引领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向纵深发展”。

sci摘要的正确写法(审稿手记缩写型摘要的常见问题与内在逻辑)(8)

综合以上三篇“双核”论文(摘要),再对缩写型摘要进行总结,我们会发现,其内在即遵从了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大逻辑,也势必要经历一个“起因-经过-发展-结果”的线性推进过程。进而说,缩写型摘要要实现逻辑自洽的首要前提是要问题聚焦,围绕研究主题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向前可补充研究背景、研究主题重要性,向后可延伸研究方法(框架/对策建议),得出研究发现(观点),最终给出研究结论(现实意义或未来预期)。

作者:亓钊(科研写作研究所中文编辑部编辑)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