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杯”非虚构写作大赛文字组三等奖作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里人的欢乐时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里人的欢乐时光(山里人的城市圆梦记)

山里人的欢乐时光

“特写杯”非虚构写作大赛文字组三等奖作品

山里人的城市圆梦记

作者:钟定标

我是70后,出生在粤北山区。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填饱肚子是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事。

1986秋天,因为家贫而辍学。在家里的那段时间,就思考怎样赚钱养家糊口。然而,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的家,要干点什么实在是难。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靠上山砍柴卖换钱。一百斤干柴,挑5公里到镇上,卖1.20元。只要天气晴朗,每天早上和两个小伙伴一起,挑去镇上卖了柴,回家才吃早餐。这样艰苦的日子坚持了三年。我粗略算了一下,除去雨天、过节和农忙,一年大概有200元收入。可是,到过年的时候,买新衣服还发愁,因为钱没了。钱哪去了?仔细一算,家里用钱的地方实在多,买稻种、化肥,还有就是过节加菜,亲戚间有个红白喜事,迎来送往,这都要钱。我算明白了,原来干这么辛苦,竟然没有什么成绩,这三年算是蹉跎了岁月。我说的成绩,就是哪怕添个录音机、手表、自行车也行,那东西毕竟看得见摸得着。看来,这个收入还是太低了。

那时候,村里已经有人去深圳打工,一个月300块钱,这工资,比我一年的成绩还大。我心里是压抑得睡不着觉。母亲鬓发已白,哥哥到了结婚的年龄,因为穷,媒人都不上门。

当务之急,是要走出山外去,想办法找份工作,有了工作,生活就过得好。那是1990年春天,我和老表一起去深圳找机会。到深圳时,发现男生找工作并不容易,招工单位都要未婚女生。没有要求的工厂,像服装厂、鞋厂又都要熟练工。

我是铩羽而归,一颗心总是不平,上天能不能给我个机会,让我有一份工作?幸好,有心人天不负,终于,给我瞅着个机会,交30元学费到县城服装厂学习车缝工。我是刻苦的人,这学习车缝工,跟上山砍柴比,那简直就是野外跟室内的分别,舒服多了。我学得认真、刻苦又听话,指导工几乎教一遍就会。半年时间,我就能把一沓牛仔裤裁片做成一条成品牛仔裤。只是,县城的工资很低,车间主任175元,指导工150元。我出师后,指导工、车间主任都喜欢我。可这么低的工资,根本就留不住我,因为学习期间没有什么钱,家里人有意见,说干了半年没钱拿回家,还不如卖柴。我只能辞职,两个月工资一起领有125元。我想,要是我回家,以后再出来,不知去哪找钱做路费,不如背水一战,再去深圳。就这样“衣不解甲”去了深圳。

其实,那时候年轻,想法单纯,想着在工厂里,每个月只要有事干,工资足以让我过上吃饭有肉的好日子。而且,深圳的工厂宿舍还是楼房,8 人一个房间,内有厕所卫生间,那条件比村长、小学校长的待遇还好,感觉简直在县城做了官一样。虽然,一年只能回家一次,有时候也难免会想家想妈,特别是听到“想要有个家”那首歌的时候,眼泪“刷”一下出来。可一想到来深圳的目的, 就像飞将军出塞,没完成任务之前,怎能班师回朝?就又擦干眼泪,自己告诉自己说: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90年代,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想,倘若当时不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勇气走出山去,估计没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首先,结婚这回事,就像拦路虎把我挡住。我们出去外面漂的人,都年轻,来自五湖四海,很容易产生共鸣,大多数人,都是身边的工友渐渐的变成夫妻。因为大家都曾经过着艰苦的日子,能够出来,如同出笼的小鸟,相当的不容易。所以,在外面有工作的人,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我们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看对了眼,根本不管对方家在哪里,喜欢就在一起。我就是在这样特殊时期,峥嵘的环境下,认识一个姑娘,并且把她变成媳妇的。婚后,出来租房子住,消费渐渐的高了,尤其有了孩子,问题跟着来了。我母亲要帮哥哥带孩子,我的孩子就顾不上。媳妇要带孩子,只能我一个人打工。养一家三口也是挺难的,那是2001年,我月工资1200元,然而,这些钱,交房租水电后,也仅仅够糊口。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越发显得捉襟见肘。我想,每个月工资都花光,万一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没有一点积蓄怎么办?这是很危险的事,也是预料得到的事。

那时候流行说工字不出头,意思是说打工是没出路,不可能发家致富。这是珠三角的人说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适用。要照顾孩子,又要收入增加,那怎么办?我想得睡不着觉。这时候,家乡已经有很多人出来谋生。不过,因为没知识没技术,多数都做泥水工、疏通厕所、下水道修理这些脏的工作。有时候事多,赚的钱比打工多,只是不稳定。我觉得干这行门槛低,也就加入进去,安装了电话,晚上到大街小巷去贴广告,就等着电话来生意了。可是,经常跟厕所、化粪池打交道,那可是又脏又臭,在吃饭时想到干活的事,饭都咽不下。因为这个问题困扰,我受不了,没多久就不干了。接下来怎么办?孩子嗷嗷待哺,媳妇无业养家糊口这担子就我一个人扛。我是有心无力,当时还考虑了很多方案:开小卖部、卖水果、卖青菜甚至卖猪肉都想过。但是,考虑到自己不熟悉,观望了一段时间。期间,我一个亲戚在县城,是工人,下岗后去市场卖猪肉。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吆喝,有人走他猪肉档过,都不敢问人家“是不是买猪肉?”这句话。卖了三天,家里冰箱塞满了一百多斤猪肉,第四天不敢去屠宰场了。他怕卖不完的猪肉,拿回家里没地方塞——冰箱满了。

那时候,家乡这个小县城很多下岗工人,大部分都开黄包车,摩托车。我寻思我也脸皮薄,倘若卖猪肉,卖水果也不好意思招呼客人,最后,回到熟悉的战线,服装。就想到开裁缝店。可是,我不会画图纸啊,怎么办?我去广州中山大学对面的市场考察,发现有裁剪图纸,服装设计的书卖,也就是说,可以自学。我仿佛在悬崖上抓住了一条又粗又长的藤条,攀上高峰,全靠它了。便买了好几本书回来,租好店铺。一切准备就绪,把布料配料采购好,就开始学习裁剪。当然是从裤子开始。一边学一边干,给媳妇做也给自己做,穿着看看,哪里有问题,又继续查书。裤子做好了轮到做衣服。

可我们的服装生意,是先从针织衫开始的,就是短袖T恤。我知道广州市沙井镇风度社区有一个广大布匹市场。都是收到服装厂的剩布来卖的,大多都是一片,一块的,有的只能做一件两件衣服。但是,很便宜,论重量卖,一斤8元,碰上好布,一斤能做两到三件衣服。一件卖20,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如果在工厂上班,你干一天,累死都赚不到50。

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是我知道创业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服务行业,态度很重要,听取顾客意见更重要。

我学习能力很强,那时候已经是2004年,人们穿着比90年代要求要高。女人穿衣服,不要太花哨,要比较暗哑的,不规则的图案。短袖T恤要贴身,特别是身材好的人。有肚腩的,也要遮住,不要太显得肚腩突出,这就非常要有技术性。刚开始我不懂,也想不明白,是一个顾客提醒我说:“你就不能把前幅肚子的地方放大点,后幅的地方放小点吗?这件衣服你前后一样大,穿着身上,肚子绑着,后面又松垮垮,多难看呀。”一句话提醒我,我寻思:顾客说的对啊,西方不就有一种西服裁剪方法叫短寸法吗?西装那么复杂都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这T恤就不能?而且简单得很,就一前一后两片布,为什么不试试看,反正布料成本不高。我就按照估计算出来,前幅肚子的地方加大两寸,这样侧边埋身那条线就不直。同样的道理,后幅也适当的减去两寸。这样的尺寸,做出来就贴身,肚子突出的人,贴身衣服不好看,那就减少点,减一寸吧。这样的线不好看,就好像有的艺术品一样,线条曲折才能达到美的意境。我这么思考,是综合考虑的结果,等到客人来取衣服时,穿着站在镜子前时,肚子的地方不再是紧紧贴着,还有点松,肚腩显得就不那么腆着,而后腰因为减去了尺寸,有点凹进去,此时就比较贴身,不再显得松垮垮,真的比买的好看。顾客非常满意,笑容可掬,我也为自己喝彩。客人当时就多定了三件,说好不容易能买到合身衣服,多做几件,有得调换。

说实话,做生意,比打工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一个顾客,一下子能赚几十块钱,我当时心里那个高兴,真是妙不可言。这个顾客是老师,第二天就带了几个同事来做。

实话说,我的裁缝店生意就是从女装针织衫开始的。顾客都是一个带一个,滚雪球似得。

有一个顾客不但带着同事、闺蜜来,还带丈夫来做西裤。她丈夫是一个经常去裁缝店定做衣服的人,思想比较先进,不喜欢裁缝店做的西裤,他说裁缝店做的西裤,穿着显得太肥太松,尤其是屁股,好像耷拉着的感觉。那些裁缝店,都是有师傅教的,有的是家传,80年代就是做那样的裤子,现在2004年, 时间整整过去20年,裁缝店还是做成那个样子,一点不进步,顾客不嫌弃,简直没天理。移动电话大哥大,都从板砖大变成了眼镜盒那么小。消费价格从一万多降到几千块钱,你一条裤子,一成不变,还涨价了,这怎么行呢。那商店商场服装柜台,都卖休闲裤,前后都像牛仔裤那样,不打折位的。只不过,商场卖的裤子太过贴身,这些人不喜欢,就来找我,顾客一再表示做出来的效果,要比商场的稍微松一点点。

这个老师的丈夫非常想有自己需要的那样,既不耷拉得松垮垮,又不太贴身,终极目标就是,既要好看又要好穿。这,我也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当时就答应下来。

我仔细研究过,把前后的折去掉,抛围原来是加12cm的,现在我减去5cm,我怕达不到人家要求,先给自己做一条试穿。在镜子面前看的时候,颇有牌子货的感觉,好看又舒服。

当初我开裁缝店时,同行都不看好,主要是没有老顾客。那些裁缝店都是开了好多年的,有的还是服装厂设计师傅。可以说,任何一个裁缝店,都比我底蕴深厚。

我这样做生意,采纳顾客的想法,这在其他的裁缝店是不可能的事。其他 裁缝店做裤子,就是西裤,前面打两个折,后面一个折,裤腿肥大,裤脚口的周长30cm。他们不会问顾客有什么要求,更不会答应顾客的要求。我是跟顾客打成一片,顾客说裤脚能不能小点?可以,裤耳能不能加多两个?可以,裤裆能不能不要太深?可以。顾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有好几个顾客问我,能不能拿些比较好的布,贵点无所谓,你这里都是一样的料,我不喜欢,我想做更好的,穿出去有品味。当然可以,我说。我把顾客的意见,当成领导的指示,去拿布的时候,我就找比较好的布。一摸,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有的布还有弹力,纹路也漂亮。我试探性地拿了一些回来。其实,市场上已经有弹力裤子卖,穿上贴身,很好看,尤其是女性,穿着显瘦。我这有弹力布卖,一下子就得到了女顾客认可。我卖50一条,成本多了5元,这样的价格是很实惠的。做出来后,顾客反响很好,贵的裤子比便宜的还要好卖。

我的生意好,难免惹同行嫉妒,其实,这些同行时刻关注着我,知道我的生意兴隆。约我一起去拿货,他们见我拿什么布料,就跟着拿什么布料。这些同行,大概是以为好卖的是布,把我拿过的几个布拿光。回头卖45元一条,我终于明白,他们这样干,就是想把我的顾客拉回去。商场如战场,真的一点不假。有顾客来反映我做贵了5元钱。我只能说,他们的手工没有我精致。看,同行分明就是在排挤我,真应了那句话:同行是敌国。我鄙视同行之余,也没有办法,既然没办法,随它吧。反正质量我是杠杠的。我钻研裁剪技术,以顾客满意为己任,这直接的好处就是,县城里卖手机店、面包店、商场等的员工都来找我做工作服。这些员工是因为公司发的工作服西服西裤太宽松,他们不喜欢穿,来找我做同样颜色的。那段时间生意真好,也真辛苦,我从早上7点起床,就一直干到晚上24点休息,整天在店铺,门口都没出去过。买菜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些都媳妇去。夫妻俩,要干活,还要照顾孩子,干到2009年初,就买了一套120平的房子。

我的创业之路,是挺辛苦的,但跟卖柴比起来,可好太多了,还能照顾到孩子,又顿顿吃上肉,还有钱买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真是自己都没想到。当然,跟人家一个小目标是一个亿我是比不了。像我这样,没学历,没本钱, 从山里出来,白手起家,现在变成城里人。我认为我是成功的,我的成绩,已经是远远超过了那个填饱肚子曾经日思夜想的梦想。

其实,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都过上了好生活,归根结底,还是我国政策好。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日子自然越过越好。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