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仅仅三言两语,便平息了曹操的怒火,还保住了许攸的性命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杜袭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前后,主人公名叫杜袭。原文如下:

柔而不弱的例子:三国成语故事柔而不犯(1)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入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以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乎?”

柔而不弱的例子:三国成语故事柔而不犯(2)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将军许攸在关中地区拥兵自重,时常口出狂言,不肯归顺曹操。曹操大怒,打算出兵征讨。但这一决定遭到众多文武的反对。曹操不但不听,反而将刀横放在膝盖上,让众文武闭嘴。此时,杜袭上前打算劝谏。曹操冷冷地对他说:“我主意已定,你别再提了。”杜袭说道:“如果您的决定是对的,我必将竭尽全力协助您完成此事。但如果您的决定是错的,就算已经决定也一定要改。您又为何不让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柔而不弱的例子:三国成语故事柔而不犯(3)

曹操说:“许攸怠慢我,你说应当怎么处置啊?”杜袭回答:“您认为许攸是怎样的人?”曹操答:“平凡之辈。”杜袭说:“贤人之间能够彼此了解,圣人之间亦是如此。平凡之辈又怎能了解贤人和圣人呢?如今财狼挡道,而您却偏偏要去对付一只狐狸。人们一定会说您避强攻弱,进攻不算勇,后退不算仁。臣听说千钧之弩不会用来射向老鼠,万石之钟不会因为草茎的撞击而发出声音。区区一个许攸,又怎么值得您如此劳心费神呢?”杜袭的这番话,终于让曹操的心情平复,于是厚待许攸,许攸当即表示归顺……杜袭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的性格大都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柔而不弱的例子:三国成语故事柔而不犯(4)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表现杜袭性格的“柔而不犯”,意为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柔而不弱的例子:三国成语故事柔而不犯(5)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中的两个相关人物。杜袭是在建安年间从荆州来到中原投奔曹操的,曾担任过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等职。曹操病逝后,杜袭又先后在曹真和司马懿帐下做过大将军军师。至于文中提到的许攸,并非官渡之战期间归顺曹操的袁绍谋士,而是盘踞关中的一股割据势力。

参考书籍:《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