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1.禁忌:满族人也有禁忌。主要有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如狗皮帽子等。打猎时不打乌鸦、喜鹊 等。
2. 宗教信仰:满族早期信奉萨满教。入关后,又信奉佛教。萨满教同佛教在满族中同祀供奉。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萨满”有男有女,并分家萨满和跳神萨满。
祭祀时主持礼仪的家萨满早已不存在了。跳神治病为业的神巫,在一些偏僻乡村还偶有活动。早在清代就屡有禁令,但屡禁不止。建国后,国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动,但仍有少数人以此为业,骗取钱财。
满族还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树神。崇拜以动物为图腾的鹊神、乌鸦神。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的乡村,每逢年节还烧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顺利。
现在有的满族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人数不多。
3.丧葬: 旧时,满族人对丧事非常重视,家中亲属死后要隆重举行丧礼。丧礼概略为:
(一)“倒头”: 亲人死后先请“吉祥板”,板下支矮凳。待将死者全身洗净穿好“寿衣”后,由孝子抱头、子侄辈托全身抬上“吉祥板”,在死者头前放小桌,供“倒头饭”,插上“打狗棒”,点好“油灯碗”,子女及本家近支平晚辈依次立或跪于“吉祥板”前,“举哀”。门前立“幡杆”,表示死人之家。由于受汉族影响,建国前,满人也有挂“挑钱纸”的。
(二)“报丧”:死者停放完毕,即发“口报条”向亲友“报丧”。用白纸条写清地址、人称、死亡年月日时和“接三”(表示丧事大典开始)日期。亲友接条后即于当日和“接三”前前往吊唁。“接三”时再去“送三”。与此同时,丧主印“讣闻”分送亲友,注明丧家住址。“讣闻”上写明“接三”、“唪经”、“伴宿”、“发引”等项,以便亲友前来吊唁。
(三)丧事经过“起经”、“伴宿”等仪式后,即进行“发引”(出殡)。亲友们按“讣闻”开列时间,于清晨前来送殡。俟吉时到,高举两支“门图”(表示丧家属于哪个旗),八根旗子分开左右,孝子率领全家行礼哭出灵堂,亲友们送“金棺”到大门内,孝子跪在杠前奠酒行三叩礼,丧家长辈向亲友拦送致谢,内眷即坐车送殡。
(四)安葬:大杠到达坟地,按照风水先生订好的时辰安葬。孝子捧过“头锨土”往棺上一洒,举哀,然后全家一起举哀。本族家长下令“掩土”,埋起坟头。坟前摆供,插上纸糊“佛陀”。孝子奠洒,三奠三叩,供奶茶行一叩礼,焚化“佛陀”等,到此礼成。三天后再来上坟,叫“圆坟”。
(五)其他:有七天“烧头七”,“五七”烧伞,60天烧船、桥,100天上坟时,儿、媳、孙及孙媳脱孝“释服”,穿素服2 7个月。此后,死者逝世一周年、三周年办事追祭,在大庙奉经,送库,亲友前来致祭。一周年叫“小祥”,三周年叫“大祥”。
以上丧礼,满族人家都照此进行。因贫富不同,繁简各异。易县满族有“三日圆坟后孝子往各家谢孝”之俗。河北各地满族人家,在清明、中元(七月十五日)、腊月均上坟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腊月三十“烧包袱”。此俗至今仍在各地广泛流行。今天,满族丧礼从简。实行火葬,仍然按时扫墓。
4. 节日 : 满族节日大部分与汉族相同。
主要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但习俗有所差异。
春节:旧时,满族家庭在春节期间要祭祖、祭大。祭祖时,祖宗板上贴“白挂钱”、摆祭品、烧檀香,族长歌颂祖宗功德,家族人长幼依次跪拜。现祭祖之俗已简化,只在年节给祖先烧香摆供致祭。祭天,即在院中竖一高杆,上置锡斗,斗内放猪肠等物,供乌鸦食用。此杆名“索伦杆子”。现“索伦杆子”已非常少见。多数满族家庭在院中竖起灯笼杆子,年三十日至正月十五日(有的地方到正月初六),每到晚上,点燃灯笼,祝愿人寿年丰。 另与汉俗不同之处是,满族家庭“除夕”守岁至半夜,即吃饺子或手扒肉。
端午节:端午节是满汉共同节日,但满族并非纪念屈原,而是祈祷解瘟。农历五月初五,满族家家屋檐及门楣都插上艾蒿,还用红黄彩纸剪成宝胡芦贴在缸上,意在解瘟。
中秋节:与汉族基本相同。 此外,满族也过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腊八、“小年”等节日。
颁金节:源于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分布正名族名为满洲的日子。
5.礼仪
(一)敬 老 满族有敬老重礼之风。清代,遇有新君即位,或重大节庆,有时在全国各地挑选千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京,举行盛大的“千叟宴”,以示国家对老人的尊重。定兴县周家庄村马氏于嘉庆二年 (1797)所立碑文记载,马氏第四世特顺(即马调)曾于嘉庆元年(1796)到北京参加过“千叟宴”,并恩赐为“九品登仕郎”。 民间,敬老之风尤为突出。对长辈,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小辈每隔三大要给长辈请安。问安时,行礼完毕,“皆侍立,不命之坐,不敢坐”。
(二)礼 节
清代满族的礼节繁杂。主要有请安、打干(妇女为蹲安)、靠肩礼和顶头等。晚辈每天早晨起床后、晚睡前,要给长辈请安,媳妇还要给长辈装烟。妇女走亲串友或往娘家赴宴,要向公婆请假,回来后要问安。平时在途中或街市上遇长辈或相识者,要问好、打千。如外出时间较长,途遇长辈要行大礼(叩头), 平辈人互致寒喧。 满族人待客热情并讲礼仪。如有亲朋好友来家拜望,主人会热情接待,并互致问候,敬烟、敬茶,较富裕家还拿糕点、瓜果敬客,并挽留吃饭。 家庭中闲谈或吃饭要请长辈居上坐。要求媳妇既热情又稳重。未出嫁的姑娘则不受约束,较为随便。“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则坐,媳妇则侍之于旁,进盘匝奉栉巾惟谨,如仆媪焉”。
现在,个别地区老年人之间,仍有行请安、靠肩等礼者,年节、长辈寿辰还要行大礼,以示祝贺。农村有的满族家庭依然奉行媳妇对长辈及小姑之礼,不然被耻笑为不懂节,受人非议。
6.饮食: 满族饮食品种繁多,风味独特
(一)主 食 主食最大特点是“粘”。早自清代,满族人就喜欢粘食。取其易存放、耐饥饿、便于游猎和远途征战携带之利。 今河北各地满族家庭,普遍喜欢用粘米面做饽饽、凉糕、切糕、炸糕等食品。 樟椤叶饼: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夏季喜欢用粘米面做“樟椤叶饼”。方法是把粘面和好摊在楞叶上,中间放馅,合上后蒸熟,其味清香。 小饽饽:多在冬季以粘米面制作。饽饽小如鸡蛋,一做几缸几篓,蒸熟后放冷屋冻上,随吃随热。 荷叶饼:易县西陵满族乡满族家庭有农历二月吃“荷叶饼”的习惯。荷叶饼用白面做,为扁圆形,里面放香油、盐,熟后掰开成两片(有一面连在一起)、 裹鸡蛋、肉片、芥菜等,卷成荷叶形,即可食用。荷叶饼在长城以北和遵化县东陵叫“春饼”,其做法与西陵大体相同。
(二)副 食 满族人喜食酸菜。
火锅:以酸菜、粉条、蘑茹、猪肉或其它禽兽之肉做的“火锅”,是满族传统的饮食风味。自清代以来,一直传承不衰。
血肠:满族喜吃猪肉。逢年节杀猪时,都要请客,名曰“吃血肠”。猪血兑上温水放上调料,灌到猪肠里,煮熟即可食用,名为“血肠”。
鹿尾(yer):易县西陵满族乡忠义村、龙里华村、泰和庄村居住的满族,还有一种叫“鹿尾”的特殊食品。其做法是将猪肝切成泥,用煮肉汤加东北大松籽、姜汁、香油、麻酱、鸡蛋等原料调成糊状,灌到猪大肠里,煮熟后即可食用。待客时切成手指厚小块,放到碟里,每碟八块。吃时必剩两块,否则为不敬。
樽(dun)菜:选细嫩白菜心,用线绳捆成拇指粗,捆一节切一节,长约二寸,用开水焯后,摆放好,用小米米汤浇在上面,放酸为止。吃时用水洗净,放入盘内,撒上白糖后食用。其味酸甜可口,又脆又香。
(三)糕 点
萨其玛:满族传统糕点。用面粉、大油、白糖、鲜蛋、麻仁、桂花、果料等制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软硬适度。具有百年历史的保定四美斋糕点铺制作的“萨其玛”,至今盛名不衰。
大八件:易县“大八件”糕点,每种上面都打有红戳。大八件为:萨其玛、馓子、大饽饽、双麻、福寿糕、蜜食、扒拉饼、蓼化。
7.服装: 旗装。清代满族人都以穿旗装为贵为荣。入关前满族男子一般都穿箭袖袍,“窄袖、盘领、缝腋,”“其长中及小腿,取便于骑也”。官员入朝,“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披肩领,即在无领子的旗装上加上披肩大领,以别臣庶。入关后,一般都穿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马蹄袖”旗袍。马蹄袖平时挽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又可御寒。到清嘉庆、道光年间,一般旗人已不再穿箭袖袍,只有满族官员人朝时才穿箭袖袍,平日则着宽襟大袖袍。40年代后逐渐减少、消失,为中山装、便装、西装、时装所代替。 清代,女式旗袍为“服褥裙(围裙), 多以黑紫”,上身穿“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腋缝”。辛亥革命后,女性旗袍宽襟大袖,下摆有绣花纹饰。4 0年代后,逐渐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这种旗袍到60年代初还比较盛行,并作为一种礼服。农村姑娘结婚都穿这种旗袍。发展到现在,旗袍样式有所改进,一般长至膝,下摆无纹饰,在色彩和选料上更为讲究。 满族,喜内着旗袍外套“马褂”。“马褂”有长袖和短袖之分。短袖“马褂”褂短至脐,袖长至肘,便于骑射。满族还喜欢在旗袍外套坎肩。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样式。还有一种勇士坎肩,满族称“巴图鲁”坎肩,左右两肩开扣,穿脱方便。 满族男子喜欢穿套裤。“套裤”只有裤筒,无裤裆。有夹有棉,有皮制也有布制,并有单腿和双腿之分。清代满族人出征或行猎都穿用此裤。至今居住在山区的满族人,上山打猎、砍柴、放牧还都穿皮质套裤,以耐刮耐磨。
8.姓 氏:满族姓氏有670多个。清代,满族人习惯于只出名不冠姓。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曾下令满族人一律冠姓入籍,于是满族老姓逐渐消失,逐步简称或译为汉字姓。据调查,今河北省境内,有的满族人上推三代,还称满族老姓。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满族,共有七个大姓氏,或按满族老姓译为汉字姓,或以本姓的第一音节为姓,其中瓜尔佳氏译姓关,钮祜禄氏译姓郎,爱新觉罗氏译姓赵,完颜氏译姓王,伊尔根觉罗氏译姓赵,章佳氏改姓章,富察氏改姓傅。承德县满杖子乡李氏,原姓萨克达氏,石灰窑乡白氏系瓜尔佳氏。承德市区佟山和两家满族乡、满杖子乡、八家乡的佟姓系佟佳氏。三沟镇壮孤山村刘氏系宁古塔氏。岗满族乡何姓系赫舍里氏,赵姓系伊尔根觉罗氏。六沟镇南房申沟黄氏系乌雅氏。太平乡、十道河乡王氏系完颜氏。围场护围满洲兵丁后裔有佟(佟佳氏)、 白(巴雅拉氏)、 那(那拉氏)、 安(安佳氏)、 张(章佳氏)、 赵(伊尔根觉罗氏)、富(富察氏)、关(瓜尔佳氏)等八大姓。简称或译为汉字姓的还有易县的巴氏、戴氏,定兴县的闻氏,邯郸的叶氏、文氏,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海氏、桂氏、那氏等等。
还有的以先辈名字的头一个音节为姓氏的。定兴县周家庄村的马氏,其始祖伊尔根觉罗马离赛。满惊习俗续家谱时,对长辈称名不称姓。从第四代起,就以其始祖马离赛的马子为姓,现已传15代。 在清代,满族有用数字取名的习惯。该人名字根据出生时其祖父年龄而定。如《直隶易州志》职官姓名中载:“兰翎侍卫头等伯六十一。”今青龙满族张氏保存的地契文书中记载:“正蓝旗满洲佐领四十九。”以数字取名的方式有纪念意义,是满族的传统。建国后这种取名方式已经消失。 (满族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