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对每个在中国成长的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极具意义的,它是我们在法律上第一次正式的定义为“成人”,是我们今后凭努力和拼搏参加的最公平的一次选拔,是我们走入大学奔向远方的起点,是……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1)

又是一年高考在即,看着高三的孩子和家长们因为延迟开学而焦虑,在网课的各种APP中游走。想起了自己18岁,感觉很远又很近,我还记得高考的第一天上午喝豆浆洒在了身上,下午数学太难,在考场差点崩溃,被监考老师安慰……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2)

时代不同,所处大环境和个人的成长都不同,大学时反复读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才渐渐有了自己的体会,感觉这篇小说的脉络结构眉目分明起来。

第一次的不知所云,无法理解;第二次的客观感知,懵懵懂懂;第三次的感同身受,寻找“影子”。


初读——无法理解的恶

记得第一次读完,很多情节都理解不了,也找不到什么共通之处,比较起来还是更喜欢余华的《活着》,这种现实中带点温情的作品。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3)

第一次读的时候,对他前期的作品,诸如《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全无好感,总觉得其中透露出一种血腥的暴力和冷漠的阴骘。当时甚至无法理解他前后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猜测可能是年龄原因。

那时我想,写《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作品时,余华可能就像我们青春期的叛逆一样,想要向整个世界挑战,向所有人宣泄他的不满,甚至更多的时候他比我们一般的小孩表现的更强烈,想要以血腥、自残、暴力等来证明自己的成长,来宣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就如同我们九零后中的那些非主流,把那些鲜血淋漓、青春伤痛成天成天的拍成照片挂在网上,等人欣赏。当时觉得,余华和那些非主流的孩子们,完全是一种心态,只不过是选择了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所以第一次读完这一系列书后,我完全没有记住那些书名,因为他们传递给我同一种感觉——冷漠的夸张的宣泄人间恶的一面。


再读——装在黑袋子里的突然释放

第二次读是在文学课上了解了先锋文学之后,知道了这一代人成长的背景以及他们思想的变化后,再次读了余华这一时期的作品。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4)

当时想要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在心灵严重受创后,甚至说在长期的心理扭曲的成长下,突然有了用文字去宣泄自己感悟到的恶与绝望的机会,他们会如何表现。

就如同一个人长期被装在一只密封的袋子里,口被扎得紧紧的,没有光亮,没有气息,突然有一天口袋打开一点,有了一丝光亮,那个袋子里的人不是为了这一丝光亮而欣喜,而感到光明;相反的,他们感受到的是荒谬、绝望,展现出的也是人性的“迷惘”。

至少我觉得,如果是我长期生活在那种状况下,突然情感被释放,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对现世的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这一次看余华的一系列书,对他先锋文学时期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把握,而其中留给我印象的也不是这本《十八岁出门远行》,而是《现实一种》中因小孩皮皮而引起的两兄弟及其妻子之间互相残害的故事,以及不知道哪本小说中医院里各科医生抢着分一具刚死掉的尸体的情节。

因为这些小说情节中传递出来那种血腥、暴力、阴鸷,似乎让我感受到了作品中人物那种无缘由的对暴力的渴望,甚至说这种对流血、冷漠、仇恨的渴望就是作者内心所极度向往的。

在这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有了一些理解,我感受到这些作品不是一种粗俗的纯粹宣泄,而是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包含了他的真实,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

余华自己解读他先锋时期的作品时也说过,他那时在写作时就像强迫似的,如果没有点血腥暴力,感觉压根写不出东西来。

尽管第二次阅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虽然它极负盛名,却也没有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影响,因为我觉得它并不是最突出的一本。


三读——寻找自己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5)

第三次读就是在需要提交一份作业时。布置过作业后,我甚至没意识到自己读过这本书,看着这个书名,当时还在猜测这或许是一本励志型青春成长小说,是一种对十八岁青春的追忆。

而在读了一些内容后,我意识到我看过这篇。整篇读完,比以前多了一些感同身受,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大学四年独自在外,离家甚远,感觉18岁就像一场无限延长的自我远行

就我自己来说,大一时刚离开家,来到学校,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兴奋、期待,就如同书中的“我”背着父亲准备的红背包,带着父亲温和的嘱托,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的奔跑起来,抱着莫名的兴奋踏向未知的生活,将父母那颗放你出门担惊受怕、坎坷不安的心置之一旁。

从前的人们都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单纯、自由,是你有了梦想,可以为梦想去努力的时期;现在的人们会说,大学就是一座小型的社会,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你会碰见无法理解的事。

一如小说中所说“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

因为不是在家里,没有父母不厌其烦的告诉你“前面有段泥泞路不能走”,所有碰见的人都让你自己摸索,自己走过去,而同时自己也向往着独立的生活,心甘情愿的一路摸黑前行,奔跑向前。

对我来说,离家后走上大学这条小路,就像小说中主人公一出门就看见的柏油马路一样,起伏不止。自己就如同一条置身于汪洋的的小船,高高低低,漂浮前行。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6)

小说中说“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尽管这样我还是一次一次地往高处奔,次次都是没命的奔。” 大学的我们,因为年轻,因为有希望,才能在一次次到达终点,却发现前面还有更远的终点时,有力气,有勇气,向前走去,不去放弃,用力奔跑。

前行的过程中,小说中的“我”以为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而终于搭上汽车,却不知中途会遇见不曾遇见、不能理解的人和事,也不知最后会弄得遍体鳞伤。

虽然我的大学生活没有如此夸张惨淡,但那些莫名的不理解,偶尔的小伤害,还是能让自己变得青一块紫一块。我不知道别人在大学成长多少,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修炼”,在一次次受伤徘徊时成长很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勇气,茁壮成长。

小说中司机、村民等一系列人离去后,只剩“我”和汽车,有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7)

当时读到这里,就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我相信,没有人在青春里不受伤,无论是友情、爱情,总是有那么一刻让你感觉遍体鳞伤,无限悲凉。

这种时刻,全身无力,但却知道自己在下一刻,绝对有力气站起来,这是本能,也是骄傲,因为知道自己是要走下去的,走回去的。

所以说,小说中的“我”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站了起来,钻进驾驶室。书中说“外面风越来越大了,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蓦然回首,你要的一直就在不远处。在我看来,这个温暖的座椅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可以停留养伤的地方,或许是家人,或许是朋友,或许是自己的心,甚至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抱枕。或许这样说很矫情,但在成长的路上受伤时,总需要那么一个休息养伤,重新出发的“座椅”。

背着行囊去远方独自去闯荡(十八岁出门远行)(8)

小说的最后说“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个晴朗温和、阳光美丽的下午,父亲为我整装出行,温和的告诉我“你已经十八岁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是啊,我们的父母放开双手,让我们独自出门远行,我们跌倒过,又爬起来,一路前行。只是我们忘记了父母的叮嘱,他们是让我们认识外面的世界,而不是让我们出门游玩。

所以,不能埋怨父母没有在我们的成长中一路保驾护航,因他们早已叮嘱,是我们自己遗漏了那些信息,尽管如此,还是一路向前。

我的“出门远行”,没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么坎坷惨淡,但却也是一种相似的,被夸张的成长历程。

不一样的十八岁,一样的出门远行,十八岁出门远行,一路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