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水管坏了,往楼下漏水,遇到这种情况,找个修理工修一下就完了。没想到,这样的小事,却在黎巴嫩引发了举国动荡。

如果他们明白中国的古语:得饶人处且饶人,事情就不至于这样。

不过,这事发生在黎巴嫩这样内忧外患的国家,却也不难理解。导演齐德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有人说,这是黎巴嫩版的《一次别离》,以小见大,通过日常小事剖析人性、宗教、信仰等。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

(电影《羞辱》)

想直接看电影的,给我留言。


街区正在进行市政改造工程。

承包这次工程的包工头,是一个逃难到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亚西尔。亚西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临街有一户人家的阳台水管坏了,朝街道漏水。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2)

(包工头亚西尔)

亚西尔去维修水管,但屋主托尼却不让亚西尔进门。为了赶工期,托尼搭了一个梯子,悬空在阳台外修好了管道。但托尼并不领情,他拿起锤子砸烂了管道。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3)

(托尼拿起锤子砸烂了亚希尔修好的管道)

生气的亚西尔骂托尼混蛋。托尼立刻向亚西尔的公司投诉,公司要求亚西尔向托尼道歉,没想到,在道歉的过程中矛盾进一步激化:亚西尔一个黑虎掏心,打断了托尼两根肋骨。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4)

(亚希尔一个黑虎掏心打断托你两根肋骨)

事情诉诸法庭。一审法官驳回了原告托尼的请求,判决亚西尔无罪,但托尼的朋友以及他的基督教教友不服本次判决。

托尼回去后越想越气,烦躁、不爽、辗转难眠,晚上到自己的汽车修理店干活,一不小心受伤的肋骨引发了并发症,而半夜发生这事也惊吓到了怀孕的妻子,妻子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婴,女婴住在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5)

(托尼的女儿早产,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事情闹得更大,托尼提起上诉。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6)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7)

(两波律师唇枪舌战)

此时,事情已经超过了两个当事人的控制。两波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战,不仅引用法律条文,还挖出了两个人的各种隐私。

法庭外,支持亚西尔的巴勒斯坦难民,和支持托尼的黎巴嫩基督徒大打出手,两个人的民事纷争逐渐演变成了国家的动乱。各种电视台,花边小报一哄而上,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8)

(一根水管引发国家的动乱)

亚西尔和托尼两个人的身世被挖出来。

亚西尔是巴勒斯坦难民,从战乱的祖国逃到黎巴嫩,属于少数族群,没有正常的工作,只能以打黑工的形式维持生活。但亚西尔忠实可靠,他在工作上绝不偷工减料,为了建筑安全和工程质量,不惜叫板公司老板。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9)

(木讷老实的巴勒斯坦难民亚希尔)

同时他少言、木讷,不仅不会给人道歉,在法庭上也死活不肯重复对方侮辱他的话。他是个典型的工程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三番五次与托尼产生矛盾呢?

因为,托尼冲他喊“如果沙龙从开始就灭绝你们该多好”。朝巴勒斯坦难民喊这句话,无异于朝犹太人喊“真希望希特勒当年弄死你”,杀伤力可想而知。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0)

(托你侮辱亚希尔)

再来看托尼这边,他满胳膊纹身,以修车为生,虽然脾气不好,但顾家疼老婆。也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劳动者,他为什么要这样侮辱亚西尔?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1)

(修车店老板托尼)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2)

(面对妻子和早产女儿哭泣的托尼)

原来,他少年时期遭受了战乱的迫害,差点死于武装分子的屠杀。长大后,托尼变成了一个狂热的基督徒右翼分子,这个群体的特点就是:坚定支持巴西尔·杰马耶勒,反对巴勒斯坦难民。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3)

(政党领袖巴希尔·杰马耶勒的煽动性演讲)

正是因为内心有心结,加上常年受激进分子蛊惑,托尼从一开始就仇视巴勒斯坦难民亚西尔。

他们两个人的纷争卷起轩然大波,城市里发生各种各样的暴乱,总统也不得不出面了。总统要求两个人和解,结束纷争保持国家稳定,但最终没有实现。

但转机已经悄悄出现:从总统办公室出来,两个人开车回家。亚西尔的车打不着火,托尼虽然已经开走了,又开回来帮他把车修好了,之后亚西尔面对托尼会心一笑……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4)

(两个人的会心一笑)

法庭最后怎么判决?这个故事如何结束?建议大家去看这部电影,想看的给我留言。


一根水管引发国家动乱,这样的故事看着匪夷所思,但在黎巴嫩却也不难理解。

黎巴嫩政党林立、教派构成复杂,国土面积仅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却有100多个党派团体、40多支民兵武装。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5)

做为亚非欧战略要道,黎巴嫩多次被其他强国攻陷占领,更是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两大世界纷争与扩张的缓冲地带之一,也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一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组成、并基本可以相互容忍的国家。

到了近现代,黎巴嫩依然是集民族、信仰、宗教、战争、地缘等多种问题于一身的国家。

早在1975年,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就爆发过长达15年之久的内战。而到了2005年,黎巴嫩又出现了一系列政治高层被刺杀事件,甚至引发了“雪松革命”(这里面还涉及到叙利亚这个国家)。此后,黎巴嫩还陆续经历了“以黎冲突”、“08年内乱”等事件。

内忧外患让这个国家变得异常脆弱,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则加剧了社会裂痕,这样的复杂语境让人们不得不相信:一句脏话就足以引爆这个国家的敏感神经。


这个故事是根据导演齐德·多尔里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6)

(导演齐德·多尔里)

导演齐德·多尔里就是黎巴嫩人,曾在一次与水管工的争吵中,蹦出带歧视性的侮辱词汇。好友善意提示“祸从口出”并让他去道歉,但水管工拒绝了导演的认错,而包工头差点为这件事把水管工开除。亲身经历,让齐德嗅到了电影故事的味道。

电影《羞辱》中,法庭控辩占据了大多数的篇幅,语言暴力是否比肢体暴力更伤人?托尼妻子的早产是否该责怪到辩方……一系列的两难命题,连环珠似的精彩吐出,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一点也不枯燥。

导演齐德曾说,“法庭片就是现代西部片,是一场场更加近距离面对面的拔枪决斗”。甚至于,齐德自己就出生于司法世家,老资格的律师妈妈更是担任了《羞辱》一片的法律顾问角色。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7)

(《羞辱》的联合编剧乔埃尔·图玛)

现实中,让齐德去跟水管工道歉的好友、也即《羞辱》的联合编剧乔埃尔·图玛,来自于跟导演齐德正好对立的宗教家庭。两个人在工作上的默契,以及优秀的电影作品,都证明: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世仇,也没有跨不过的鸿沟,所谓的仇恨不过是因为彼此而将倾听和相互理解的管道关闭所导致。


《羞辱》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提名,从故事设计、节奏掌控、声光效果以及镜头的运动上来看,《羞辱》都是一部上乘之作。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8)

电影看起来并不是典型的“中东片”或“外语片”,而更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影片给人感觉章节工整,丝丝入扣,畅快淋漓,又饶有余味。而更难得的是,大段的台词没有丝毫让人感觉到“说教”或违和,是一部规规矩矩叙事,却不忘“精打细算”地穿插和表达观点的好电影。

之所以有好莱坞气质,是因为导演长期接受美国电影训练。他早年曾是昆汀的助手摄影师,参与过《低俗小说》、《落水狗》和《杀出个黎明》等影片的制作。

这部电影被拿来与2011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201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作对比,同样是以小见大,同样涉及少数族裔,同样通过法庭内外揭露人性、信仰等。这样的对比,可见影迷对该片的赞誉。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19)

(经典电影《一次别离》)

两部电影还有一个共同点:导演都对人性和未来很乐观。可惜现实中的阿拉伯世界依然剑拔弩张,历史积攒下来的领土纷争、宗教纷争和惨痛的战争记忆短时间看不到消解的办法,政治总是令人失望……希望如导演所愿,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体谅,最终能跨越民族之间的仇恨和历史的大悲,去弥合现实的伤痕。

愿世界和平。

中东地区为何总是动荡(一根水管就能引发举国动荡)(20)

(慈世平)

想看这部电影的,给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