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陆芳 发自上海

8月2日,历时9天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今年的上影节是非常特殊的一届,没有开幕红毯,也没有闭幕颁奖晚会。但展映、论坛和大师班等上影节的重要活动,都以各种形式顺利推出了。

这届上影节是国内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大型国际电影节,它的顺利召开为重新出发的电影行业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可以说,这是非常特殊的一届上影节,应该被铭记。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1)

1】史上最临时的一次上影节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通知国内低风险地区的影院可以有序开放,次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宣布将于7月25日开幕。

上影节最受影迷关注的展映活动推出了322部影片,在29家影院进行展映。18日淘票票上线排片表,20日一早8点抢票。

一时间,影迷沸腾了。

钱报记者在上影节期间专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时,他感慨道“今年说出来真的是一把泪”。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2)

“2月就在讨论上影节的准备。以前是6月开,我们2月讨论线下活动展映所有片子的商品库、票务平台测试。上影节是用特殊票纸,这也是上影节仪式感很强的地方。这些工作一般要留3到4个月的准备周期。结果2到6月忽喜忽悲。2月说上海电影节不一定办了;3月说办但不一定在线下了;4月说线下可能性非常大,开始准备;5月份又说不能在线下了。”

他说,根据疫情的报告,组委会也很崩溃,最终决定能办线下就在7月20日前的几天:“我们一直等影院复工的消息,因为这是国家电影局决定的,影院不复工就不能做展映。”

“我们做了两套方案,一套方案是所有电影上优酷做线上展映,第二套方案是只要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定能把展映搞定,最后给了我们7天的时间。7月16日通知影院可以复工,7月20日开预售,正式售票。好在我们做了三届电影节,系统上很成熟没有问题,就是工作量大,而且今年还有特别的入场问题,入场要实名制,30%的限流、验体温、健康码等。工作量比以前大很多。”

“我和团队说,所有人都和我讲,如果全世界的电影节都不能线下,而上海可以,这是多么牛的事情。”

不过,今年上影节的活动数量明显减少、管控严格。线下活动均采用预约制,需提前申报入场申请并经审核。

钱报记者到上海后发现,参加线下活动需要提前在官网或官方APP进行预约,之后还要接受组委会的筛选,每场限制50人入内,甚至30人,最少的只有10人可以入内。进场时,还要经历刷脸、刷码、安检三道关卡,一项不过都不能进场,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针对无法到场的现场观众,上影节还在场外安置了电视或银幕,实时转播会场情况。

创投现场同样如此。项目陈述环节只允许主创人员和评委会成员进入现场,市场嘉宾则被安排在专门的“转播室”,实时了解内场情况。

金爵电影论坛的产业话题论坛以及电影学堂大师班,除了贾樟柯是亲自来上海之外,美国编剧、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法国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与是枝裕和,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等都是通过社交视频平台与观众线上交流。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3)

2】史上最难抢票的一次上影节

本届上影节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每场售票率30%,每个影厅每天放映不超过4场。

因为放映场次大大减少,原本就一票难求的上影节成了史上最难抢的一届。

7月20日上午8点淘票票开票,5分钟售出9.8万张,售罄率达到75%。开票10分钟,售出近10.8万张。开票一小时,出票12.8万张,售罄率达到97%。

虽然展映场次减少,但展映的电影仍然达到了322部,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占232部,在29家电影院共放映1146场,观众多达147502人次。

谁是那些在上影节看电影的幸运儿?

据悉,在购票人群中,上海地区占71.3%,其次为3.4%的杭州,第三为3.0%的北京。20岁至29岁的90后,以占比56.8%,成为观影队伍中的绝对主力。

钱报记者在上影节影迷群中发现,今年的影迷换票依旧热闹非凡。为了让影迷有仪式感,今年还是可以在展映影院取上影节特制的纸制票。

上影节每年的展映票都难抢,但往年一些国产新片片方会专门组织媒体另外放一场。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媒体场也没有了。看不到片子就得参加新闻发布会,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史上最融合的一次上影节

今年的上影节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第一个线上线下混合举办的电影节。

电影放映除了影院展映、露天放映,还有不少在线上展映,论坛也进行线上直播。

此外,今年上影节的电影市场和上视节的电视市场,以国际影视云市场的方式在线上举办。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4)

去年,两大市场总参展商共580家。今年,国际影视云市场的征集虽然很晚公布,但在全球影视行业热烈反响,不到10天,超过700家展商申报参展。其中,海外展商首次突破五成,而且,覆盖五大洲。

一些海外展商在申报时表示:“我们用不着携带展示物料旅途劳顿,云市场功能齐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体现了上影节为展商服务的用心,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在国际影视云市场页面,云展览、云洽谈、云活动、云服务等路径明晰,有“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展、影视后期制作展、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展等五大主题展区。其中“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们,纷纷用线上推送作品参映、设置云展台的方式参与“一带一路”电影周。

4】史上最鼓舞人心的一次上影节

今年的上影节也是疫情后,国内首个电影人聚会的节日。不论是各大电影公司的老总,还是普通影迷,见到之后都会感慨一番,相互鼓鼓劲,停顿了快半年的电影行业终于重新起航。

在上影节的金爵论坛上,猫眼娱乐CEO郑志昊、传奇东方首席执行官刘思汝、新丽电影总裁李宁、英皇电影总经理梁琳和北京聚合影联创始人、总经理讲武生在感慨久别重逢、回顾疫情带来的反思后纷纷表示,不论是国家电影局,还是制片公司、发行公司、院线公司、互联网公司、影院终端公司,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尽快恢复整个电影行业从业者的信心。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5)

在大师班上,贾樟柯,美国编剧、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法国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与是枝裕和,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等名家,纷纷介绍了疫情期间并未停顿创作的经历。

菲律宾著名导演拉夫·迪亚兹在这段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拍摄了一部短片和一部长片。他说:“想抗击疫情吗?那就去拍电影吧。”

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也深有感触:“今年对于每个电影人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象征着希望。”

贾樟柯不仅出席金爵论坛、主讲电影学堂大师班,还携他与日本导演河濑直美联合监制、中国导演鹏飞执导的《又见奈良》参加展映。

他说:“上影节能够成为疫情爆发以来第一个恢复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首先反映了我国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上海国际电影节能够完成筹备、展映等工作,更反映了中国电影人身上的韧劲和行业精神。上影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让我们相互鼓励、坚定信心,大家团结起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在上影节举办的“中国影视之夜”,更似一团火焰,助燃影视行业重启的热情。

这个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承办的直播活动,采用“佳作推荐人 优秀影视作品”的形式,把一部部尚未露面的影视新作推到了大众眼前,而成为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官方入选片的中国影片剧组,也纷纷从各地赶来。

在上影节上宣布片单,一直是很多电影公司的传统。

今年在上影节上,迎接建党百年的《一九二一》,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等,反映李大钊、陈望道等人物的《革命者》、《陈望道》等,以及将镜头伸向抗疫战场的《火神山》、《中国医生》等一大批影片,纷纷被各电影机构人士在交流时公之于众。

中影总经理、华夏董事长傅若清告诉大家,疫情期间一直在抓紧创作,如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以及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影片,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四部影片,以武汉人民抗疫为题材的影片,一系列纪念建党一百年的影片等,都没有停顿。

上影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为应对疫情,今年3月上影集团发起成立十亿元纾困基金,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我们没有浪费时间,用三个月完成了上影 ‘十四五’发展规划。电影节期间,发布25部影视作品项目,其中有12部是故事片。”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疫情没有让我们停顿,反而给了我们创作的准备、打磨和筹划时间。”

阅文集团和腾讯影业的首席执行官程武也指出:“疫情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积淀和练内功的机会。”

此外,今年上影节上,大鹏导演的《吉祥如意》,鹏飞导演的《又见奈良》和黄渤监制的《风平浪静》都获得了好口碑,为电影顺利上映开了个好头。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6)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7)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8)

最特殊的一届上影节结束了,今天《八佰》宣布8月21日上映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一切,都越来越好。中国电影,加油。

上影节展映电影(7天搞定展映14万人次观影)(9)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