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的劳动故事(您的故事我们记得)(1)

廖俊波离开我们五年了,但他的故事仍在神州大地上传唱。为深入学习贯彻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学习廖俊波 建功新时代”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沿着榜样足迹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由福建省文联指导,福建省作协、南平市委宣传部和政和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传承‘樵夫’志 逐梦再出发——学习时代楷模廖俊波”全国诗歌散文征集活动,活动从3月初开始,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来稿,作者中有许多来自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会员,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

爱携烈火淬炼时

——我的学生廖俊波

廖俊波,像一块钢,平和,从不抢眼;但响当当,独特,坚韧敏锐。

“偶尔露峥嵘”

他话不多,为人低调,肯动脑筋。在高中时,虽然不是班干部,他却常常把班级的事当自己的事,时不时会冒出一些新想法,也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有一次(应该是高二时),学校安排星期四下午劳动课到农场种树,每班种三十多棵,班级要准备十几把锄头,八九挑尿桶,十几担肥料,劳动委员按组作了常规安排,因为别班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便同意照此实行。可是到了傍晚,廖俊波和黄德建、叶俊华几个同学又来找我。他们推推搡搡一阵,廖俊波站到前面来,略显几分羞涩地说:“我们和他们不同……”意思是,班上乡下同学多,拿不出尿桶,却能拿得出、用得好锄头(当时寄宿生都带有工具),城关同学较少,农技差,却容易提供尿桶、畚箕,认为按类型分工更好:一是乡下同学把农家好锄头拿出来,由他们包挖全班所有的树坑;二是劳动委员率领几个乡下同学和部分城关同学栽树;三是由副班长和大部分城关同学提供畚箕运送肥料施肥;四是让班长带领城关的另一部分同学准备尿桶负责浇水,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他打破了思维定势,让人眼前一亮,于是我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这次劳动课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参加工作后,他依旧携一份赤子之爱,融入社会的大熔炉……

处处是决战

2006年6月闽北暴雨肆虐,我遵照省教育厅的安排去甘肃考察。出门不久就被困住——建瓯铁轨被冲毁!我只好从建阳去邵武转45次特快去福州。

当时廖俊波在邵武市当副市长。

傍晚,我在火车站旁与朋友寒暄,朋友告诉我:“廖市长分管救灾,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随即就给廖俊波打了电话,廖俊波一听到我在邵武,百忙之中抽空跟我见面,这也是我师生分别二十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只见他身穿雨衣,脚蹬高筒雨靴,笑着走到我面前:“老师来了,我是一定要到的。”在窗外的风声雨声之中,他以茶代酒敬了我一杯,然后说:“现在邵武情况很不好,有几个乡镇灾情特别严重,我得马上去看看。对不起,杨老师,我要先走了,再见。”说完,匆匆忙忙地离我而去,相见的前后没超过二十分钟。

大约在2012年4月,南平市高三指导组工作会议在政和召开,当时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他一听说我来政和,立刻到如家宾馆看我。见面时问寒又问暖,问身体,问工作,问生活,具体而深入,一会儿,他又是“老师,对不起,今晚武夷山有个重要项目要谈,我要亲自到场,得马上走。”说完,又是匆匆忙忙离我而去,前后还是没超过二十分钟。

听人说,他是一直都这样踏踏实实做事;在南平,它东奔西忙,一直都在披荆斩棘。

始终不忘本

2008年廖俊波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在老师和同学心中,正处级是相当大的“官”。

有一天我接到廖俊波的电话,说是晚上班上同学聚会,请我参加。多年没见,这次聚会办得很认真、很兴奋。廖俊波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把朋友间的秘密活动、同学间的奇特绰号……如数家珍般地端了出来,而且说得津津有味,后来居然眉飞色舞地把班主任抽烟时陶醉的情形、语文老师课堂里讲《荷塘月色》的举止神态模拟得惟妙惟肖。本来存在的几分拘束感,一下子烟消云散,场面变得非常轻松,充满欢乐。

这期间,他每年都向我拜年,或带两盒茶,或提两瓶酒。

在南平市教学指导组工作期间,我认识了刚任政和二中校长的黄文华,他曾任政和一中副校长。一提起廖俊波,他就赞不绝口:“廖书记对教育非常关心,办的都是实事,对老师吃的、穿的、住的,只要是真实的、合理的,他都管得毫不含糊。廖书记说:‘我是当老师出身的,对教育教学不能置之不理。’对政和一中的高三毕业班质量分析会,廖书记常常亲自参加,对高三同学的考前动员会,廖书记常常亲自作动员报告。”尊师重教,能做到这种程度,实在难能可贵。

离开政和,他还是不停奔驰。间歇,还是那么短暂……

不难看出,廖俊波的韧性、智慧,缘自于人爱;这份对人之爱,又潜藏着仁德;是明德之烈火淬炼出华夏重器,也是这烈烈之火,把闽越青山映照得分外奇崛、壮丽。

(作者杨仲冬,系浦城一中退休教师)

天地立心,“樵夫”赋格

有时候,更像与命运的相逢背着石头上山的人那时候,你刚好从原野走向原野从邵武到荣华山,从政和到武夷新区串联起的每一个足迹,都是新的,如同地底下草芽向春天,伸出双手在探索改革未知的深水区,是你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行吟者指尖,写下的精神图志生命,布满的理想之光嵌入初心不变的钉子而盛放的,不仅仅是演变,是武夷之子一个中年人,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把人心聚拢起来,把信心提振起来,政和才有可能发展”指向,为天地立心的赋格一棵大树,插向更高处的枝条走在振兴闽北的路上,打开一扇心窗,铁汉的柔情,深入石圳村的每一座山声息,留下了美丽乡村的内核而爱人者,人恒爱之从没有人认为,你是一位神仙可你,却为了百姓富裕燃烧了自己。刷新的笑脸,是你所能做到的脱贫攻坚不掉队,所有念及的归去来花海东涧,心怀春风的牵线人真实的好人在红土地上标注的人生,清晰的坐标和经纬山,和天空一样传神大地之上的虔诚自有“樵夫”心怀的绿水青山斯人长俊秀,闽江涌清波在你心中,爱,早已漫过山河。时光伸出怀想的触角镀上了一道金色的光像春风一样,穿行在闽北大地而最亮一团火,成为,政去人声后为你扶正清癯的身体成为春水扬歌,时代楷模,山海逐梦成真的仰望“‘樵夫’俊波”竖立的丰碑纯真,只用耳语

(作者张威,系福建邵武人,福建省作协会员)

给予一个名字的追忆(组诗)

得有人替活着的人铺路,世道

才会阔辽、平坦

得有人为他人添衣着裳

身陷寒冬中的困苦

才不会因失温而听不到回音

一个把足迹扎根在政和而无悔岁月的人

就如一盏悬在黑夜里的明灯——廖俊波

用自己微弱的光,扛起夜的沉重

用自己炙热的身躯,焐热一方冻土

得有人用金属錾刻好他的名字

还要替这个名字找回它的属性和原乡

他是“一线的总指挥”,金属的名字

掷地有声,清晰且响亮

以后,无论是谁喊出这个名字

过去的“零财村”“垃圾村”就会听到回音

以后,无论是谁触摸到这个名字

泪流就如龙潭溪水,裹着不化的悲鸣

扛着这个名字走路,前路才会更有信心

含着这个名字耕耘,春光才会来得更勤

这个名字在重复“背石上山”这个动作

不舍昼夜,石头已渐渐和曙光融为一体

斩棘开路的名字,常常带有锋刃

对自己下狠心,对难题下狠劲

“不是在基层,就是在路上”

是最美的赞誉,更是至高的褒奖

常常把名字落在奔忙的路上

被山风和夕阳带着名字一起追赶

困了,让名字在车座上打个盹

饿了,让名字灌一口乡村的清风

常常把名字用清正和廉洁紧紧包裹

生怕世俗的细菌玷污它的字形

“亲”和“清”分得比泾渭还分明

一身的浩然正气,如擎起的火炬

得有人为廖俊波,研习研习笔划

一个名字的来由和去处,经过

政和的雷电与风雨的涤洗

总该彰显它独特的个性和风骨

得有人把他不平凡的事业和他的名字

一并浇铸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如惊雷,驱散阴霾,如闪电

大地迎来瞬逝后永存的光明

(作者丁小平,系湖南衡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廖俊波:红色光辉与生命绝响

在工作需要 组织召唤和使命之间

我听不到丝毫杂音

在县乡两级,你用坚定的步伐

丈量林海的清风,完成对红土地的求证

你用细小的实事填充林海的宽广

用一号工程加持粮仓的高度

在产业园区,左手签约,右手孵化器

泼墨科技梦境,落地项目是你最美的抒情

满腔热情辉映担当实干,将爱普施众生

把对党 对人民 对事业的忠诚融入到血液中

以讲纪律 守规矩把神奇一一揭秘

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抒写奉献

捧出一滴滴碧水情 丹山情 报效情

在闽北大地打开新时代耀眼窗口

走在政和茶园的某个早晨

我看见你像生长在此的白茶和茉莉花一样

倾听“两不愁三保障”丛生的欢笑

以“绣花”功夫链接“一户一策”帮扶项目

从驻村蹲点把脉问诊,不谈高度

高度在“垃圾村”变成“明星村”的欣喜中

在推销竹制环保自行车生动的自信中

你用“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不谈广度,广度在镰刀和铁锤交叉的沧桑里

在乡村振兴愈来愈广阔的舞台上

在身先士卒真挚的为民情怀里

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字中

以现场办公“金钥匙”拧开政和“加速度”

产区变景区 茶园变公园 产品变商品

梦圆小康醉了世外桃源,春天到此不老

从拿口镇到荣华山产业组团,带着信念上路

从政和县到武夷新区,你脚下生风,两袖清风

牢记宗旨 忘我工作交织光芒深植红土地

红色高度点燃了“撸起袖子”的曙光

马不停蹄“背石头上山”,深陷时光的皱褶

舍小家 为大家精神高耸几十年如一日

在你信条中从来没有先来后到的项目

只有争先恐后的人生和不忘初心的信念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惊羡了世人目光

一切之满足,一切之不满足,如此永恒

即便人生最后一个电话,也在与工作交汇

你的内心除了信念像一团火一样燃烧

除了“樵夫”志向,除了对组织的感恩之情

你一无所有,你只剩下夙愿在公和无私的奉献

理想的高度与绝响就是生命的高度与绝响

(作者孙凤山,系安徽南陵人,中国作协会员)

致廖俊波

该怎样称呼你 早就熟悉你的足迹

却不知道 到底

该怎样称呼你

有人曾经戏称你

叫“省尾书记”

一个县的穷山恶水

是多少年羞涩的家底

也有人喊你“疯子”

一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干事

却创造了政和速度

以梦为马驰骋千里

有人把你叫做恩人

那是乡亲们由衷的话语

你是千里眼

四面云山尽收眼底

你有一颗柔软的心

万家忧乐始终牢记 牢记

站起来像把伞

为很多人遮风挡雨

俯下身像头牛

默默地,默默地耕田耙地

你在微信上

把自己称作樵夫

挥汗如雨 披荆斩棘

年复一年

为发展增添薪火

熊熊燃烧永远不熄

你在内心深处

更是以公仆自喻

让政和政通人和

让南平平中见奇

留下美好的人间故事

绝不带半根草去

其实,更多的人称呼你——

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县委书记

而我,你的兄弟

这样称呼你的时候

总想拈来大王峰作为笔尖

饱蘸清澈的七星溪

在梦想的灿烂星空

在脚下的神奇土地

书写你名字

所有的含义

(作者张烈鹏,系安徽霍邱人,中国作协会员)

一个普通人的劳动故事(您的故事我们记得)(2)

点击图片,阅读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相关报道

来源:闽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