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将“国家利益”定义为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国家需要国际社会尊重与承认。[①]

国家利益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总和,具体包括关乎国家生存和延续的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经济财富和制度自决等。[②]

关于国家利益的内涵和界定国际政治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可以说是定义各种各样的都有,它们之间还有着一些较大的差别。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1)

首先说明的是,国家利益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按照中国国内著名学者阎学通的观点,国家利益是具有整体代表性,他排除国家利益具备阶级性的问题,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利益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享的利益。[③]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没有阶级性。不过其他学者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按照国内出版的书籍《总体国家安全观GB读本》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来看,国内的官方也是相对认可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主权国家的整体利益。这也是符合中国关于“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共同体”的论述的。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也是认同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国国家的整体利益。

因此,至少在中国,国家利益是被认同为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个集团或者阶级的利益。因此国家利益具有民族性,而不具备也不能含有阶级性。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2)

再者关于国家利益的定义,不论是如何定义基本上都是一种原则性的阐述和表达。

从抽象层面界定国家利益的内涵,而不是具体的阐述更容易“精确的表达”国家利益的内涵。其实这也反映了国家利益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包容体。从以上两个定义中可知,国家利益是满足民族国家的一种“需要”。国家利益可以理解为国家生存和正常运作的客观需要。[④]而且从定义上可知,国家利益是一种关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了物质上的需要,如国家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也有精神上的需要,比如一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等。而且对于大国来说,这种精神上的需要或许还是一项重大利益所在。

第三个问题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问题。

从抽象的定义上看,国家利益是很重要的,它关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但如何具体地理解这种重要性呢?这个在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原则上有明显的体现。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3)

大多数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和路向标。不管是不是真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在执行对外政策时都会说这是在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都应该以国家利益为依据,任何国家目标也应该在国家利益的指导下进行设定。[⑤]

第四个问题是,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抽象的定义虽然“准确”,但是太难以把握。说了半天,国家利益到底应该有哪些?

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GB读本》指出,任何国家都存在三种基本需求:确保国家生存,包括维护领土完整和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促进人民的经济福利和幸福;保持社会制度和政府体系的自决与自主。[⑥]

以此为基础,从基本的内容来看,国家安全可以有这么一些构成。国家利益可以分为国家安全、主权独立、经济财富、文化完整、社会稳定等细分领域的利益。[⑦]阎学通也说道:按利益的内容分类,国家利益可以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在每个大类下面还可以把每种利益分为更为具体的利益。[⑧]由此可见的是,国家利益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不单单只是物质方面的需要,更不仅仅是为了安全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4)

因此倪世雄教授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提到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略的一些基本原则。”[⑨]主要就偏向于国家安全的利益问题了,就会在实际的问题中难以解释。

当然,按照不同标准划分,国家利益还可以划分为短期利益,长远利益等;全球层面的利益和地区层面的利益等等。但在众多的标准中,有一个是不得不提及的,它对国家在对外政策中把握国家利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那就是层次分析法或者层次划分法。

第五个问题,国家利益的层次划分。

从上面一个问题来看,我们知道国家利益的内容涵盖的比较多,也比较复杂,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能利用的权力和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都能实现既定的目标,那自然就要有一个“优先选择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5)

在国际关系中,按照层次划分国家利益,确立优先性问题是很重要的。第一,它可以避免以前在国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即对国家利益的分析要么太粗,粗到把国家利益的概念变得很抽象……。第二,对国家利益进行层次的分析可以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有前后的选择……。第三,这样的层次分析还具有它自身的灵活性……。[⑩]

按照利益的优先性,国家利益可以分为核心利益、重大利益和一般利益。[⑪]在中国,2011年中国发布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⑫]

在美国,1996年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报告《美国国家利益》指出:(1)国家利益表现出四层等级: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2)根本利益强调的是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3)根本利益关系到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家其根本制度和价值观的存在,以及确保为美国人民的幸福创造条件。[⑬]由此可见中美两国都把国家的安全当作了自己的根本利益或者核心利益,同时都十分重视自身制度和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6)

有了这种层次分析法,国家就可以有较为明确的方向了。对于核心利益或根本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义无反顾的维护,不会进行任何妥协让步。所以大国关系中尤其是要掌握自己和对方的核心利益,并且双方互相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这样即使有矛盾和冲突也是可以化解的。但是要是触碰到核心利益就不好说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更不是作为一种政治宣传的“口头禅”存在,它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的一种国家现实需要。它具有客观性。

国家利益是具体的和现实的,只有在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中,人们才能体会它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⑭]

虽然界定国家利益的过程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主观因素和特殊利益的干扰,但是国家利益自身是客观存在的。[⑮]


[①] [③][⑧][⑭]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第6页,第23页,第20页。

[②][⑥]《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7页。

[④][⑤] [⑦][⑪][⑮]张宇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1页,第45页,第41页,第43页,第45页。

[⑨] [⑩][⑬]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第255,256页,第254页。

[⑫]《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