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去其糟粕龚鹏程)(1)

有平台发问:有人说国学属于落后的经典,您怎么看?

正应了台湾学者龚鹏程的那段话,龚鹏程说:学问的事,是唯佛能知佛、唯菩萨能知菩萨的,和别人不是一个境界,人家讲话你就连听都听不懂。现代人站在一个现代虚妄的进化高峰上,读古人的书,像改小学生的作业一样,这个地方叉叉,这个地方还可以。书不是这样读的,你只有真正能够了解人家在说什么,你才能受益。

比如人们常说对古代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龚鹏程说:"每个人都这样说,都觉得理所当然。什么?你觉得很有道理?那我问你,如果有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跟我说:龚鹏程,你学问很好,但我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认为我该如何?我只能伸手打他一巴掌,喝道:'胡说八道,我的精华与糟粕你懂啊?'不是吗?现在人动不动就说要对古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没衡量衡量自己是什么玩意。你跟孔子的距离是火星跟地球的距离呀,开什么玩笑,人家讲什么你都听不懂,还精华糟粕呢!"

孔子与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去其糟粕龚鹏程)(2)

少有人真正去耐心去读去体会。

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一书中的发问引人深思。

他说:“我们的风尚比以前更好还是更坏了?”“是不是笛卡尔以来,由于哲学不承认神话在安慰人类和控制人类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导致所有哲学的进步都是一个错误呢?”“自孔子以来,哲学方面可有过任何进步?或者自埃斯库罗斯以来,文学方面可有过任何进步?”

杜兰特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人的本性的悲观情绪。“从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所有的技术成就,都不得不被看成是用新方法完成旧目标——取得财货,追求异性(或者同性),在竞争中取胜,发动战争。”

孔子与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去其糟粕龚鹏程)(3)

在人生哲学这一块,昔日的国学真的落伍了吗?

这是值得商榷的。

维特根斯坦说:当一切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已被回答的时候,人生的诸问题仍然没有触及。(《逻辑哲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