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72,体重428斤,腰围1.73米(1尺=0.33米),大腿围0.67米,上臂围0.5米,体重指数(BMI)7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亚洲人超过27.5就算肥胖)……这是术前医生给小金(化名)测得的身体数据。

“他很可能是浙江外科医生接诊到的最胖的手术病人,没有‘中国第一胖’,也有‘浙江第一胖’了。”小金的主刀医生、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副主任、肥胖和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主任孙晓东主任医师说,小伙子才28岁,很年轻,他自己和家人都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很危险,所以,才下决心到杭州来做“减重”手术。

身高一米七二,体重72公斤是腰围多少?(身高1米72腰围5尺2体重428斤)(1)

出生时就有8斤多

从小胖到大,最多的一年胖了50斤

昨天,小金顺利出院,孙晓东主任告诉他,手术很成功,只要他术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锻炼,两年内可以瘦到220斤。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小金颇为感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真是受够了!”,以下是采访实录——

我,90年生的,出生的时候就比一般的小朋友要重,有8斤多,但因为我爸妈也是属于比较胖的那种(父亲200斤,母亲140斤),他们也从没放在心上。在我的印象中,我是属于胃口特别好的那种,我爸妈从没因为我的吃饭问题发愁过,我什么都吃,从不挑食。小学毕业那会儿,我就有130多斤了,不过,那时候我和我爸妈都没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既没去医院看过,也没控制过饮食。

胃口最好的时候是读高中那几年,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饭量特别大,光米饭我一餐就能吃两大碗(小碗有三碗),菜也比同龄人吃得多,我还特别爱吃面食,尤其是手擀面,每次吃的时候,我还会再加一些大排、牛肉等。肯德基、麦当劳这些东西,我反倒吃得不多,我不是很喜欢那种味道。那段时间,体重也长得特别快,感觉自己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下子就胖起来了。印象中,最多的一年胖了50多斤,高中毕业的时候应该有260-280斤了。

胖着胖着,我发现周围人看我的眼神怪怪的,走在路上常常被人指指点点,虽然他们说的很轻,但我听得了。大二的时候,我实在是受够了,受够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也受够了因为太胖带来的不便,所以,决定控制饮食,但总是坚持不住,每次同学一叫吃饭我就去了,一去就会吃多。

这些年,我也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常见的像节食、运动、代餐、减肥药都试过,还报过减肥俱乐部,就连针灸也扎很长一段时间,但效果都不理想,还更胖了。比如,喝减肥茶,人家喝一包就拉肚子,我喝三包都不拉;3年前,我花3万多块钱报名参加了一个减肥俱乐部,每天坚持走路,也很控制饮食,饿了就吃代餐,但还是一点没瘦下来。

我家有一个能称300斤的称,但自从我发现自己超过300斤后,就再也没上过称了,因为称了只会更难过,我也是这次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有400多斤的。

走50米就气喘、胸闷

睡觉时还发生过呼吸暂停

随着体重越来越重,生活的不便也越来越明显。

我的衣服、裤子,包括内衣裤,都是找裁缝师傅定做的,因为我在店里和网上都已经买不到适合我的尺码了;我是做建筑工作,工作这么多年,也攒了一些钱,但我骑的还是电瓶车(加大版那种),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但一碰到刮风下雨、下雪就很麻烦,可是没办法,汽车我坐不进去啊;更让我尴尬的是,每次做高铁、飞机,我一个人要占两个位置;有些时候也会闹笑话,比如,把人家的凳子坐塌过,真的很尴尬。

一个多月前,我再次下决心减肥,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了,走路走50多米就会觉得累,喘得不行,还常常胸闷;好几次睡觉的时候还出现了呼吸暂停的情况,把我老婆都吓坏了;我儿子刚满2岁,正是要玩的时候,但因为体力差,我都不能陪他好好玩。说实话,我很担心自己突然睡着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

术中连“加长版”器械都有些勉强

手术持续了6个小时,将近平时的3倍

7月4日,小金接受了“减重”手术,医学上称之为“袖状胃切除术”(简称“切胃减容”)。“该手术主要是通过切除患者的部分胃,缩小其胃容量,以达到被动控制食量,实现减重的目的。”孙晓东主任说,他们2009年开始开展这种手术的,目前已经做了300多例了,但说起小金的手术,他颇为惊讶。

身高一米七二,体重72公斤是腰围多少?(身高1米72腰围5尺2体重428斤)(2)

“他(小金)是目前我们接诊的这么多患者中,第一个把我们病房的体重器踩爆的人,那个称还是我们科室定制的,能称400斤。428斤,是通过我们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出来的,那个可以称600斤。”孙主任说,“在小金之前,我们做过一个395斤,但那个人个子也高,有一米八多,小金只有一米七二,这样算下来,他的BMI有72,做切胃减容手术,越胖风险越大,包括麻醉的风险,术中心脏停跳的风险等,为此,我们多学科团队讨论了好几次。”

手术时,医务人员通力合作,不过也一波三折,笑点不少。

首先是麻醉,肥胖对麻醉医生来说压力很大,对应对意外的综合实力、麻醉水平、术后监控都要求非常高。小金非常胖,脖子几乎“挤”没了,无法找到颈部血管进针,麻醉医生只好采用床边B超来定位,再穿刺置管;根据其体积重量,麻醉药物剂量比一般人加倍,不想,病人还是不够“用”,麻醉医生一次又一次追加麻醉药量。“何时才够啊?”工作多年的麻醉医生此时有点懵。

小金脂肪层很厚,普通手术器械根本“够不着”。医生用上了克肥“神器”——整套手术器械都是加长版,像腹壁穿刺器,普通的长度是10公分,加长后为15公分;其他术中用的吸引器、分离钳、抓钳、持针器等,则通通加长了10公分,都由器械生产公司特殊定制。特殊器械“武装”,让医生在超胖病人手术时游刃有余。

孙主任还说,由于整个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完成的,但因病人腹腔内的脂肪实在太厚,手术视野不容易显露,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因此延长了近2倍。一般减重手术的手术时间是2-2.5小时,而小金的手术整整做了6个小时。

术后,将小金从手术台上移动普通病床上也是个“力气活”,“我们8个人,喊着‘一二三’,才把他移到了普通病床上”孙主任说,6个小时手术再干搬运活,大家也累得够呛。

身高一米七二,体重72公斤是腰围多少?(身高1米72腰围5尺2体重428斤)(3)

出院前,小金又做了一次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体重轻了15斤,血压也恢复了正常,术前是152/85毫米汞柱(正常人在130/90毫米汞柱),术后只有113/66毫米汞柱。

肥胖会遗传,父母双方都胖

子女的肥胖的风险将增加50%-60%

分析小金的肥胖历程,孙晓东主任说,一方面和基因有关,因为小金的父母都属于肥胖人群,而研究发现,父母中一方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0%,若父母双方都胖,其子女肥胖的风险将增加50%-60%;还一方面和小金从小就胖有关,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就有130斤了,而这样的孩子未来肥胖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越减越肥又是怎么一回事?孙主任说,临床上有这种经历的患者确实不少。国际著名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发一项研究,减肥后体重下降,机体会作出回应,体内较低的脂肪水平会促进激素分泌,让人增加食欲、减少饱胀感、减慢代谢,以让体重回到原来的水平。研究表明,95%接受严格减肥课程,且达到了减肥效果的肥胖人群,在2-5年内反弹回到了原来的体重,有些甚至超过了原来的体重。

“总的来说,节食和运动减肥能短期控制你的体重,但长期保持则不是一般的毅力能做到的。”孙晓东主任说,他建议大家要从小保持好体重,一旦发现超重,就要严格地管理起来,即,管住嘴,迈开腿。

什么样的体重属于肥胖?孙主任说,医学上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BMI指数(体重指数),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即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亚洲人BMI指数正常在18.5-24.9之间,重度肥胖大于37.5。我们以中国人25为正常体重的上限,身高1.7公分的话,体重应在145斤左右。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宋黎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