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1)

清·朱耷《瓜鼠图》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寸光也长远 子神能通灵

——古代鼠画解析九例

范美俊

老鼠是啮齿类哺乳动物,全世界约有1700余种,大致分家栖和野栖两类,体形有小有大,小者如仓鼠、田鼠,大者如竹鼠、海狸鼠。鼠类繁殖快、数量大,生存能力极强,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打洞上树、翻箱倒柜无所不能。它堪称人类的影随形者,某些种类甚至踩不死、冻不死、摔不死、毒不死。似乎,它也挺喜欢人们那种看不惯它但又不得不和它一起建设美好生活的样子。鼠类也并非全都面目可憎,可爱者有松鼠、土拨鼠等,更有讨人喜欢的卡通鼠,如迪士尼的米老鼠、米高梅《猫和老鼠》中比“小强”更强的吉米、捷克《鼹鼠的故事》中憨萌而爱探险的小鼹鼠……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2)

图1 清·《老鼠嫁女》,绵竹年画

鼠对应的地支为子,故称子神。能高居十二生肖之首,自有其能耐,传说天帝钦点十二生肖,原本是猫,没老鼠啥事。但猫贪睡,老鼠就早起代之。大家质疑其水平,从天上往人间看去,发现牛头上的老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牛还高,就排第一了。鼠有辟邪纳吉、多子多福等吉祥含意。俗话说“仓鼠有余粮”,寓意有鼠则代表生活富足。小鼠也长胡须,因一脸老相而称老鼠,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谓:“人谓之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

老鼠嗅觉敏感,警惕性高,个小而机灵。虽有“鼠目寸光”词等贬其身份,还得不时面临人类“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威胁,但其绝非愚钝之辈。民间认为,老鼠还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在地震水灾之前常有异常反应,如唐山大地震前夕,人们发现鼠群蜷缩在马路边等空旷处,或向郊外逃窜。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并非下不来,而是“喵喵喵、猫来了。”二生肖属鼠的人也大多敏感谨慎,能见微知著。某些研究属相与职业的关系文章认为,最适合属鼠者的职业有文艺、批评等技术性、创造性的工作,属鼠的文化名人也多,如:魏征、杜甫、白居易、龚自珍、夏衍、聂耳……

民俗中,对老鼠颇尊重。贵州的毛南族,每年腊月初一日为“送鼠节”。青海有“蒸瞎老鼠”习俗,正月初十四用面捏成12只老鼠但不捏眼睛,然后蒸熟等待在元宵节上供,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旧时人家每年的正月二十五(各地时间不一),为老鼠嫁女节,夜晚不点灯也不吭声,以不打扰“窃履为轿”的鼠家办喜事,因为鼠王曾立下规矩:“人闹我一天,我闹人一年!”各地的年画都有此题材,诗曰:“好合定知在子时,以履为车鼠子迓。鼠妇新来拜鼠姑,鼠姑却立拱而谢。”有意思的是,老鼠嫁女女婿却是猫,会送到猫肚里吗?这有着民俗的相克相生之意,更有对这尊“子神”惹不起躲得起的送神意味。

文艺作品中,也多有鼠的身影。《诗经》有“硕鼠”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借鼠刺重敛,有着光辉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曹邺《官仓鼠》诗,也是此意,谓:“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徐珂《清稗类抄》,载盐城有爱鼠者,“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老鼠也是侠义化身,《三侠五义》中就有闹东京的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另外,《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京剧《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等形象,也让人记忆深刻。

而在绘画中,即便是讲究清雅的文人画中,也常有鼠之身影。究竟在什么时候老鼠才呈现在画家笔下,已不可考,但画论中有唐代边鸾《石榴猴鼠图》、后蜀黄荃《鼯捕鼠图》、北宋徐崇嗣《茄鼠图》等作品的记载。这些已不存的作品是啥风格?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载:“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可见,宋代在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浸润下,画鼠相当写实,以至于把猫都给骗了。

很难说有专攻老鼠的画家,但留下鼠画名作的画家也不少,如元初的钱选、明代的朱瞻基、孙隆,清代的朱耷、费丹旭、虚谷。近现代的齐白石、高剑父、徐悲鸿、张大千、于非闇、刘继卣、廖冰兄、黄永玉等也擅之。尤其是齐白石,本人属鼠,农家出身,熟悉田间地头,一生画鼠无数,或觅食或啮书或偷油,或活泼机敏,或狡猾贪婪,或以鼠喻人调侃打趣,既有乡野之趣,也有着雅俗共赏的美学意蕴。鉴于国人对齐白石等近现代名家画鼠挺熟悉,该文只分析古代画家笔下的鼠形象。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3)

图2 元·钱选《黠鼠图》

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鼠画,为元初钱选所作《黠鼠图》,另有传其所作《鼠戏图》。前者绘荷叶包的莲蓬和果子,很快就被一大两小的老鼠给盯上了,正准备大快朵颐。画家很是大度,自题:“右黠鼠图,窃食可恕,但勿损吾书帙,不然狸奴当前,吾无策以应汝也。”意即只要不咬俺书皆“可恕”。否则,“不率先使用大杀器——猫”的承诺失效!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4)

图3 元·(传)钱选《鼠戏图》 绢本设色

而《鼠戏图》,绘一个大冬瓜已被咬得支离破碎。画面上一只大鼠与三只小鼠正在进餐,其中一只小鼠全身白色,就是传说中的常被做实验的那种小白鼠。

明代的皇帝个个另类,好色好货的自不必说,有当乞丐的,有不愿上朝的,有喜欢木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也不例外,喜欢铜香炉也玩蛐蛐。他更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不俗,当然。这不算一种病。其传世作品不少,其中有几件画鼠佳作,如《荔鼠图》《瓜鼠图》《瓜鼠图册页》。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5)

图4 明·朱瞻基《荔鼠图》 纸本设色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6)

图5 明·朱瞻基《瓜鼠图册页》 纸本设色,28.2×38.5cm

《荔鼠图》为黑底圆形扇面,一只灰白色老鼠正在啃食荔枝,画面相当简洁。《瓜鼠图册页》则绘一只小鼠在顽石旁啃食荔枝。而《瓜鼠图》要复杂些,绘草丛和石块,一只老鼠正在仰望苦瓜藤上悬挂的熟透开裂的瓜瓤,画面很是生动,有生活气息也文人画意趣,但区别于那种梅兰竹菊的文人套路。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7)

图6 明·朱瞻基《瓜鼠图》 纸本设色,28×3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以降特别是在陈淳、徐渭之后,大写意花鸟渐成风尚,其中孙隆以没骨法画鼠有些意思,吉林博物馆藏《花鸟草虫图》卷,绘一老鼠在瓜地啃瓜,双眼还警惕地环顾四周。日本泉屋博古馆藏朱耷《瓜鼠图》,绘花猫似的大瓜一个,一小鼠隐于其上几不可见,老鼠胆小谨慎的性格跃然于纸。费丹旭1840年所作《灯鼠》,桌上的红烛刚停余烟未散,灯下老鼠就已成群结队来报到了,石榴、葡萄与瓜子也就遭殃了。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8)

图7 清·费丹旭《灯鼠》 纸本设色,99.5×36.5cm,1840年

晚晴时期的海派画家虚谷,擅长逸笔草草画金鱼、河豚、松鼠等动物,大多体态偏肥,形象夸张,饶有趣味。其笔下的松鼠,圆滚滚、毛茸茸,尾长长,或攀附松枝,或悬于柳条,有一股憨憨的萌态,笔简而意长。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9)

图8 清·虚谷《松鼠红叶图》 纸本设色,扇面,大都会博物馆藏

总之,中国历代画家不避其俗,将身边不离不弃的小精灵付诸笔下,既有绘其自然物态的也有借之喻人的,或逼真写实或意笔简写,或客观严肃或诙谐幽默,为绘画大家族增加了一种生动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题材。(注:此文压缩后发表于《中国收藏》2020年,题目也有调整。)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10)

范美俊教授给学生教授书法

范美俊,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画史与艺术理论,兼及书画批评。

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11)

范教授为闻是书画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