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扑ID @龟叔

感谢尚书鞋评和先驱7体育联手举办的这次测评活动,但更是佩服自己人品爆发能在抽奖的时候抽到这双期待已久的先驱7Time,今天将兑现承诺给大家带来先驱7Time的实战测评。

先驱7这个品牌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应该是在虎扑论坛的一个贴子,介绍了创始人青峰君在球鞋设计上的心路历程。先驱7之所以特别,在于它是一个网友,为了设计一双纯粹为了实战的实战鞋而创设的品牌,也就是说一切先驱7的一切设计都是实战导向、为实战服务的。之前有一个贴子介绍,先驱7Time之所以延迟发售,就是因为青峰君在穿着样品实战的时候感觉到水晶底耐磨度不足,所以临时决定变换鞋底材料,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这双球鞋确实凝结了青峰君本人不少心血和实战球鞋的设计理念。 当然,因为很多原因,现在先驱7Time的网上评价争议比较大,关注这双球鞋的朋友都知道,这点我也不打算去细谈。毕竟我就是一个热爱实战的吃瓜群众,对于球鞋设计和球鞋销售、宣传环节等等……我真的一窍不通,所以今天测评我只会客观地奉上和实战有关的内容。 其实球鞋6月份就已经收到了,无奈遇到了恐怖的期末季以及华东地区长达两周的连绵阴雨,别说打球了,连拍照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无奈拖稿到现在,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废话少说,先进入静态分析部分!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

……有啥好说的吗?好吧,整体外观没啥好说的……依稀记得Time刚出谍照的时候,觉得很惊艳;但是看多了发现,好像外观啥特点都没有,只能用平庸来描述,论坛上不少朋友也反映他们觉得Time太单调、太普通。青峰君自己也坦言,第一次推出球鞋外观上难免有点保守。平心而论,这样的设计在5、6年之前的Nike和Adidas球鞋上面比较普遍,那时候是塑料和轻量化的时代,所有球鞋都是一块塑料镂几个空,然后安上几块网布之类的东西,去挑战各种和light有关的纪录;匹克刚开始做闪电系列的时候,也差不多这个样子吧。所以如果Time放在5、6年前,大众审美应该更容易接受,但是放到今天外观设计确实不出彩。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3)

但是!首发配色竟然是我最喜欢的薄荷绿(?)配色?自从李宁开始推那张浅浅的薄荷绿配色之后,我瞬间被薄荷绿圈粉,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最后也没有入手薄荷绿配色的球鞋,所以这次尚书和先驱7圆了我一个心愿啊!当然有人觉得这个不算绿色,算一种蓝色,但个人觉得蓝色也好,绿色也好,这个配色作为首发配色还是很合理的,给全鞋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色。单纯看照片,可能会觉得有点臃肿。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4)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5)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6)

但是实际上脚后,拉紧鞋带,效果还是挺好的。嗯,接下来讲讲“零部件”。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7)

鞋面应该是一种厚薄适中的塑料鞋面。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8)

后跟TPU硬度十足。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9)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0)

鞋舌整体填充充足,但是!为什么边缘看着很锋利的样子?!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1)

厚厚的踝部内衬相信已经圈了不少朋友的粉,现在这么厚的内衬貌似不多了。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2)

全掌内靴,然后内靴和鞋面之间有一层类似于Flightweb的布条(?),值得注意的是布条并没有缝死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摆设,应该能提高包裹吧~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3)

防侧翻看着并不明显,而已中底看着超厚的样子,对球鞋稳定性感到惴惴不安。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4)

听尚书说,他测评的Time只是测试版,所以中足没有TPU可以拧麻花,但市售版的TPU很硬,大家放心吧。总体来说,对Time的静态分析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个人对球鞋的外观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中规中矩就好,而Time的薄荷绿无疑是亮眼的加分点。在“零部件”方面,正如青峰君所述,他的球鞋为实战而设,那么防侧翻、抗扭转、后跟TPU都是必不可少的吧,而厚实的鞋舌和内衬、鞋面内的布条算是附加彩蛋了。到底这些设计的堆砌能带来怎样的实战效果,我们用测评说话吧!

实战测评

测评人:龟叔

身高:172

体重:70

舒适度:球鞋第一测都是测舒适度。首先,Time算是一双尺码比较正常的球鞋,没有大部分李宁球鞋稍宽的前掌,第一脚就可以感受到全鞋都有非常充实的包裹感,如果穿比较厚的袜子(李宁那款全明星袜)甚至觉得太紧了……感觉穿厚度正常的袜子就好。 然后,虽然我一直穿长袜实战,但是后跟的部位还是能感觉到一点点磨脚感,如果穿短袜实战肯定是会磨破皮肤的。至于鞋舌,我也不知道会不会磨脚,因为看到它这么利我都不敢穿短袜了~ 前掌方面,鞋头脚趾处的保护材料还是有一点硬度的,如果鞋带没拉紧有时候大幅度突破时脚趾会撞一下,但是因为前掌的包裹感比较好,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即使撞了一下也没多严重,并不会像Rose7那样撞到淤青…… 透气性方面,虽然开窗的部分比较少,仅限鞋舌几个孔,但实测透气性还是OK(我这边30度左右),没有烧脚的感觉。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5)

(鞋舌仅有透气孔)

综上,良好的包裹和正常的尺码就解决了很多关于舒适度的问题了,磨脚算是小瑕疵但长袜可破,8分拿好。

保护性: 偏厚的中底和貌似不明显的防侧翻,层让我对球鞋的稳定性产生了怀疑。 但是实测过程中,发现变向的时候防侧翻性能出奇地好用,实战时基本没有任何翻船的倾向,每次变向的时候前掌落地都很稳;就是转身的时候做轴那只脚有点“撑不住”的感觉,不知道是防侧翻的原因还是纹路的原因。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6)

中底的TPU和后跟的TPU也很稳固,这里就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包裹感,包裹感方面,Time做得非常好!踝部有超厚实的包裹填充物,拉紧鞋带之后有明显的包裹感。 中段也提到过里面缝着的布条(?),再加上全掌内靴,无论是包裹性还是支撑性都挺不错的,虽然鞋面没有专门的支撑设计,但是突破时外侧鞋面没有形变感,支撑值得信赖。

综上,Time其貌不扬,但设计的诸多细节堆砌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保护性体验,防侧翻和TPU带来了很高的稳定性,而全鞋厚实的包裹让突破时脚在鞋内没有滑动的空间,保护性在近年的塑料鞋中算是翘楚。8分。

缓震性: 听说Rise缓震是一个很强大的科技。在半成品图来看,后掌是一块独立的缓震胶,其它部位是白色的Rise。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7)

所以这种Rise材料在实战中会有怎样的潜力呢? 为了更切实地测评Rise材料的性能,本人又做了一次“疯狂”的试验,第一次穿着Time去打球的时候,把一只脚的鞋垫拿了出来,通过左右对比来检验Rise最真实的功底。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8)

后掌方面,无论有无鞋垫,起跳落地时都嫩感觉到比较明显的柔软感,当然有鞋垫的那只脚更软点。 前掌方面,两只脚都能感觉到中底比较厚,无论时突破时还是前掌起跳落地时,都没有震脚感,但也没有柔软感,这里就用不软不硬来形容吧。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19)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0)

先说说鞋垫,有网友觉得鞋垫比较薄,没啥用。个人觉得确实有点薄,但鞋垫本身还是有一定柔软感的,当然比较薄也意味着它会比较快溃散掉。 (这里说一下,建议大家不要动原装鞋垫,第一,鞋垫拔出来后,由于后跟内衬比较厚,很难塞回原位;第二,拿掉鞋垫后,球鞋内的空位增加了,导致包裹感有一定下降,因此拿掉不建议大家拿掉鞋垫测性能,这个工作留给测评人就好~) 至于Rise科技,从网上的视频来看,既然它能接住鸡蛋,减震性能一定是有保障的。实测来看,后掌中底由于稍厚,缓震感更明显;前掌不软不硬,没有震脚感。至少从Time来看,Rise距离“黑科技”还有点遥远,但它的下限足够高,适合实战。缓震给7分。

场地感:

说到场地感,这点确实是Time的软肋。从各方面的设计来看,Time不是一双为后卫而设的球鞋,定位是一双均衡型的篮球鞋,所以场地感方面并不出彩,而且脚踝包裹性比较充足,对于喜欢突破的后卫有些许束缚感。 场地感方面,从前面的图片也能看到,前掌有一定的厚度,但实测的话这个厚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软不硬,虽然反应不快,但也没有卸力的感觉。 前掌虽然开了两道槽,但实测中这两道槽对前掌的弯折性并没有质的提高;而中足的TPU支撑感也比较剧烈,所以突破时前掌弯折不太流畅。这种束缚感类似于空袭2吧,不过Time的场地感会比空袭2好点……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1)

(两条槽对场地感并没有啥帮助……)

当然,场地感的削弱是球鞋稳定性提高带来的副作用,由于本人突破并不算特别多,且钟情与一切可以提高保护性的设计,所以较差的场地感可以接受;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前掌较厚,但由于防侧翻和抗扭转都设计比较好,落地并没有不稳的感觉,感觉Time上的平衡是做得不错的,但场地感只能得到合格分数了。6分

抓地力: Time的外底是一个很俗的人字纹加圆圈的设计。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2)

为了测试抓地力,个人选择了这样一块场地打了一下午的球: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3)

这种场地应该是属于刷了一层漆的水泥地?特点是,水泥裸露的地方非常粗糙,抓地力奇好但比较伤内场鞋;但是水泥没裸露的地方就非常滑,特别是有尘的情况下。

起码在一下午情况来看,Time的抓地力没有大问题,变向的时候没有打滑的情况;就是转身如果比较快的话会有些许打滑感,在有灰尘的情况下向前加速没有左右突破抓地那么稳固,个人感觉鞋底的圆圈貌似比较鸡肋,也许换成纹路抓地力还能再好点。8分

耐磨度: 正常情况下,本人打球的地方是下图的细碎水泥地和粗糙水泥地: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4)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5)

以下是实战5场1个半小时左右的战果,磨损有些许,但并不严重,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粗糙水泥地上磨的,在细碎水泥地上打球磨损并不严重。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6)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7)

Time外底的纹路深度和橡胶厚度都十分出彩,毕竟青峰君在发布谍照时就不断谈到要力图达到耐磨度和抓地力的平衡,为此还专门改过一次外底的配方,对于这点个人是比较满意的。8分

总评: 作为先驱7品牌的第一双球鞋,单论实战性能,在我心中它配得上一个8分。

先驱7ven评测(龟叔测评实战利器)(28)

个人觉得,Time的特点就是踏实、“均衡”。确实,除了配色,外观并没有太多亮点。但实际上,球鞋的实战性能又非常稳定,特别是保护性方面,厚实的包裹在目前国产中端鞋中算是一股清流,而防侧翻、抗扭转、后跟TPU用料都很足,效果也很好,整个鞋底的稳定性非常高;同时抓地力和耐磨度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Rise缓震虽然没有传说中那么牛,但减震能力还是足够的,实战中没有任何震脚感。唯一的瑕疵场地感,也与球鞋的定位有关。综上,个人认为Time是一双少有的“均衡”的篮球鞋,保护性是最为出彩的特点。 近几年来,穿过不下十几双国产品牌的中端鞋了,个人感觉Time就是最适合我的一双国产中端球鞋。个人对鞋底的稳定性和脚踝的包裹感要求比较高,至今穿过的国产中端鞋中,只有闪电4代的踝部包裹感能和Time相媲美,但缓震和重量方面Time是完胜的。 Time的网上售价为339不包邮,这个售价直逼李宁闪击等新款球鞋发售一周内识货团购价,也就是说Time的竞争对手将会是李宁等国产品牌最引以为豪的中端王牌。很多朋友吐槽先驱7的价格,如果定位中端篮球鞋的话,竞争只能用惨烈形容。如果要继续保持这个价位的话,建议后续的产品可以突出球鞋的一些特点,比如个人觉得绑带就是一个不错的元素,可以考虑下。 最近先驱7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波,特别是和抄袭牵连,至少在虎扑上对品牌形象有非常大的打击。但是,至少在我的实战体验中,先驱7确实能把一双实战球篮球鞋做好,在我心目中Time配得上“实战利器”的称号,我也会继续期待先驱7的后续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