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

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正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天是真正热了

“热在三伏“,四天后

我们将进入三伏天

2021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

至8月19日结束,共40天

其中包括:7月11日-7月20日是头伏10天

7月21日-8月9日为中伏20天

8月10日-8月19日为末伏的最后10天

在炎热的天气里

小编给各位客官准备了

来自新疆焉耆的“井湃凉”为您解暑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1)

新疆焉耆方言把从井里

刚提上来的水称为“井湃凉“

这里的“湃”读为【bá】

是指“用冷水浸,或者用冰镇,使东西变凉”

过去没有冰箱,焉耆人家在炎热的夏天

想要吃冰镇食物或者冷藏保存什么

一般都是吊在井里湃凉

因此得名——“井湃凉”

如井湃凉的西瓜

将西瓜浸泡在井水中或者吊在井里

湃过之后,吃起来既凉又甜

还有井湃凉的酸奶也是一绝

这是许多焉耆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现在虽然没井可湃了

但有凉水和冰箱,所以

“湃一下”的说法依然很常用

如:“把啤酒放到凉水里湃一下”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2)

“湃”本身是个多音字

有【pài】和【bá】两个读音

读为【pài】音时,组词为“澎湃”

形容波涛撞击的样子

或者指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读为【bá】音时

专指“用冰或冷水镇物使冷”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3)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我倒舀一盆水来,你洗洗脸

通通头,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

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

叫他们打发你吃

第六十四回:

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

《金瓶梅》第二十七回:

只见春梅拿着酒,秋菊掇着果盒

盒子上一碗冰湃的果子

寻常人家,湃凉果蔬饮品皆用水井

西门庆家里就要高级多了

用的是冰块

除了“冰湃的果子”和冰镇的酸梅汤

还有“盆浸冰桃”,后来人分析说

西门庆家很可能有专用冰窖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4)

但其实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在冬天凿冰块储存地窖

以备夏天取用

明清之际,朝廷还会给官员们发放冰票

官员们可以凭工部颁发的冰票

领取生活用冰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5)

“拔”和“湃”【bá】的说法

在全国很多地方通用

据说东北话中的“拔凉【bá liáng】”一词

本应写作“湃凉”【bá liáng】

那句著名的话应该是“湃凉湃凉的”

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

“井拔凉”就是指清凉的井水

也叫“井拔凉水”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6)

《集韵》、《韵会》:湃,怖拜切,音浿。

《玉篇》:澎湃,水势。

《金瓶梅》第二十九回:

春梅说:“嗔道不进房里来。说你要梅汤吃,

等我放在冰里湃一湃你吃。”西门庆点头儿。

春梅湃上梅汤,走来扶着椅儿,

取过西门庆手中芭蕉扇儿替他打扇……

于是春梅向冰盆内倒了一瓯儿梅汤,

与西门庆呷了一口,湃骨之凉,透心沁齿,

如甘露洒心一般。

姚雪垠·《李自成》:你们快替我把马饮饮,

端一碗井拔凉水给我。

元君·《攻克沃京》:

部队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宿营,饿了,

啃几口干粮; 渴了,喝点井拔凉水。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7)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8)

入伏冰镇(三伏天井湃凉)(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