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教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建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建议(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建议

作者徐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教师。

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堂课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选择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的教材课文或课外文章,进行集体阅读和建构的阅读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精选文本、突出主体地位、阅读联系实际等方面来论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堂课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选择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的教材课文或课外文章,进行集体阅读和建构的阅读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阅读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群文阅读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如何开展好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体会:

一、精选文本,打好群文阅读的基础

精选文本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教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前,需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从而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后续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初中生阅读不同国家的名著,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引发他们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自己去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道理,这一过程可以使他们对于书本有着更深的体会,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如教学《夸父追日》时,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致探讨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多了解《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按文本的内在关联确定议题,进而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回归本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引领的作用,突出学生阅读、思考的主体地位,真正让阅读回归本位。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阅读,教师准备多篇文章让学生阅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悟与体味,从而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反之,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就无法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二)教给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对主要文本可采用精读法,次要文本可采用略读或浏览法辅助阅读。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文本,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春》的精读,使学生形成对描写景物方法的系统认知,然后将《雨的四季》《散步》中的景物描写语段作为次要文本进行略读,紧扣景物描写方法,强化学生认知: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融入情感。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才能大大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效率。

三、阅读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初中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进课堂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其次,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人生哲理等运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现行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课内阅读展开的。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处于盲目、自由的状态[1]。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课内阅读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所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达到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最佳阅读效果,开展“大语文观”教学。

四、读写结合,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阅读训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提高阅读的速度,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因为阅读速度越快就可以节省越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第二是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正意图也是十分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阅读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除此之外,这种启发还可表现在某段语言的修辞、文章的结构、选文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如在“千古话离愁”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李白的《秋浦歌》。让学生阅读并感悟“离愁”在古人的情感世界中是怎样表达的,接着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的愁绪。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促进学生读的成果向写的能力进行当堂转化,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2]。

总而言之,我们要明白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学生慢慢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让阅读能力突飞猛进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兰.初中语文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6(20):145.

[2]许玉兰.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分析[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