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但滚动摩擦力移除教材了,高考也不再考察。下面我从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角度带大家分析一下:

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尤其是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包括“静-静突变”、“静-动突变”、“动-静突变”、“动-动突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5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结合讨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5)摩擦力的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在数值上等于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高考物理摩擦力500题(高考物理比较常见的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