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着急办房贷,等到银行审核才知道,有一张久未使用的信用卡还欠着费,造成了不良记录无法贷款今后,这样的尴尬有望避免想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再也不用专门往人民银行各支行跑了近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山西居民开通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报告系统,居民可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点一点鼠标即可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征信查询记录可以查看多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征信查询记录可以查看多少(征信记录网上查询你了解吗)

征信查询记录可以查看多少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着急办房贷,等到银行审核才知道,有一张久未使用的信用卡还欠着费,造成了不良记录无法贷款。今后,这样的尴尬有望避免。想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再也不用专门往人民银行各支行跑了。近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山西居民开通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报告系统,居民可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点一点鼠标即可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

新用户查询须经三大步骤

记者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得知,从9月27日起,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14”的山西籍居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https://ipcrs.pbccrc.org.cn/)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记者了解到,对于首次使用网上查询系统的新用户,需要先选择“用户注册”进行注册申请,只有通过在线的真实身份验证,通过验证方可成为注册用户。

而身份验证这一环节较为严格,进入验证环节后,可以选择“数字证书验证”或“问题验证”其中一种方式验证。据介绍,如查询人曾办理过贷款或有正在使用的信用卡(含准贷记卡),则可以在两种验证方式中任意选择;如未办理过贷款或没有信用卡,就只能选择“数字证书验证”方式验证。

选择“问题验证”方式,系统会自动给出5道问题,比如,“您此前办理的信用卡额度是多少?”“您的首次身份证领取地是哪里?”等,并要求在10分钟内回答完毕。细看问题,都是与本人以往贷款、信用卡使用情况有关。按照规定,5道选择题中,只有答对4道才能验证成功。事实上,这些问题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针对性,且备选答案亦颇具迷惑性。若非本人回答,通过的几率很小。答题通过后,即进入个人信息填写流程。完成填写后,进行提交。至此,新用户注册、验证环节便可完成。

如果通过身份验证,用户一般在第二天反馈含有激活码的短信。个人需要在收到激活码的7天内登录网站,使用激活码激活用户,需要注意的是,激活码有效期为7天。随后,用户登录平台激活后即可查询本人信用信息。

“不良记录”影响房贷

那么,通过网上查询到底可以查阅哪些征信信息?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首先可查个人的信用报告,即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被查询记录的详细记录;其次是个人信用信息概要,即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另外,还可以获得个人信用信息提示,即在征信系统中是否有个人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相关工作人介绍,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一个非现场查询服务渠道。个人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提升社会信用意识,不过,上述人士也提醒用户,由于受到安全技术方面的因素限制,互联网查询网站无法实现实时提供查询结果,一般将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的第二天反馈结果。对于那些急需查询信用信息的个人,建议通过现场查询的方式查询。

事实上,任何一种在银行发生的透支行为,都会产生“不良记录”,记者了解到,除了车贷、房贷、信用卡之外,助学贷款若逾期还款,也会影响信用记录。而只要征信系统中存在“不良记录”,就很可能影响到个人申请房贷。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般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都以逾期还款6次或以上,来作为个人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节点。对此,省城一家国有银行人士表示,对于征信系统的不良记录,每家银行有不同的测评标准,最后根据信用评分区间,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对于商业贷款,银行会有一定的处理空间。而对于房贷,不少银行都会详细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若多次逾期还款,贷款申请很可能受到影响。

每年可免费查询两次

尽管个人信用记录被央行统一收录,且无法人为修改,但也可能偶遇记录出错的情况。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如果在互联网查询中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征信中心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10-8866咨询。居民如认为查询到的信用信息有错误、遗漏,可尽快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或业务发生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以便及时核实。另外,若用户在网上注册选择问题验证方式时,若个人身份验证没有通过,业内人士解释,这属于正常情况,有的用户不熟悉网络操作,或者对自身信用交易状况不熟悉,无法正确回答问题,此时,可以转用数字证书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也可以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进行现场查询。

通过网上查个人信用报告可免去奔波之苦,不过,并不是随时可以享受免费查询的。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征信系统对个人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征信服务,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收费价格,将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第3次及以上的,收取查询服务费,每次收取25元。其中,2014年个人查询次数自2014年6月3日开始计算,2015年以后每年的查询次数从当年1月1日起计算。业内人士分析,一般来说,每年免费查询2次本人信用报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个人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需求,不过,如果用户曾丢失过身份证,则要特别留意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随时注意是否被冒名办理信用卡或贷款等。

另外,据业内人士介绍,针对征信记录网上查询,相关部门设置了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可以有效防止用户身份被盗用或个人信息遭遇泄露,但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仍存在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隐患,对此,从获得反馈通知之日起,用户的查询结果仅在互联网网站保存7天,到期系统会自动删除,个人最好提前将信息保留下来。

相关人士也提醒用户,在网上注册查询个人信用后,一定要重视保护自身信用信息的安全,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要将密码透露给他人,并定期更换密码。同时,妥善保存信用报告,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及开放网络查询及保存个人信用报告,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本报记者 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