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是心灵的呐喊,智慧的乐章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1)

继印度神片《起跑线》在中国大陆热映后,近期又一部佳作《嗝嗝老师》踏着“教育公平”的这股浪潮横空出世,大有将前部拍在沙滩上的感觉。如果说上部主要讨论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那么这一部电影所讨论的问题就更加尖锐,那就是就算让贫困阶层的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资源,他们是否能够成才,实现父母心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同时又带出社会对于罹患病症人群的平等就业权的深刻话题。《嗝嗝老师》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搞笑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闲话少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电影吧。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2)

电影大概内容讲的是身患图雷特氏综合症(不受控制的打嗝)的纳娜•玛图尔,身残(紧张时更严重)志坚,不惧世俗的偏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并成功挽救了一批来自社会底层即将面临失学孩子的故事。先说本影片的演员,影片由实力派大美女拉妮•玛克赫吉主演,业界公认性感与知性的同在的美人,完全符合一般人心目中完美女教师的形象这是亮点之一。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3)

《嗝嗝老师》的叙述结构,导演截取了人物矛盾最为突出的阶段即新教师空降最差班级的时光,通过大量的冲突刻画出一个坚毅智慧的女教师形象和一群虽然可怜但也可恨最后却能够感受良知绝地反击的底层学生形象,之后镜头一转到了20年后,昔日满脸忧色的女教师如今已经成为了满脸慈祥的校长,而昔日调皮捣蛋的学生如今也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人才,从紧张的对立到如今的其乐融融,中间的空档留给大家无限的遐想,最后的结果也更加映证了电影想要表达给大家的主题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真正用心的教育才会催发奇迹”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4)

电影《嗝嗝老师》除了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和正能量的传递之外,还包含着对教育更加深层的思考,随着师生矛盾的不断发展,我们脑海中会不断的浮现出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好学校,什么是真正的好老师,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差别又是什么?如何才是真正帮助到那些人们眼中的“差等生”,这些都是本片讨论的课题。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5)

最后我想说那些来自贫困阶层的孩子想要摆脱“差生”的标签,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只是进入到一个好的学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收到尊重和关爱,有自信,有安全感,他们才可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变得光彩夺目,这种意识不变,来自底层的孩子进入名校迎来的或许是场炼狱。教育首先是人格的教育,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去抵抗这个社会所形成的落后的阶层意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没有天生的贵族和优等生,如果有也是经过经年累月对学生的培养和支持,正如电影中所说的那句“没有坏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们都期盼着社会中有更多像纳娜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孩子生命的导师,以爱启迪,智慧引导成就幸福的人生。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6)

《嗝嗝老师》这位来自印度的美女教师,虽然身体有些问题却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心灵,虽然经常打嗝,最里面飘出的确实梦想的泡泡,里面包含着一个教师能给与孩子最好的关爱和温暖,让我们跟随她感受一趟不一样的教育之旅吧。

看完嗝嗝老师的电影后对我的启发(嗝嗝老师我打的不是嗝)(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