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一向被认为是诗歌的起源,甚至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因此数千年来,研究《诗经》的学者多不胜数。同时《诗经》又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经典,因此书中三百多首诗,每篇都有许多的解读。

读了正确的解读,才能领会诗中的含义,但如果读了错误的解读,不仅领会不到《诗经》的魅力,还可能会贻笑大方、弄巧成拙。那么到底哪种解读是正确的呢?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1)

虽说诗无达诂,任何赏析都不能离开作品本身和当时的环境,否则就是凭空猜想。

首先我们要知道《诗经》是怎么传下来的,这部经典的原本,最早是孔子编撰的《诗》,不过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把它给烧了。

既然《诗》被烧了,后世的《诗经》怎么传下来的呢?秦始皇当然不可能把全部的书都给烧完了。汉朝独尊儒术,所以鼓励百姓献出儒家典籍,此时有齐国、鲁国、韩国的遗民,献出了他们国家收藏的《诗经》,只是三种版本内容有很大差别,而且注释也不同。

不过这三家被立为官学,是三个正统学派。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2)

后来毛亨又拿出了一本《诗经》,这是他家族中传下来的。这个毛亨是子夏的徒孙,而子夏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所以毛家流传下来的《诗经》,可能最符合孔子编写的原本。

毛家的《诗经》虽没有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比较流行,最后还压倒了三家官学,成为主流版本一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毛诗”。

毛诗的每首作品之前,都有毛亨、毛苌写的序,这段序是对每首诗作了一个大概解读,意义非凡。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3)

东汉时期,有个经学大家叫郑玄,他把《诗经》通篇解读,又在每首的每一句后面都加了“笺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经》。这位郑玄十来岁就开始研究儒家经典,直至75岁逝世,而且他天赋奇高,治学严谨,所以他注释的《诗经》是最权威的。

不过郑玄的注释言简意赅,天赋稍微低一点的还是理解不了。于是唐朝有个叫做孔颖达的人,他在郑玄的注释下又添加了“疏”,相当于把“毛诗序”跟“郑玄注”结合起来梳理了一遍。

孔颖达是孔子的31世孙,同时又是唐初十八学士之一,他的经学成就集魏晋南北朝于大成。所以,他的“疏”同样很权威。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4)

所以要解读《诗经》,必然离不开毛诗、郑玄笺、孔颖达疏。后世也有许多大学问家注释《诗经》,虽然他们没有郑玄、孔颖达权威,但也不能说一定就是错的。但无论他们如何解读,都应该本着三条准则,这三条准则是现代经学家赵缺提出来的,我只记得个大概:

第一,以先秦字义解先秦之诗。中国汉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古今字义已有很大区别,但是如今很多学者专家,都是读翻译过后的教材,对于字义不能追根溯源,解读《诗经》也是以近现代的字意,去解读先秦时期的《诗经》,这般解读,定然与原意大相径庭。

第二,解读诗句需结合全诗。如今《诗经》中许多诗句都有新的解读,单独就某句来看,解读似乎合情合理,但结合全诗,发现逻辑意境并不相符。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5)

比如《蒹葭》一篇,专家根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解读出了各种爱情,然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作何解读呢?专家只做字面的意思解读,可其实《诗经》作品的起兴,都与文章主旨有关,脱离任何一句,都是断章取义。

第三,任何作品的解读,都应符合先秦时期的民风、文化、时代背景,而不应该以如今的文化思想、社会环境,来揣摩《诗经》中作品的含义。

如今的《诗经》读本,大都是作者自己根据古代学者的注释解读的,或者自己解读的。所以我们在挑选读本的时候,应该注意,作者是否是根据“毛诗序”、“郑玄笺”、“孔颖达疏”为基础做出的解读。

如果是作者自己解读的,是否符合上述的三条准则。

诗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孔子选编的诗经被秦始皇烧了)(6)

当然,对于《诗经》有研究的,有古文功底的,可以直接阅读古籍。

,